影視劇以陳潢這樣的“落魄秀才”作為主人公的情況極為少見,但在編劇手中陳潢的童年、經(jīng)歷是那么厲害,與高士奇、徐乾學竟然是好兄弟,如果真的如此,那么陳潢就不會因詩而得靳輔重視了。同時,明珠等人那些低級的小把戲,在歷史上也根本不可能再現(xiàn)。
無論是索額圖還是明珠,他們首先也是很有能力和智謀的人,其次才是貪官污吏。與和珅一樣,他們都不可能靠溜須拍馬、做戲得到賞識,首先要工作能力好,然后再善解人意。
當然,影視劇和歷史之間歷來就有差距,影視是影視、歷史是歷史。影視劇讓人看到的是好的情節(jié)、讓人愛聽的對白、可以得到某種享受的觀感。歷史則需要真實。影視劇大概其就行了。除非給反面人物洗白的歷史劇外,對于歷史劇我基本不從歷史考慮。
今天咱們聊的卻是歷史,作為《天下長河》的書膽性人物靳輔、陳潢,他們的死關系著兩個問題??滴跻袚裁簇熑?;為什么對靳輔和陳潢進行圍攻的人大多是清官、幫助靳輔的人反而都是貪官。
靳輔之死,純粹是康熙為了自己的面子和對權臣一黨的敏感
靳輔(1633-1692年)乃是漢軍鑲黃旗人,16歲當筆貼式(文書,八旗進入官場第一渠道)兩年后進入翰林院編修,29歲成為兵部職方司郎中,36歲做了《世祖(順治)實錄》的副總裁官。38歲被任命為安徽巡撫,44歲成為河道總督,主管水利治河。對于治理黃河,靳輔的工作在當時還是比較有效的,8年無大災。
康熙等人認為黃河可被馴服,因此要求靳輔改變治河方式。這里面一是康熙輕看了黃河治理的難度;二是治河的其他官員對其治河方式不認可,或者希望搞掉靳輔自己上位,在其面前說過一些不好的話。然而,靳輔這個人比較擰,康熙雖然屢次敲打他,他仍然認為自己的治河方式是對的。
為此,著名的清官湯豆腐(湯斌)、著名的治河名臣小于成龍等都對其進行了攻擊。這里的大小與成龍需要區(qū)分。大于成龍(1617-1684年)漢人,兩江總督。被康熙譽為“天下廉吏第一”。小于成龍(1638-1700年)漢軍鑲黃旗人,1691年任河道總督,以疏、堵并重方式修通永定河。
可是,讓人想不到的是明珠等人卻支持靳輔,形成清官、皇帝親信反對靳輔,貪官、權臣支持靳輔的局面。這就越來越讓康熙覺得靳輔乃明珠一黨。其實,明珠這個人雖然是貪官、權臣但做事比較清醒,他認為自己不懂治河那就得聽懂行的。因此,他才支持靳輔。當然,他支持靳輔也在于讓世人誤會靳輔也是他的人。
一者,靳輔這個人性格相對善搞權斗的人來說比較粗糙;二者,治河需要大量的錢財,明珠等人對于靳輔的要求大體都答應了,因此,靳輔對明珠等人的惡感雖有但并非極為強烈。這就造成康熙誤會。
靳輔
更重要的是,康熙一心要徹底打服黃河,靳輔作為臣子不知道順著皇帝,猜不透皇帝的心思,反而與皇帝唱對臺戲,這是康熙更為生氣的地方。但康熙忘記了,你治理天下要的是能臣而非事事都做你的蛔蟲的臣。說句難聽的話,越是有能耐的人脾氣越大、性格越葛。
靳輔與清官們的對峙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靳輔要求修大壩、減水閥,以便調(diào)解水勢大小??滴跻豢戳⒖叹驼f:你這么做會導致拆遷發(fā)生,對民生影響太大。就在雙方爭論的時候,江蘇等地發(fā)生湖災,按照修筑大壩這一方式治河的靳輔治河之道受到很多人的懷疑。
最終康熙決定將水引入大海,也就是“疏”的方式,安徽按察使于成龍負責這一工程的修建,在這一工程修建中,靳輔和于成龍又發(fā)生矛盾。
靳輔一直認為修堤壩比引水入海更合適,因為海口高內(nèi)地五尺,如果發(fā)生海潮侵害的話其水災危害更大??滴酢⑿∮诔升埖热私哉J為:鯀和大禹的歷史就充分說明,大禹的“疏導”比鯀的“堵”更有效,這是圣人之道。而且堵太勞民傷財了。靳輔則說你們行政和審判能力可以、也很清廉,但你們不懂治河。
爭論到康熙二十七年前,靳輔的河道總督權力已經(jīng)基本被架空。就在這時,著名的“郭三本”站出來說了一番今天也能看到的邏輯:你靳輔今天講筑堤,明天講修壩。要想富就搞工程,你看看支持你的都是一些什么人。
郭琇之后,御史陸祖修更說靳輔是惡貫滿盈,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靳輔立刻反駁說,自從我擔任河道總督后,各項疏通、堤壩費用戶部給了六百萬兩,而我經(jīng)過節(jié)省后用了三百萬,如果我要貪污我省什么錢?你們說我貪腐,拿出證據(jù)來,別東拉西扯地說那些。你們說我結黨營私,你再看看你們。郭琇和于成龍是結拜兄弟、郭秀和孫在豐是同年,劉楷、陸祖修是慕天顏的門生,慕天顏等人都是我要修筑堤壩圈地內(nèi)的大地主,他們反對我修筑堤壩,難道不是因為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嗎?
小于成龍諷刺靳輔,江南百姓一聽你的名字,恨不得吃你的肉剝你的皮。
靳輔立刻反駁:老百姓種的是地主富豪的田地,那些為官清廉、享有盛譽的人卻占有大量良田,現(xiàn)在被查了出來當然急了,這關老百姓什么事兒?不要拿百姓壓我,我治河又不是沽名釣譽。
小于成龍又問,你治河就治河為什么要加重百姓負擔?靳輔問,我加重什么了?小于成龍問,你讓百姓收集柳枝有何用?這關治河有啥用?靳輔回答:你不懂治河就不懂治河,你說柳枝不用治河又用在何處?
靳輔手稿
被靳輔取笑后,小于成龍便請教懂治河的人,經(jīng)過虛心學習,最終他成為治河名臣,然而,僅在靳輔時期,小于成龍只是在吏治監(jiān)察、行政治理方面有才能,對于治河并不在行。
靳輔之死,康熙很后悔
康熙二十七年,靳輔被罷官,康熙三十一年病逝,在家期間主要是回答一些關于河道工作的問題。
靳輔被罷官、病逝后,康熙在與河道官員談論相關問題,在下江南期間與下級官員和百姓談論河道問題時,人們對于靳輔的肯定深深觸動了康熙。有感于靳輔之后,任命的一些河道總督貪腐無能的表現(xiàn),康熙非常后悔,曾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發(fā)出如下感慨:
靳輔自受事以后,斟酌時宜,相度形勢,興建堤壩,廣疏引河,排眾議而不撓,竭精勤以自效,于是黃、淮故道次第修復,而漕運大通,其一切經(jīng)理之法具在,雖嗣后河臣互有損益,而規(guī)模措置不能易也。至于創(chuàng)開中河,以避黃河一百八十里波濤之險,因而漕挽安流,商民利濟,其有功于運道民生,至遠且大。朕每蒞河干,遍加咨訪,沿淮一路軍民感頌靳輔治績者眾口如一,久而不衰。
那么,如何看待靳輔晚年的失敗呢?靳輔之死在于性格,有性格且有才能的人往往被領導上級、皇帝又恨又愛。既想重用又不敢重用。
正如后期的左宗棠,不同于曾國藩、胡林翼、李鴻章的善解人意,左宗棠的性格強悍,在與沙俄、法國的較量中,慈禧等人懼怕其一意孤行挑起戰(zhàn)爭,以明升暗降的方式調(diào)離其崗位進入軍機處。這就是有性格有才能的大臣最好的歸宿了。更悲慘的諸如岳飛、狄青等人同樣如此。
在封建社會皇權看來,他們最需要的是既有才又懂得站在君王角度而不是做事角度看待問題的人。具體到靳輔一案,我們可以看到:行業(yè)精英與非行業(yè)精英之間面對問題的時候,應該如何對待。
靳輔作為治河名臣經(jīng)驗豐富,但也可能造成沉迷于經(jīng)驗而不能自拔;非行業(yè)人才則更麻煩,很容易造成道德鉗制(例如鯀和禹之間的古老故事)、外行人說外行話做外行事。在這種情況下,行業(yè)精英間的各種觀點就應該進行碰撞,而不是以外行人的意志為前提。
1712年清明節(jié),58歲的康熙宣布一項重大個人決策
劉銘傳袁保恒在陜西,李鴻章在直隸舞劍,意在甘肅的左宗棠
古代中國科技從何時沒落?北宋既是巔峰,更是衰敗之初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