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
檔案說
當舟山廣播的電波穿透海風(fēng),
一段被海浪封存83年的生死傳奇,
即將在聲浪中重生……
8月22日起,舟山市檔案館聯(lián)合舟山廣播傾力打造的廣播專題《舟山檔案說》正式開播。這是一檔以聲為媒、以史為魂的廣播專題,在這里,歷史不再囿于紙頁的塵埃,而是化作可觸可感的聲波,穿透歲月,與當下共鳴。我們致力于挖掘舟山檔案中的生命溫度,讓泛黃的史料在聲音中煥發(fā)新生,從紙間墨香到聲入人心,這里有你不可不知的舟山故事,更有值得銘記的民族記憶。
第一期我們就將用聲音還原“里斯本丸”號營救事件的震撼細節(jié),為9月1日即將在舟山文化藝術(shù)中心開展的《偉大的情誼永不褪色——“里斯本丸”號營救事件檔案史料展》奏響序章。
11年前,韓寒拍攝的電影《后會無期》片尾曲輕吟“當一艘船沉入海底”,未道破這段歷史;11年后,電影《東極島》將漁民與戰(zhàn)俘的生死救贖搬上銀幕。
電影《東極島》宣傳海報
1942年10月,舟山東極海域。一艘載滿英軍戰(zhàn)俘的日軍運輸船“里斯本丸”號被美軍潛艇擊中,船體傾斜的瞬間,1816條生命在生死邊緣掙扎。日軍用帆布封死艙口,槍口對準跳海的戰(zhàn)俘,在生死悠關(guān)時刻,198位漁民駕著46艘小舢板,65次沖入風(fēng)浪,搶回384條生命。
“里斯本丸”號被擊中后船體傾斜模擬圖 (圖源: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
東極的漁船(資料圖片)
2022年,“里斯本丸”號船最后一名幸存者莫利之女維尼致信習(xí)近平主席,感念中方救援恩情,堅定支持英中兩國人民世代友好。
丹妮絲·維尼展示信件照片
習(xí)近平主席在復(fù)信中指出,1942年中國浙江省舟山漁民英勇營救“里斯本丸”號船英軍戰(zhàn)俘的感人事跡,是中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作為盟友并肩作戰(zhàn)、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見證,也是兩國人民結(jié)下深厚情誼的歷史佳話。
東極漁民營救英俘紀念碑
今年5月20日,東極漁民營救英俘紀念碑在青浜島落成。海風(fēng)掠過,仿佛聽見1942年的漁民號子與戰(zhàn)俘的英文禱告交織成歌。
9月1日,《偉大的情誼永不褪色——“里斯本丸”號營救事件檔案史料展》將在舟山市千島路58號文化藝術(shù)中心三樓啟幕。本展廳總面積共500平方米,詳盡的真實檔案將在此次展覽中。
以檔案為基,本次展覽分為五個部分,分別為序廳、至暗時刻、生死營救、感恩相望、尾廳。展廳內(nèi)容依托于歷年來發(fā)掘、整理與研究的珍貴檔案史料,力求還原“里斯本丸”號營救事件的完整圖景與歷史現(xiàn)場,期望歷史化為血肉,凝聚成兩國人民緊緊交握的雙手,共同維護以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與國際體系,攜手為人類和平與發(fā)展事業(y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8月22日起,鎖定FM97每周五的18:00《舟山檔案說》專題,聆聽漁民如何救助異國戰(zhàn)俘、如何冒死藏匿3人等“里斯本丸”號營救故事。更多細節(jié),待您走進文化藝術(shù)中心親臨展廳,親身感受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見證人道主義光輝穿越時空的永恒回響。
沉船已成坐標,
但歷史不會沉沒,
因為有人始終記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