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軍隊轉業(yè)干部來到地方工作,有到黨政機關工作的,有到事業(yè)單位工作的,也有到國有企業(yè)工作的。到黨政機關和事業(yè)單位工作的,分配住房相對比較容易些;到企業(yè)工作的,分配住房一般比較艱難。
那個年代,沒有商品房一說,更沒有個人買房先例,所有的公職人員,都是眼巴巴地等著單位蓋房和分房。尤其是企業(yè),蓋一次房非常不容易,職工分配一次住房,如同久旱逢甘霖。
軍轉干部離開了部隊,原來部隊分配的住房都要上交(外地的),一下子成了無房戶。就這一點而言,軍轉干部是非常吃虧的:多年的努力分到的住房,由于轉業(yè)走人,部隊住房上交,從有房戶變成了無房戶,歸零了。無房戶在地方單位分房很難,因為你沒有交房,也就很難換房。所以軍轉干部能夠在企業(yè)分配一套住房,如同金榜題名時。
單位分房按資歷排隊,排隊先后靠打分。打分高的排前,打分低的靠后。根據房源套數,決定排名截止分數。
分房打分是一個非常復雜且貓膩很多的系統(tǒng)。你比如軍人服役時間只能按照每年加1分,但原單位職工工作時間卻能按照每年加1.5分。說辭是軍人服役時間屬于“本企業(yè)工齡”,原單位職工工作時間屬于“本單位工齡”,由于身份的不同,加分的方法不一樣,盡管工作年限都一樣,最終得出的分數差不少。
“本企業(yè)”和“本單位”究竟是一個概念,還是兩個概念,你能分得清楚嗎?顯然這就是一個玩弄文字的游戲。你要問分房部門,他們回答:本單位職工長期在單位工作對單位貢獻大,打分就高。你要再問軍人服役期間就沒有貢獻嗎?他們回答:你們?yōu)閲易鲐暙I。
軍轉干部一般都在部隊服役十幾年二十幾年,每年少0.5分,一下子就差出不少分,打分排隊肯定靠不上前端,分房就渺茫了。
這就是有的企業(yè)分房的“土政策”,而且是經過單位職工代表大會舉手表決通過的決議。沒辦法,軍轉干部只有認了,繼續(xù)等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