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純屬虛構的文學作品,所涉情節(jié)、人物均為杜撰,與現實中任何養(yǎng)老機構、模式或個人無關。文章旨在提醒老年朋友提高防范意識,并非對合法養(yǎng)老服務的惡意詆毀。請讀者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媽,您一個人住著不放心,要不還是搬過來吧?”電話里兒子的聲音帶著焦慮。
林秀英握著手機,望著客廳里空蕩蕩的沙發(fā),那里曾經坐著陪伴她四十年的老伴。
“我能照顧好自己?!彼p聲回答,心里卻明白這話連自己都不太相信。
掛掉電話后,手機屏幕上跳出一條朋友圈動態(tài),四個笑容滿面的老太太圍坐在一起,配文讓她停住了手指。
01
65歲的林秀英坐在三居室的餐桌旁,電視里正播放著一則新聞,某養(yǎng)老院發(fā)生火災事故的畫面讓她不由得皺起眉頭。
桌上擺著一盒剩菜剩飯,她已經連續(xù)三天沒有好好做過一頓飯了。
自從老伴去世半年來,偌大的房子里只有她一個人,每天除了看電視就是發(fā)呆,連說話的對象都沒有。
手機鈴聲突然響起,屏幕上顯示著“小輝”兩個字。
她接起電話。
“媽,吃飯了嗎?”兒子關切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
“吃了吃了,你別擔心。”林秀英看了一眼桌上的剩菜,語氣盡量輕松。
“媽,我和小雅商量過了,要不您還是搬過來和我們住吧?上海這邊環(huán)境也不錯,孫子也能經??吹侥棠獭!?/p>
林秀英沉默了幾秒。
她知道兒子是好意,但上海的生活節(jié)奏太快,兒媳婦雖然表面客氣,但眼神里總帶著一絲勉強。
更重要的是,她不想成為年輕人的負擔。
“小輝,媽媽在這里生活了大半輩子,鄰居朋友都在這兒,換個地方不習慣?!?/p>
“可是您一個人住我們不放心啊,萬一身體出了什么問題...”
“我身體好著呢,你們工作忙,別總為我操心。”
電話那頭傳來兒媳婦催促的聲音,小輝匆匆說了幾句就掛掉了。
林秀英放下手機,屋子里又恢復了安靜。
她走到客廳,看著墻上掛著的結婚照,老伴慈祥的笑容仿佛還在眼前。
“老頭子,你說我該怎么辦呢?”她輕聲自語,聲音在空曠的房間里顯得格外孤單。
晚上八點,林秀英躺在床上翻看手機。
朋友圈里大多是年輕人發(fā)的工作動態(tài)或者孩子的照片,她很少點贊或評論。
突然,一條動態(tài)吸引了她的注意——是以前的同事王秀梅發(fā)的,照片里四個老太太圍坐在一張圓桌旁,桌上擺著豐盛的晚餐,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配文寫著:“我們的快樂新生活,再也不用一個人對著電視吃飯了!”
林秀英仔細看了看照片,王秀梅比以前氣色好了很多,其他三個老太太雖然不認識,但看起來都很精神。
她忍不住點了個贊,想了想,又給王秀梅發(fā)了條私信。
“秀梅,最近怎么樣?照片里的其他幾位是?”
沒過多久,王秀梅就回復了:“秀英!好久不聯系了,我現在和幾個姐妹一起住呢,特別有意思。你最近還好嗎?”
“還行吧,就是有點悶得慌。”
“要不明天你來我這兒坐坐?我給你介紹介紹我的室友們。”
林秀英看著這條信息,心里涌起一絲好奇。
她想起王秀梅以前也是一個人住,老公走得比較早,兒女都在外地工作。
現在看起來倒是比以前開朗了許多。
“好啊,地址發(fā)給我?!?/p>
第二天上午,林秀英按照地址找到了一個高檔小區(qū)。
門衛(wèi)登記后,她乘電梯來到十二樓。
還沒按門鈴,門就開了,王秀梅笑容滿面地站在門口。
“秀英,快進來快進來!”
一進門,林秀英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
這是一套四居室的大房子,客廳寬敞明亮,沙發(fā)上坐著兩個老太太正在聊天,廚房里還有一個人在忙活著。
“來來來,我給你介紹一下?!蓖跣忝防中阌⒆叩娇蛷d?!斑@位是張蓮花,以前是企業(yè)的主管?!?/p>
一個穿著干凈整潔的老太太站起來,熱情地握手:“叫我張姐就行,秀梅經常提起你?!?/p>
“這位是劉慧芳,手藝特別好?!蓖跣忝分钢硪粋€戴眼鏡的溫和老太太。
“您好您好?!眲⒒鄯夹χc頭。
“那位在廚房的是誰?”林秀英好奇地問。
“哦,那是小區(qū)物業(yè)的保潔阿姨,我們請她來做深度清潔。我們平時自己打掃,但每周會請人來徹底清理一次?!蓖跣忝方忉尩?。
幾個人在客廳里聊了起來。
林秀英了解到,她們四個人都是喪偶或者獨居的老人,通過朋友介紹認識,決定合租這套房子。
每人分擔房租和生活費,平時各自有各自的房間,但會一起做飯、聊天,生病時互相照顧。
“這樣不會有矛盾嗎?”林秀英有些擔心地問。
“怎么會沒有呢?”張蓮花爽朗地笑著,“但是比一個人孤孤單單強多了。而且我們都事先說好了規(guī)矩,大家都遵守就沒問題。”
劉慧芳接過話:“我以前一個人住的時候,有次感冒發(fā)燒,躺了三天才好,飯都沒吃幾口?,F在不一樣了,有個頭疼腦熱的,姐妹們都會照顧?!?/p>
王秀梅點點頭:“最重要的是有人說話。以前對著電視一坐就是一天,現在每天都很充實?!?/p>
林秀英聽著她們的話,心里有些羨慕。
她想起自己這半年來的生活,除了偶爾和鄰居打個招呼,基本上沒有什么社交。
“那費用怎么算呢?”她問道。
“很簡單,房租我們四個人平分,水電氣費按實際用量分攤,買菜做飯輪流負責,每個月結算一次?!蓖跣忝纺贸鲆粋€小本子,“我來管賬,每筆開支都記得清清楚楚?!?/p>
林秀英翻看著賬本,確實記錄得很詳細。
從房租到買菜,從水電費到日用品,每一項都標注了日期和金額。
“我們還給每個人分了工呢?!睆埳徎ń榻B道,“我負責買菜和日常用品采購,慧芳負責做飯,秀梅管賬和協調,清潔衛(wèi)生我們輪流做。”
劉慧芳從廚房端出一盤切好的水果:“秀英姐,嘗嘗我們自己種的草莓,陽臺上種的?!?/p>
林秀英咬了一口草莓,甜絲絲的味道讓她想起了年輕時和老伴一起種菜的日子。
“確實很甜?!彼芍缘卣f。
幾個人又聊了一會兒,林秀英對這種生活模式越來越感興趣。
王秀梅提議:“要不你也考慮一下?我們這個房子還有一間空房,如果你愿意的話,我們五個人一起住也挺好?!?/strong>
林秀英有些心動,但還是說:“讓我回去想想吧。”
回到家,林秀英坐在沙發(fā)上回想著剛才的情景。
四個老太太圍坐在一起聊天的畫面,讓她想起了年輕時和姐妹們聚會的快樂時光。
她拿出手機,給兒子打了個電話。
“小輝,媽媽想和你商量個事兒?!?/p>
“什么事啊媽?”
林秀英把今天看到的情況詳細說了一遍,電話那頭沉默了好一會兒。
“媽,這種事情靠譜嗎?幾個不熟悉的人住在一起,萬一出了什么問題怎么辦?”
“她們不是陌生人,王秀梅你見過的,以前我們是同事?!?/p>
“可是其他人呢?萬一人品有問題,或者身體不好,拖累到您怎么辦?”
林秀英聽出兒子話里的擔憂,但心里已經有了決定:“小輝,媽媽不是小孩子了,這些事情我會考慮清楚的。而且你們不也說擔心我一個人住嗎?”
“那倒是...但是媽,您要真決定了,一定要慎重。還有,如果有什么不合適的地方,隨時可以搬回來。”
“我知道的?!?/p>
掛掉電話后,林秀英在房子里走了一圈。
三個房間顯得特別空曠,廚房里的鍋碗瓢盆大多數時間都閑置著,陽臺上的花草也因為疏于打理而顯得無精打采。
她想起王秀梅她們房子里的熱鬧景象,心里的天平開始傾斜。
晚上,她給王秀梅發(fā)了條信息:“秀梅,我想試試?!?/strong>
02
一個月后,林秀英正式搬進了那套四居室。
她把自己的房子掛牌出售,用賣房的錢作為今后的生活費用。
搬家那天,王秀梅她們都來幫忙,張蓮花還特意買了鮮花裝飾她的房間。
“歡迎新室友!”劉慧芳端著熱騰騰的餃子從廚房出來,“我特意包的韭菜雞蛋餡,你嘗嘗合不合口味?!?/p>
林秀英咬了一口,味道確實不錯:“謝謝慧芳姐,比我包的好吃多了?!?/p>
“那以后包餃子的活兒就交給我吧。”劉慧芳笑得很開心。
王秀梅拿出賬本,認真地和林秀英核對費用:“按照我們之前商量的,你每個月分擔房租1200塊,水電氣費按實際用量算,伙食費大概300塊左右。如果有額外開支,比如買家具或者請人維修什么的,我們再單獨商量。”
“沒問題?!绷中阌Ⅻc點頭,從包里拿出準備好的現金。
張蓮花在一旁說道:“秀英妹子,你剛搬來,我們重新分一下工吧。我還是負責采購,慧芳做飯,秀梅管賬,你看你想負責什么?”
林秀英想了想:“我來負責打掃衛(wèi)生吧,以前在家也習慣了?!?/p>
“那太好了,我們正愁這個呢。”
就這樣,五個老太太開始了她們的合租生活。
最初的一段時間,林秀英覺得特別新鮮。
每天早上起來,總能聽到廚房里傳來做飯的聲音,劉慧芳會準備簡單的早餐,大家圍坐在餐桌旁邊吃邊聊。
上午各自處理自己的事情,有的看電視,有的讀報紙,有的在陽臺上侍弄花草。
中午一起吃飯,下午有時會集體出去散步或者買菜。
“這種生活真不錯。”林秀英打掃完衛(wèi)生間,擦著汗對王秀梅說,“比一個人住熱鬧多了。”
王秀梅正在整理賬本:“是啊,我也覺得。而且費用比一個人住還省錢,房租、水電都能分攤?!?/p>
張蓮花從外面買菜回來,提著幾個大塑料袋:“今天菜市場搞活動,我多買了點?;鄯迹砩显蹅兂约t燒肉好不好?”
“行啊,正好家里還有土豆,一起燉?!眲⒒鄯紡姆块g里出來,接過菜袋。
林秀英主動提出幫忙:“我來洗菜吧。”
“不用不用,你今天已經打掃了一上午,休息會兒?!眲⒒鄯紨[擺手。
晚餐時間,五個人圍坐在圓桌旁。
紅燒肉燉得軟爛香甜,配上米飯?zhí)貏e下飯。
大家一邊吃一邊聊著家常,氣氛融洽。
“對了秀英,你兒子最近怎么樣?”王秀梅問道。
“挺好的,前兩天還打電話問我住得習不習慣。”林秀英夾了一塊土豆,“開始他還擔心呢,現在看我每天都挺開心的,也就放心了?!?/p>
張蓮花笑道:“兒女都是這樣,總覺得我們老了什么都不行。其實我們這樣過,比什么都強。既不給他們添負擔,自己也不孤單?!?/strong>
“說得對。”劉慧芳點點頭,“我女兒本來想接我去美國,我說算了吧,人生地不熟的,還不如在家里自在。”
吃完飯,大家一起收拾桌子。
林秀英負責洗碗,其他人擦桌子、掃地。
王秀梅在一旁記錄當天的開支:“今天買菜花了38塊,大家分攤一下,每人不到8塊錢?!?/p>
“這么便宜?”林秀英有些驚訝。
“人多力量大嘛,買菜也是這個道理。”張蓮花得意地說,“我在菜市場混了這么多年,哪家菜好哪家便宜,閉著眼睛都知道?!?/p>
晚上,林秀英躺在床上,聽著隔壁房間傳來的輕微聲音,心里有種踏實的感覺。
這半年來,她第一次覺得晚上不再那么漫長難熬。
日子一天天過去,五個人的生活漸入佳境。
每周三是集體購物日,張蓮花會列一個清單,大家一起去超市采購生活用品。
每周日是大掃除日,五個人分工合作,把房子打掃得干干凈凈。
林秀英發(fā)現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起來。
以前一個人的時候,她經常整天不說話,現在每天都有聊天的對象。
王秀梅喜歡看新聞,會和大家分享時事;張蓮花經歷豐富,總有說不完的人生感悟;劉慧芳手巧,教會了她幾道新菜的做法;就連安靜的小張(她們后來新加入的第五個室友)也會在大家聊天時插上幾句。
一個月后的結算日,王秀梅拿著賬本和大家核對費用。
“這個月總共花費:房租6000,水電氣費280,伙食費1200,日用品150,一共7630。我們五個人平攤,每人1526塊?!?/strong>
林秀英仔細看了看賬本,每筆開支都記錄得清清楚楚,還有相應的收據作證明。
“比我一個人住便宜多了?!彼锌溃耙郧肮夥孔饩鸵?000多,還不算其他費用?!?/p>
“關鍵是生活質量提高了不少。”劉慧芳在廚房里忙活著,“一個人的時候,經常懶得做飯,隨便對付一口。現在天天有新鮮菜吃。”
王秀梅合上賬本:“大家都沒意見的話,下個月繼續(xù)這樣安排。”
那天晚上,林秀英給兒子打電話報平安。
“媽,您最近聲音聽起來比以前精神多了。”小輝在電話里說。
“是啊,每天都很充實。今天慧芳姐還教我做了糖醋排骨呢。”林秀英語氣輕松。
“那就好,只要您開心就行。不過媽,還是要注意安全,有什么事及時聯系我們?!?/p>
“放心吧,我們幾個老太太都挺精明的,不會有問題的。”
掛掉電話,林秀英走到陽臺上。
夜晚的城市燈火通明,樓下有年輕人在散步,遠處傳來汽車的鳴笛聲。
她想起剛搬來時的忐忑不安,現在看來,這個決定是對的。
03
三個月過去了,表面上一切都很和諧,但林秀英開始察覺到一些細微的變化。
最先引起她注意的是張蓮花買菜的習慣。
起初,張蓮花確實很會精打細算,但最近幾次,她買回來的東西明顯比以前高檔了不少。
那天中午,張蓮花提著菜回來,林秀英幫忙接過菜袋,發(fā)現里面有進口的牛肉、有機蔬菜,還有一瓶價格不菲的橄欖油。
“蓮花姐,今天買這些花了不少錢吧?”林秀英隨口問道。
“也不多,就一百多塊。”張蓮花避開她的眼神,匆忙走向廚房。
林秀英心里有些疑惑。
按照以往的經驗,五個人一天的菜錢最多也就四五十塊,今天怎么翻了一番?
但她沒有多說什么,畢竟偶爾改善一下生活也是應該的。
可接下來的幾天,這種情況變得更加頻繁。
張蓮花買回來的食材越來越高檔,有時候還會買一些進口的零食和保健品,說是“給大家補補身體”。
更讓林秀英在意的是劉慧芳做飯的變化。
以前劉慧芳做菜會征求大家的意見,口味盡量照顧到每個人。
但最近,她做的菜明顯偏向重口味,不是過咸就是過辣,林秀英幾次想提意見,但看到其他人似乎都沒什么反應,也就忍下了。
“慧芳姐,能不能少放點鹽?”有一次吃飯時,林秀英終于忍不住說道。
劉慧芳停下筷子,臉色有些不自然:“是嗎?我覺得正合適啊?!?/p>
“我也覺得有點咸?!毙埿÷暩胶偷馈?/p>
“可能是我口重了?!眲⒒鄯济銖娦α诵?,“下次注意?!?/p>
但第二天的菜依然很咸,林秀英只好多喝水,心里有些無奈。
更讓她不安的是,她發(fā)現有人動過她房間里的東西。
雖然表面上什么都沒少,但她敏感地察覺到抽屜的位置有細微的變化,放在桌上的書被人翻過。
那天下午,林秀英故意在書里夾了一張紙條,然后外出買藥。
回來后,她發(fā)現紙條的位置確實變了。
這讓她心里很不舒服,但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最讓她困惑的是王秀梅最近的行為。
以前王秀梅作息很規(guī)律,晚上九點多就休息了。
但最近她經常在深夜還能聽到王秀梅房間里傳來說話的聲音,似乎在打電話。
聲音很小,聽不清具體內容,但能感覺到語氣很緊張。
“秀梅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事?”一天早上,林秀英試探著問劉慧芳。
劉慧芳正在煎雞蛋,頭也不回地說:“沒注意啊,可能是和兒女聯系吧?!?/p>
“她兒女不是都在本地嗎?為什么要深夜打電話?”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劉慧芳語氣有些敷衍。
林秀英還注意到,王秀梅最近經常收到快遞。
以前大家的快遞都放在門廳的桌子上,但王秀梅的包裹總是很快就拿走,從不讓別人看到里面是什么。
有一次,林秀英正好在客廳看電視,快遞員按門鈴送包裹。
王秀梅急匆匆地出來簽收,包裹很重,她費了不少力氣才拎進房間。
“什么東西這么沉?”林秀英好奇地問。
“哦,是一些保健品。”王秀梅回答得很快,“給老家親戚買的?!?/p>
林秀英覺得有些奇怪。
王秀梅的老家在外省,郵寄保健品不如直接在當地買方便,為什么要這么麻煩?
矛盾在一個月后的結算日達到了頂點。
王秀梅拿出賬本,開始核對當月費用:“這個月房租6000,水電氣費320,伙食費1800,日用品和其他開支450,總共8570,每人分攤1714塊。”
“怎么比上個月貴了這么多?”小張第一個提出質疑。
“主要是伙食費增加了?!蓖跣忝贩促~本,“蓮花買菜花費比較多?!?/p>
張蓮花有些不服氣:“我買的都是好東西,營養(yǎng)價值高。你們不是總說要注意身體健康嗎?”
“可是我們事先沒有商量過要買這么貴的菜啊?!绷中阌⒁舶l(fā)表了意見,“而且有些進口食材我們根本用不完,浪費了?!?/p>
“什么叫浪費?”張蓮花聲音提高了,“我買的每樣東西都有用處?!?/p>
劉慧芳在一旁插話:“確實,我做菜也需要好食材才能做出好味道來?!?/p>
“可是你做的菜我們都吃不慣?!毙埿÷曊f道,“太咸太辣了?!?/p>
“你什么意思?嫌我做得不好吃?”劉慧芳臉色一變。
“我不是那個意思...”小張連忙解釋。
“我看你就是那個意思!”劉慧芳站起來,“我每天在廚房里忙活,你們還挑三揀四的?!?/p>
“慧芳姐,大家不是那個意思?!绷中阌⒃噲D緩和氣氛,“只是希望做菜的時候能照顧一下我們的口味?!?/p>
“照顧你們的口味?”劉慧芳冷笑一聲,“那你們自己做??!”
張蓮花也不甘示弱:“對啊,我買菜還要被指手畫腳的,有本事你們自己去買啊!”
眼看爭吵就要升級,王秀梅連忙打圓場:“好了好了,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話好好說?!?/strong>
“一家人?”張蓮花嗤笑一聲,“一家人還斤斤計較,還質疑我買的東西?”
林秀英心里很委屈,但還是努力保持冷靜:“蓮花姐,我們不是質疑你,只是覺得應該事先商量一下,這樣大家心里都有數?!?/p>
“商量什么?我買菜還要開會討論嗎?”張蓮花越說越生氣,“你們要是覺得貴,可以自己買自己做?。 ?/p>
爭吵持續(xù)了將近半個小時,最后在王秀梅的調解下才平息。
但大家心里都留下了芥蒂,晚餐時氣氛變得異常沉悶。
那天晚上,林秀英躺在床上,聽著隔壁王秀梅又在小聲打電話。
她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
也許兒子說得對,幾個不太熟悉的人住在一起,確實容易產生矛盾。
第二天早上,她在整理房間時發(fā)現,昨天剛買的一瓶護膚品不見了。
她確定自己是放在梳妝臺上的,但現在卻找不到了。
她心里涌起一股不安的感覺,難道真的有人在動她的東西?
“秀梅,你有沒有看到我的那瓶面霜?”吃早飯時,林秀英試探著問。
王秀梅搖搖頭:“沒注意啊,可能是你放在別的地方了吧?”
林秀英仔細想了想,確定自己沒有記錯位置。
她又問了其他幾個人,都說沒有看見。
這讓她心里更加忐忑不安。
接下來的幾天,房子里的氣氛變得微妙起來。
張蓮花買菜時明顯收斂了一些,但態(tài)度變得冷淡;劉慧芳做菜時口味有所改善,但臉上總帶著不高興的表情;小張變得更加沉默,除了必要的交流外很少說話;王秀梅雖然還是努力維持表面的和諧,但深夜的神秘電話依然繼續(xù)。
林秀英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和困惑。
她開始懷念起一個人住的日子,至少那時候心里還算安靜。
04
又過了一個星期,林秀英心里的疑慮越來越重。
那天下午,王秀梅說要出去辦點事,張蓮花去菜市場買菜,劉慧芳在房間里午睡,小張回老家探親還沒回來。
林秀英一個人在客廳里看電視,心里想著最近發(fā)生的種種異常。
王秀梅的深夜電話,丟失的護膚品,被翻動的物品,還有那些頻繁送達的神秘包裹。
這一切都讓她感到不安。
突然,她聽到門外有聲音。
透過貓眼看去,是王秀梅回來了,但她手里提著一個大包裹,正在門口和一個陌生男子說話。
“東西都在這兒了,你看看數量對不對?!蓖跣忝穳旱吐曇粽f。
“沒問題,辛苦王姐了?!蹦莻€男子接過包裹,“下批貨什么時候到?”
“過兩天吧,我會提前通知你們?!?/p>
兩人又說了幾句,那個男子就離開了。
王秀梅在門口站了一會兒,似乎在確認周圍沒有人注意,才開門進來。
“秀英,你在看電視???”王秀梅看到她,表情有些不自然。
“嗯,剛才有人來找你?”林秀英試探著問。
“哦,是樓下的鄰居,讓我?guī)兔κ諅€快遞?!蓖跣忝冯S口解釋道,然后匆忙回了房間。
林秀英心里更加疑惑。
如果只是幫鄰居收快遞,為什么要在門外交談這么久?
而且那個包裹明明是從王秀梅房間里拿出來的,怎么說是鄰居的?
好奇心驅使著她,林秀英決定弄清楚王秀梅到底在做什么。
第二天上午,王秀梅又說要出去辦事。
林秀英借口要去附近的診所取藥,也跟著出了門。
她在樓下等了一會兒,看到王秀梅走出小區(qū)門口,便遠遠地跟了上去。
王秀梅走得很快,顯然對路線很熟悉。
她穿過兩條街,來到一個老舊的小區(qū)。
林秀英小心地跟在后面,看到王秀梅在一棟樓前停下,掏出鑰匙開門進去。
林秀英在樓下等了一會兒,心里猶豫著要不要上去看看。
正在這時,她看到有救護車停在小區(qū)門口,幾個急救人員匆匆跑向另一棟樓。
“怎么了這是?”林秀英問旁邊一個路過的大媽。
“哎,又是三號樓的,這個月已經是第三次了?!贝髬寭u搖頭,“都是老年人,身體不好?!?/p>
“經常有人生病嗎?”
“可不是嘛,這個小區(qū)住的老人多,而且很多都是外地來的,子女不在身邊,一有個頭疼腦熱的就要叫救護車?!?/p>
林秀英心里涌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她想起王秀梅房間里那些保健品包裹,想起她深夜的神秘電話,想起剛才在門口的交易。
她決定等王秀梅出來后繼續(xù)跟蹤。
大約一個小時后,王秀梅從樓里出來,手里提著一個空袋子。
她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又走向另一個方向。
林秀英繼續(xù)跟著,看到她來到了第三個小區(qū)。
這一次,王秀梅在門口遇到了幾個老年人,她們圍著王秀梅熱情地聊天,就像對待多年的老朋友一樣。
“王姐,上次你說的那個保健品效果真不錯,我吃了感覺精神好多了。”一個老太太說。
“那就好,這次我又帶了一些新產品,專門調理腸胃的?!蓖跣忝沸θ轁M面地回答。
“王姐真是太好了,不僅陪我們聊天,還給我們帶這么好的東西?!绷硪粋€老太太也附和道。
“都是應該的,我們這些老年人就應該互相幫助嘛。”王秀梅說著,從袋子里拿出幾盒包裝精美的保健品。
林秀英躲在遠處,心里的疑慮更加重了。
這些保健品看起來很眼熟,好像就是王秀梅經常收到的那些包裹里的東西。
難道她是在倒賣保健品?
更讓她震驚的是,她聽到那幾個老太太稱呼王秀梅為“我們的賬房先生”,就像她們幾個室友稱呼王秀梅一樣。
“王姐,我們下個月的房租和生活費還是按老規(guī)矩嗎?”一個老太太問道。
“對,還是老樣子。大家放心,我會管理好每一分錢的。”王秀梅回答得很熟練。
林秀英倒吸一口涼氣。
難道王秀梅在這里也有一個合租的房子?
她到底管理著多少個這樣的地方?
正在她震驚之時,王秀梅突然轉過頭來,目光正好掃到她躲藏的地方。
林秀英心里一緊,趕緊轉身離開。
回到家里,林秀英坐在房間里,心情復雜極了。
她想起剛才看到的一切,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不安。
王秀梅到底在做什么?
為什么要同時管理多個合租房?
那些保健品是從哪里來的?
她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可怕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