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贅述文章結尾
1940年春天,魯雨亭犧牲沒幾天,他的墳前突然多了一顆人頭和一張紙條。
那時候正是戰(zhàn)亂最緊的時候,鬼子還在四處搜捕新四軍,誰也沒敢靠近。
但這事兒很快傳開了——頭是漢奸王書榮的,紙條上寫著幾個字:“以子償國,告慰英靈。
誰干的?沒人敢說。
但村里人都知道,王書榮的父親,王華全,這幾天一直沒出門。
那陣子,魯雨亭是新四軍第六支隊第一總隊長,人也不大,三十出頭。
可在魯南一帶,提起他,連鬼子都得咬牙。
他是河南永城人,原本是縣長,家里有地有房,日子過得寬裕。
可抗戰(zhàn)一打響,他不干了,辭職、賣房、變賣家產,還帶著一幫青年跑去投奔新四軍彭雪楓部。
這事兒在永城傳得沸沸揚揚。
有人說他傻,也有人說他是條漢子。
總之,那年秋天起,這支隊伍就成了日偽軍的眼中釘。
魯雨亭打仗有一套。
他不是那種指揮所里動嘴的人,白天拉著兵訓練,晚上搞政治課,打起仗來親自帶隊。
他帶的隊伍三個月里掃掉五十多個據點,打掉敵人一千多人。
戰(zhàn)術靈活,白天隱蔽,晚上偷襲,村民們私下都叫他“魯司令,鬼點子多”。
可就在1940年4月1日,李黑樓村一帶,日軍突然動手了。
三千多人,步騎兵混合,還有坦克、軍車、機槍、迫擊炮。
聲音一響,山都震了。
魯雨亭帶著部隊邊打邊撤,一直撐到下午五點。
子彈快用完了,他決定分散突圍。
可就在往東邊撤的時候,中了敵人的火力網。
他已經負傷,又被一陣機槍掃射,當場犧牲。
消息傳出去,新四軍上下震動。
可他們很快查出個細節(jié):日軍這次行動太快,太準,肯定是有人泄密。
線索指向了王書榮。
王書榮是王集村人,王華全的兒子。
家境不錯,父親是個出了名的好人,講理、寬厚,鄉(xiāng)親們都叫他“小旋風”。
可這兒子,從小就不走正道。
讀書讀不進去,跑去少林寺學了幾年功夫,回來卻成了地痞頭子。
帶著一幫人橫行鄉(xiāng)里,打架、搶東西,什么都干。
1938年鬼子進永城,王書榮第一個投靠了。
他當了偽軍頭領,拿著槍到處抓人、搜糧,誰家有點東西都得交。
他還幫日軍抓抗日志士,干得可賣力了。
那年初,日軍本野旅團下死命令,要活捉魯雨亭。
西村大隊長點了王書榮的名,說你要是完不成,命就沒了。
王書榮急得像熱鍋螞蟻,四處找線索。
結果,他發(fā)現自己表弟竟然是新四軍的后勤兵。
他跟蹤表弟幾天,摸清了部隊駐地。
一封密信送出去,日軍就動手了。
魯雨亭就是這么被出賣的。
事后,王書榮拿到了金表和一筆偽幣。
可他不滿足,還要求“賞個日本女人”。
西村答應了,安排了一個東北籍慰安婦。
誰知這女人早就恨透了鬼子,一酒瓶子砸過去,把王書榮頭都敲破了。
這事傳到王華全耳朵里,老頭子三天沒出門。
村里人說他白了頭,一夜之間老了十歲。
他一直是個講道理的人,可那陣子,誰跟他說話,他都不吭聲。
有天夜里,他帶著一把砍刀進了王書榮的房間。
那時候天快亮了,王書榮還在洗頭。
媳婦聽到動靜沖進來時,屋里已經是一地血。
王華全沒逃。
他也沒辯解,只說了一句:“我欠魯司令一個交代。
第二天,魯雨亭的墳前就多了那顆頭。
紙條也是他寫的。
這事兒沒過多久就傳遍了永城和徐州一帶。
有人說他是英雄,也有人說他太絕。
但從那以后,王書榮的墓被鏟了,家譜上劃掉了他的名字。
魯雨亭的部隊繼續(xù)在江淮一帶活動,不到半年,又端掉了幾個日偽據點。
可從那以后,再也沒人敢提“王書榮”三個字了。
- 參考資料:
- 彭雪楓,《新四軍六支隊抗戰(zhàn)紀實》,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
- 中共永城縣委黨史資料辦公室編,《永城縣抗日戰(zhàn)爭史料選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 李鐵,《中國抗戰(zhàn)人物志》,解放軍出版社,2000年。
- 王健,《魯南抗日根據地紀實》,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