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這盤棋,越下越狠了,眼瞅著烏克蘭那攤子事兒還沒消停,戰(zhàn)火灰燼都還沒冷透,他們又把目光投向了巴爾干——那個曾經(jīng)炸過中國大使館、流過血、埋過恨的地方。
這次盯上的,是塞爾維亞。你別看這國家不大,位置可太要命了,簡直就是插在歐洲心臟上的一根刺,偏偏這根刺還跟中俄倆大國抱得挺緊。
最近俄羅斯駐塞爾維亞大使放了個猛料:北約私下真動過念頭,想拉塞爾維亞入伙,美其名曰“彌補1999年轟炸南聯(lián)盟的過錯”。
這話聽著就離譜,當年你一言不合就扔炸彈,把人家主權(quán)踩在腳下,現(xiàn)在倒好,拍拍肩膀說“來吧,咱們握手言和,一起搞民主”?
這不就是典型的強盜邏輯嘛,打完人還非得讓人感激你給了塊創(chuàng)可貼?
但你別說,西方這些年就沒消停過。
從顏色革命到媒體滲透,從NGO資助到街頭抗議,塞爾維亞國內(nèi)那點動靜,背后多少都有股子“西方味兒”。
武契奇政府能撐到現(xiàn)在,不容易,真不容易。
他一邊得應(yīng)付歐盟畫的那個“入盟大餅”,一邊還得頂住國內(nèi)親俄親中的民意壓力。
你說他想不想靠西?
想,但科索沃問題卡在那兒,北約當年支持阿族分裂勢力,現(xiàn)在讓他認了?
那他國內(nèi)立馬就得翻車。所以武契奇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寶押在中俄身上。
今年9·3閱兵,他都提前規(guī)劃好了行程,不僅要來中國,還要順道跟普京碰面。
這不是簡單的外交走動,這是政治表態(tài),是向整個西方宣告:我塞爾維亞不是你們想捏就捏的軟柿子。
更值得玩味的是中俄在這事上的默契。中國這些年在塞爾維亞投的項目,從鋼廠到高鐵,從5G到軍售,哪樣不是實打?qū)嵉模?/p>
咱們送的不是空頭支票,是盾牌、是基建、是能源命脈。
俄羅斯雖然眼下被烏克蘭拖住,但對塞爾維亞的能源支持一點沒松,天然氣價格優(yōu)惠、軍事技術(shù)合作照常推進。
這三國之間,早就不是簡單的外交關(guān)系,而是一種“命運捆綁”。
北約怕的不是塞爾維亞本身,怕的是這塊骨頭一旦啃不動,整個巴爾干的“反北約情緒”就會像野火一樣燒起來。
芬蘭瑞典前腳剛進,后腳就發(fā)現(xiàn)軍費得翻倍、主權(quán)得讓渡,歐洲老百姓已經(jīng)開始罵娘了。
這時候如果塞爾維亞再頂住壓力不倒,那豈不是給所有被北約“圍獵”的國家打了個樣?
所以說,這已經(jīng)不是單純的地緣爭奪了,而是一場制度與價值觀的拉鋸戰(zhàn)。
北約以為靠軍事同盟和意識形態(tài)輸出就能一統(tǒng)江湖,可現(xiàn)實是,越來越多國家開始覺醒:你們口中的“安全”,其實是把槍架在別人頭上換來的。
中國現(xiàn)在要做的,不是硬碰硬,而是用合作織網(wǎng),用實利換信任。
武契奇敢來中國,敢在閱兵式上站咱們這邊,就是因為他知道,背后有靠山。
而這個靠山,正在從被動應(yīng)對轉(zhuǎn)向主動布局。
未來幾年,巴爾干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火藥桶?
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中俄塞這條線不斷,北約的東擴夢,就得在貝爾格萊德城下,先碰一鼻子灰。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nèi)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