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期旅游旺季的到來,開封博物館憑借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的館藏文物與多彩的特色活動,人氣持續(xù)攀升,日均接待游客量較平日大幅增長,成為眾多市民、親子家庭及外地游客的“必打卡”文化地標,用千年文明魅力點亮人們的暑期生活。
走進開封博物館,入口處的排隊隊伍時常從館內延伸至廣場,既有推著嬰兒車的本地家庭,也有背著雙肩包、手持攻略的外地游客,不少家長還提前給孩子講解開封的歷史背景,為參觀預熱。即便在高溫天氣下,也絲毫未減市民、游客的參觀熱情。
館內各展廳更是人頭攢動卻秩序井然——在“八朝古都 千載京華——開封古代歷史文化展”展廳,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延續(xù)到元、明、清時期,全面、形象地展示燦爛悠久的開封古代文明發(fā)展史。宋臨汝窯瓜棱瓷罐、北宋“大晟夷則”銅編鐘等珍貴文物前,圍滿了駐足觀賞的游客,講解員生動講述著文物背后的故事,從瓷器的燒制工藝到青銅器承載的禮樂文化,讓觀眾仿佛穿越千年,觸摸到汴梁城的繁華過往;“清明上河圖專題展”展區(qū)內,動態(tài)投影復原的《清明上河圖》更是“吸睛王”,汴河上的商船、虹橋上的行人、街邊的酒肆茶館動態(tài)流轉,孩子們踮著腳尖,指著畫面中“會動的船”興奮提問,家長則結合歷史典故,為孩子解讀北宋都城的市井生活與漕運盛況,沉浸式的體驗讓歷史知識變得鮮活有趣。
為了讓暑期參觀體驗更豐富,開封博物館精心策劃了一系列主題活動,成為吸引游客的“加分項”。針對青少年群體推出的“小小講解員”體驗營,讓孩子們通過系統(tǒng)培訓后,為游客講解文物故事,在實踐中學習歷史、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每周定期開展的“非遺進博物館”活動,邀請汴繡、面塑等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現(xiàn)場展示技藝,游客不僅能近距離觀看非遺創(chuàng)作過程,還能親手體驗簡單的制作步驟,感受傳統(tǒng)手藝的獨特魅力。
“早就聽說開封博物館的北宋文物很有特色,這次帶孩子來,不僅看到了珍貴的文物,還參與了非遺體驗活動,孩子一邊玩一邊學,比單純看書有意思多了!”來自鄭州的游客李女士笑著說。除了親子家庭,年輕游客也成為開封博物館的“常客”,不少人穿著漢服來打卡,在該館的宋代風格庭院、展柜前拍照,將“文博+漢服”的體驗分享到社交平臺;文創(chuàng)商店里,融合開封元素的文創(chuàng)產品更是備受青睞,印有鼓樓圖案的書簽、以宋代瓷器為靈感設計的筆記本、帶有“開封博物館”logo的帆布袋,成為游客帶走“汴梁記憶”的熱門選擇。
作為承載開封千年歷史文化的重要場所,暑期的開封博物館不僅是展示文物的“殿堂”,更成為連接歷史與大眾的“橋梁”。通過豐富的展覽、互動的活動,讓原本“藏在玻璃柜里”的文物“活”了起來,讓歷史文化以更生動、更貼近大眾的方式走進人們的生活。(全媒體記者 王波 實習生 張晗)
關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手機報(ID:hnlysjb)
了解更多旅游資訊
來源:開封日報
編輯:曉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