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以后有出息了別忘記回來看看?!?/strong>
張嬸拉著我的手,眼眶濕潤地說著。
那是1998年,我8歲,父親剛下葬,全村只有她家?guī)兔Α?/strong>
17年過去了,我?guī)е鴿M懷的感激回到村里,
誓要報答她們一家當年的恩情,
可當我站在原本屬于她們的房子的位置上時,
眼前的景象讓我徹底愣住了......
01
1998年的秋天,對于8歲的我來說,是一個永遠無法忘記的季節(jié)。
那天早晨,父親像往常一樣準備去田里干活。
他剛走到門口,突然捂著胸口倒了下去。
母親的尖叫聲撕破了寧靜的早晨,我嚇得躲在墻角不敢動彈。
村里的赤腳醫(yī)生匆匆趕來,搖了搖頭,說已經(jīng)沒救了。
父親就這樣走了,連一句話都沒留下。
那時候的農(nóng)村,辦喪事是件大事,需要全村人幫忙。
可是父親剛咽氣,原本熱鬧的家里瞬間變得冷清。
平時經(jīng)常串門的鄰居們,這時候都躲得遠遠的。
“晦氣,真晦氣,這種事情誰愿意沾上?!?/p>
“他家又沒什么親戚,咱們何必跟著操心?!?/p>
這些話傳到母親耳朵里,她哭得更加撕心裂肺。
我雖然只有8歲,但也能聽懂大人們話里的冷漠。
眼看著父親的后事沒人幫忙,母親急得幾次昏厥過去。
就在我們母子倆最絕望的時候,張嬸出現(xiàn)了。
她是住在我們隔壁的鄰居,平時話不多,但人很善良。
“嫂子,你別哭了,我們來幫你?!睆垕鸬脑捪褚皇庹者M了黑暗。
張嬸四十多歲,長得不算漂亮,但眼神很溫和。
她的丈夫張叔是個老實人,話更少,但做事很勤快。
還有他們15歲的女兒小雨,瘦瘦小小的,但很懂事。
從父親去世那天開始,張嬸一家三口就沒離開過我們家。
他們幫忙聯(lián)系殯儀館,購買喪事用品,料理各種事務。
那些平時不愿幫忙的村民,看到張嬸家在忙活,也不好意思不出面。
但即便如此,真正用心幫忙的,也就張嬸一家。
辦喪事需要不少錢,我家本來就不寬裕,父親一走更是雪上加霜。
張嬸看出了母親的難處,偷偷塞給她300塊錢。
“嫂子,孩子不能餓著,這錢你先用著?!?/p>
300塊錢在那個年代可不是小數(shù)目,夠一家人生活好幾個月。
母親拿著錢,哭得說不出話來。
父親下葬的那天,秋雨綿綿,天空灰蒙蒙的。
整個村子里,只有張嬸一家三口跟著我們?nèi)チ四沟亍?/p>
其他人都以各種理由推脫了,說什么家里有事,孩子生病。
墓地在村外的山坡上,路很難走,張叔背著鐵鍬在前面開路。
張嬸攙扶著走不動路的母親,小雨則牽著我的手。
“別怕,有姐姐在呢?!毙∮瓯任掖?歲,在我眼里就像姐姐一樣。
下葬儀式很簡單,沒有什么繁文縟節(jié)。
但張嬸一家的陪伴,讓這個儀式顯得莊重而溫暖。
回家的路上,母親又開始控制不住地哭泣。
張嬸一直陪著她,輕聲安慰著:“人死不能復生,你要為孩子著想啊?!?/p>
那天晚上,張嬸讓小雨在我們家住下,陪著我。
她怕我一個孩子害怕,也怕母親情緒激動做出什么傻事。
小雨給我講故事,哄我睡覺,就像親姐姐一樣照顧我。
在那個最黑暗的夜晚,她的陪伴讓我感到了一絲溫暖。
第二天早上,張嬸又來了,手里提著一袋子白面饅頭。
“孩子正長身體,不能餓著?!彼佯z頭放在桌上,轉(zhuǎn)身就要走。
母親拉住她,千恩萬謝,眼淚又止不住地流。
接下來的幾天,張嬸家就像我們的親戚一樣。
他們幫忙處理父親留下的各種事務,陪母親去辦各種手續(xù)。
小雨每天放學后都會來我家,幫我復習功課,陪我玩耍。
張叔則幫忙修理家里壞掉的東西,收拾院子里的雜物。
那段時間,如果沒有張嬸一家的幫助,我們母子倆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村里其他人的冷漠,讓我小小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沖擊。
但張嬸一家的溫暖,又讓我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好人的。
每當我想起那段日子,心里就充滿了對張嬸一家的感激。
他們不是我們的親人,卻勝過親人。
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他們沒有袖手旁觀,而是伸出了援助之手。
這份恩情,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02
父親下葬后的一個月,母親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她要帶著我離開這個傷心的地方,去縣城投靠舅舅。
村里的人情冷暖讓她心寒,她不愿意再在這里生活下去。
得知我們要搬走,張嬸一家都很舍不得。
“其實也好,縣城里機會多,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睆垕鸢参恐赣H。
臨走的前一天晚上,張嬸來我們家坐了很久。
她和母親聊著天,眼圈都紅紅的。
“以后有困難就寫信,我們雖然幫不上什么大忙,但心意是有的?!?/p>
母親點著頭,承諾說一定會保持聯(lián)系。
張嬸把我叫到身邊,摸著我的頭說:“孩子,你要好好讀書,將來有出息了?!?/p>
“有出息了別忘記回來看看,阿姨永遠歡迎你?!?/p>
我用力地點頭,心里默默發(fā)誓,長大后一定要報答張嬸的恩情。
第二天一早,張嬸一家都來送我們。
張叔幫忙把我們的行李搬上三輪車,小雨抱著我不愿意放手。
“弟弟,你要聽媽媽的話,好好學習知道嗎?”
我哭著點頭,心里滿是不舍。
三輪車慢慢啟動了,我透過后車窗看著張嬸一家。
他們一直站在那里,直到我們的車子消失在視線里。
縣城的生活比想象中要艱難得多。
舅舅家本來就不富裕,我們的到來讓他們的生活更加拮據(jù)。
母親不愿意給舅舅添太多麻煩,很快就找了份工作。
她在一家小飯館里洗碗刷盤子,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微薄的工資勉強維持我們母子倆的生活,但日子過得很清苦。
我被安排在縣城的小學讀書,功課比村里難了很多。
剛開始的時候,我跟不上進度,經(jīng)常被同學嘲笑。
“鄉(xiāng)下來的土包子,什么都不懂?!?/strong>
這些話深深刺痛了我的心,但也激發(fā)了我的斗志。
我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有出息給張嬸看。
每天晚上,母親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還要輔導我的功課。
她的文化水平不高,但總是盡力幫助我。
“孩子,咱們現(xiàn)在苦點沒關(guān)系,只要你能讀好書,將來就有希望?!?/p>
母親的話給了我無窮的動力,我學習更加刻苦了。
漸漸地,我的成績開始提升,老師和同學們對我也刮目相看。
每當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張嬸的話。
她說過,要好好讀書,將來有出息了別忘記回來看看。
這句話成了我前進路上最大的動力。
時間過得很快,我從小學升到了初中,又從初中考上了縣里最好的高中。
母親為我的成績感到驕傲,但身體卻越來越差。
長年的勞累讓她患上了多種疾病,經(jīng)常需要吃藥。
看著母親日漸消瘦的身體,我心疼得要命。
我更加發(fā)奮學習,希望能早日出人頭地,改變家里的處境。
高三那年,我以全縣第三名的成績考上了省城的大學。
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母親高興得哭了。
“你父親在天有靈,一定會為你驕傲的?!?/p>
我抱著母親,心里想著,我也要讓張嬸為我驕傲。
大學四年,我依然保持著刻苦學習的習慣。
除了專業(yè)課程,我還自學了很多商業(yè)知識。
我有個夢想,就是將來創(chuàng)業(yè)成功,賺很多錢。
然后回到村里,好好報答張嬸一家的恩情。
大學畢業(yè)后,我留在了省城工作。
剛開始只是一家貿(mào)易公司的小職員,工資不高,但我很滿足。
至少我能自食其力了,不用再讓母親那么辛苦。
我把母親接到省城,租了一個小房子,開始了新的生活。
母親的身體在我的照料下慢慢好轉(zhuǎn),臉上也有了笑容。
工作幾年后,我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和人脈。
2008年,我決定辭職創(chuàng)業(yè),開一家自己的貿(mào)易公司。
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很艱辛,有過失敗,也有過絕望。
但每當我想要放棄的時候,就會想起張嬸的話。
她說過,有出息了別忘記回來看看。
這句話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動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公司慢慢發(fā)展起來。
從幾個人的小作坊,到幾十人的中型企業(yè)。
2015年,我的公司年營業(yè)額突破了千萬大關(guān)。
我終于有能力報答張嬸一家的恩情了。
03
2015年的春天,我已經(jīng)32歲了。
坐在辦公室里,看著窗外的陽光,我突然想起了張嬸。
距離離開村子,已經(jīng)整整17年了。
這17年來,我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要回去報恩。
但創(chuàng)業(yè)的忙碌讓我一直沒有時間回去看看。
現(xiàn)在公司穩(wěn)定了,我終于可以實現(xiàn)這個愿望了。
那天下午,我在整理父親的遺物時,看到了他生前的照片。
照片上的父親還很年輕,眼神里充滿了對生活的期望。
如果他還活著,看到我今天的成就,一定會很高興吧。
我摸著照片,心里默默說著:“爸,我要去看看張嬸了?!?/p>
“她幫了我們那么多,我要好好報答她?!?/p>
第二天,我就開始準備回村的事情。
我取了10萬塊現(xiàn)金,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
還買了很多營養(yǎng)品、保健品,裝滿了整個后備箱。
我特意聯(lián)系了縣里最好的醫(yī)院,想給張叔做個全面體檢。
畢竟這么多年過去了,他們一家的身體狀況我很擔心。
我還準備了一些小雨可能需要的東西。
她現(xiàn)在應該32歲了,說不定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了。
如果她的孩子需要什么,我也愿意幫助。
母親知道我要回村,也很支持。
“應該的,人不能忘本,張嬸一家對我們有大恩?!?/p>
“你去吧,代我向他們問好,有機會把他們接到城里來玩玩?!?/p>
出發(fā)的那天早上,我開著新買的奔馳車上了路。
這輛車是我成功的象征,我想讓張嬸看到我的變化。
想象著張嬸看到我時驚喜的表情,我的心情格外激動。
17年了,她還會認得我嗎?
那個8歲的小男孩,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成功的商人。
我相信她會為我感到驕傲的。
從省城到村里,需要開5個小時的車。
一路上,我的心情都很激動,腦海里不斷浮現(xiàn)著回憶。
張嬸溫和的笑容,小雨關(guān)心的眼神,張叔憨厚的樣子。
這些畫面就像昨天才發(fā)生過一樣清晰。
臨近村子的時候,我的心跳得越來越快。
村里的變化不大,還是那些熟悉的房屋和道路。
但人情似乎比17年前更加冷淡了。
我開著豪車在村里緩慢行駛,引起了一些村民的注意。
他們好奇地看著我,竊竊私語著。
“這是誰家的孩子?開這么好的車回來了。”
我沒有理會這些議論,直接開向張嬸家的方向。
心里想著,等會兒見到張嬸,我要怎么說第一句話呢?
“張嬸,我回來看您了?!边€是“張嬸,我是小明啊?!?/p>
越想越激動,我加快了車速。
很快,我就來到了張嬸家原來的位置。
但是,眼前的景象讓我完全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