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李醫(yī)生,我想問問,他以前……是不是得過什么別的???”林雪梅的聲音干澀,像兩片被風干的樹葉在摩擦。
李大夫抬起頭,從老花鏡上方看著她,眼神里有一種復雜的憐憫。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合上了那本泛黃的病歷,輕輕嘆了口氣。
“陳太太,”他說,“你丈夫這個人,他……他是個很能忍的人。有些事,他自己不說,別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知道。”
01
這個家,像一口被遺忘在角落里的枯井。
沒有水聲,沒有回響,只有沉默的、冰冷的石頭。
陳建國,五十二歲。林雪梅,四十九歲。結婚二十七年。
他們的家在老城區(qū)的筒子樓里,兩室一廳,水泥地面被歲月磨得發(fā)亮,墻壁上貼著兒子小時候的獎狀,已經(jīng)泛黃卷邊。
屋子里的一切都擺放得整整齊齊,卻聞不到一絲煙火氣。
就像陳建國和林雪梅的婚姻。
每天早上六點,陳建國準時起床,在客廳里咳嗽幾聲,然后去洗漱。水龍頭嘩嘩地響,聲音在寂靜的清晨里顯得格外刺耳。
林雪梅會等到他進了廚房,才從自己的房間里出來。
她的房間門上,有一把小小的黃銅鎖。二十五年來,每晚她都會把門從里面鎖上。
早餐桌上,永遠是兩碗稀飯,一碟咸菜,兩個水煮蛋。
陳建國把剝好的雞蛋放進林雪梅的碗里。
林雪梅看也不看,用筷子把雞蛋夾回他碗里。
整個過程,沒有一句對話。
只有筷子和碗碰撞的輕微聲響,像時間滴答落地的聲音,單調而又沉重。
吃完飯,陳建國去工地上工。他是個木工,手藝很好,但常年跟粉塵打交道,身上總有一股鋸末和汗水混合的味道。
林雪梅在街道的縫紉社工作,每天踩著縫紉機,噠噠噠的聲音填滿了她的生活。
他們像兩條在同一屋檐下運行的平行線,看得見彼此,卻永不相交。
鄰居們都說,老陳家那兩口子,是“模范鄰居”。
從不吵架,從不大聲說話,甚至很少出門。
但誰都知道,那不是和睦,是比冰還冷的淡漠。
張大媽在樓道里碰到買菜回來的林雪梅,總會熱情地打招呼:“雪梅啊,你家老陳可真是個好人,上次我家水管漏了,他二話不說就來幫忙修好了。”
林雪梅只是扯動一下嘴角,算是笑了笑,點點頭,然后迅速開門回家。
門一關,就把所有人的議論和同情都隔絕在外。
晚上,陳建國會坐在客廳的舊沙發(fā)上,看那臺雪花點越來越多的電視。
林雪梅則在自己的房間里看書,或者織毛衣。
電視的聲音開得很大,仿佛想用這種方式證明這個家里還有活人的氣息。
但聲音穿不透那扇緊閉的房門。
到了十點,陳建國會關掉電視,去洗漱。
他總是會多等一會兒,希望妻子的房門能打開。
但那扇門,像一道刻在他們生命里的分界線,從未為他打開過。
他會輕輕嘆一口氣,那聲音輕得像一片羽毛落地,然后回到自己的小房間。
那是一個由陽臺改造的小屋,只能放下一張單人床。夏天悶熱,冬天漏風。
二十五年來,陳建國就這樣默默地承受著。
他從不解釋什么。
也從不爭吵什么。
他只是日復一日地,過著這種像活在孤島上的生活。
林雪梅有時候會隔著門,聽到他壓抑的咳嗽聲。
一聲,又一聲,在深夜里,像一把鈍刀,慢慢地割著她的心。
她會煩躁地翻個身,用被子蒙住頭。
她告訴自己,那都是他自找的。
是他的背叛,才讓這個家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她沒有錯。
她只是在懲罰一個犯了錯的男人。
02
二十五年前,這個家不是這樣的。
那時候,他們的兒子剛滿兩歲,咿咿呀呀地學說話,家里總是充滿了笑聲。
陳建國在一家國營木材廠上班,林雪梅在紡織廠。雖然不富裕,但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陳建國會變著法子給兒子做木頭玩具,小馬,小槍,積木。
林雪梅會給丈夫和兒子織一樣款式的毛衣。
一家三口走出去,是鄰里間羨慕的對象。
改變是從一個深夜開始的。
林雪梅半夜被兒子的哭聲驚醒,喂完奶,發(fā)現(xiàn)身邊的位置是空的。
陳建國不見了。
她以為他去上廁所,等了很久,他才躡手躡腳地回來。
身上帶著一股醫(yī)院里特有的消毒水味。
“你去哪了?”她問。
“沒……沒什么,睡不著,出去抽了根煙。”陳建國眼神躲閃,不敢看她。
林雪梅心里咯噔一下。
她不相信。陳建國從不撒謊。
從那天起,她留了心。
她發(fā)現(xiàn),丈夫隔三差五就會深夜外出。每次回來,身上都帶著那股味道。
他的身體也好像變差了,總是咳嗽,吃飯也開始用自己的碗筷,說是怕感冒傳給孩子。
林雪梅的心,像被一只無形的手揪緊了。
一個可怕的念頭在她腦海里瘋長。
他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
還是……他得了什么見不得人的?。?/p>
她開始跟蹤他。
在一個沒有月亮的夜晚,她穿著深色的衣服,像個幽靈一樣跟在陳建國身后。
看著他熟門熟路地走進市里最大的那家醫(yī)院。
她沒有跟進去,只是站在醫(yī)院門口的梧桐樹下,渾身發(fā)抖。
深夜的醫(yī)院,能有什么好事?
她等了兩個多小時,才看到丈夫從里面出來,臉色蒼白,腳步虛浮。
她沖上去,攔住他。
“你到底去干什么了?”她的聲音因為憤怒和恐懼而顫抖。
陳建國看到她,愣住了,眼神里閃過一絲慌亂。
“你怎么來了?”
“我問你,你來醫(yī)院干什么!”林雪梅幾乎是吼出來的。
“我……”陳建國張了張嘴,卻什么也說不出來。他只是低下頭,沉默著。
路燈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顯得那么孤獨和無助。
“你說話??!”林雪梅抓著他的胳膊,指甲幾乎要嵌進他的肉里。
“你是不是在外面有別的女人了?她病了?還是你病了?”
“你別胡思亂想。”陳建國終于開口,聲音沙啞。
“我胡思亂想?你每天半夜跑出來,身上一股藥味,你讓我怎么想?”
“雪梅,你相信我,我沒有做對不起你的事?!?/p>
“那你告訴我,你到底怎么了?你得了什么病?你說??!”
陳建國看著她,嘴唇動了動,最終還是化為一聲沉重的嘆息。
“你別管了,對你和孩子好?!?/p>
這句話,像一把淬了毒的匕首,狠狠地插進了林雪梅的心里。
“對我好?對我好就是讓我像個傻子一樣被你蒙在鼓里嗎?”
“陳建國,我再問你最后一遍,你到底說不說?”
他看著她,眼睛里充滿了痛苦和掙扎,但最后,他還是搖了搖頭。
“你走吧,讓我一個人靜一靜。”
林雪梅的心,在那一刻,徹底死了。
他的沉默,他的躲閃,他的那句“你別管了”,都成了他背叛的鐵證。
她認定,他要么是有了外遇,要么是得了什么不干凈的病,不敢讓她知道。
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對她、對這個家的背叛。
從那天起,她搬到了另一個房間,鎖上了門。
她不再和他說話,不再和他有任何親密的接觸。
她用沉默和冷漠,筑起了一道高墻,把他牢牢地隔絕在自己的世界之外。
她以為這是對他的懲罰。
卻不知道,這道墻,也困住了她自己。
二十五年,足以讓一個牙牙學語的嬰兒長大成人,結婚生子。
也足以讓一顆火熱的心,徹底冷卻成冰。
他們維持著這段只剩下空殼的婚姻,為了孩子,也為了那一點可憐的面子。
兒子長大后,考上大學,去了外地工作,很少回來。
這個家,就變得更加空曠,更加寂靜。
只剩下兩個被往事困住的靈魂,在同一個屋檐下,各自孤獨。
03
生活像一潭死水,沒有波瀾,直到一塊巨石猛地砸了進來。
那天下午,太陽毒得像要燒起來。
陳建國在市郊一個高檔小區(qū)的建筑工地上干活。
他正站在腳手架上,給新裝的窗戶收邊。
突然,一陣劇烈的咳嗽讓他幾乎站不穩(wěn)。
他扶著墻,想緩口氣,眼前卻一陣發(fā)黑,天旋地轉。
工友們只聽到“咚”的一聲悶響,回頭一看,陳建國已經(jīng)從一人多高的架子上摔了下來,蜷縮在地上,不省人事。
救護車的笛聲劃破了工地的嘈雜。
林雪梅接到電話的時候,正在縫紉機前趕一批加急的活。
電話那頭是工地的包工頭,語氣焦急。
“是陳建國的家屬嗎?他出事了,從架子上摔下來了,現(xiàn)在送到市人民醫(yī)院了,你快過來一趟!”
林雪梅的腦子“嗡”的一聲,一片空白。
她握著電話,半天沒有反應。
縫紉機的馬達還在嗡嗡作響,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蒼蠅。
同事推了她一把:“雪梅,發(fā)什么呆???電話里說什么了?”
她才如夢初醒,關掉機器,拿起包就往外跑。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趕到醫(yī)院的。
只記得一路上的風,刮在臉上,有點疼。
急診室里,彌漫著濃重的消毒水味。
還是那股她憎惡了二十五年的味道。
醫(yī)生把她叫到一邊,表情嚴肅。
“你是病人的妻子?”
“是。”
“病人從高處墜落,造成了顱腦損傷,但這個不嚴重。嚴重的是,我們在給他做全身檢查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的肺部有大面積的陰影。”
醫(yī)生頓了頓,把一張CT片子插在燈箱上。
“你看這里,還有這里……都是腫瘤。我們初步診斷,是晚期肺癌,并且已經(jīng)發(fā)生了骨轉移?!?/p>
晚期……肺癌……
這幾個字像一顆顆子彈,射進林雪梅的耳朵里。
她看著那張黑白片子上,那片猙獰的、白色的陰影,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作何反應。
“家屬,你要有心理準備,病人的情況很不好,已經(jīng)沒有手術的價值了,只能進行姑息治療,盡量延長生命,減輕痛苦?!?/p>
“現(xiàn)在需要你簽字,辦理住院手續(xù)?!?/p>
醫(yī)生把一疊單子和一支筆遞給她。
林雪梅接過來,看著“家屬簽字”那一欄。
她的手很穩(wěn),一筆一劃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沒有眼淚,沒有慌亂,甚至沒有一絲表情。
旁邊的護士都有些詫異地看著她,覺得這個女人冷靜得有些過分。
陳建國被安排在腫瘤科的六人病房里。
他醒來的時候,林雪梅正坐在床邊的椅子上,低頭削著一個蘋果。
“我……這是在哪?”他聲音虛弱。
“醫(yī)院?!绷盅┟奉^也不抬。
“我怎么了?”
“醫(yī)生說你得了肺癌,晚期。”她把削好的蘋果切成小塊,放在盤子里,推到他面前。
語氣平淡得像在說今天的天氣。
陳建國愣住了,渾濁的眼睛里閃過一絲震驚,但很快又黯淡下去。
他沉默了很久,然后自嘲地笑了笑。
“是嗎……也該到了?!?/p>
他沒有問病情有多重,也沒有問還能活多久。
他只是默默地拿起一塊蘋果,慢慢地咀嚼著。
住院的日子,是漫長而痛苦的。
化療的副作用讓他嘔吐不止,吃不下任何東西。癌痛像無數(shù)只螞蟻,啃噬著他的骨頭,讓他徹夜難眠。
林雪梅每天會來送飯,然后坐一會兒就走。
她從不問他疼不疼,難不難受。
他們之間,依然是那種令人窒息的沉默。
病房里的其他病友,都有家人無微不至的陪伴。
鄰床的大爺,他老伴每天給他擦身、喂飯,陪他說話。
對床的大哥,他兒子一有空就跑來,給他講外面的新聞。
只有陳建國的病床前,總是冷冷清清。
他常常一個人,默默地望著窗外。
窗外有一棵大樹,葉子黃了又落,落了又長。
他看著看著,就會劇烈地咳嗽起來,瘦削的身體縮成一團。
有時候,林雪梅會看到他偷偷地抹眼淚。
但當他發(fā)現(xiàn)她在看他時,又會立刻轉過頭去,用一種近乎固執(zhí)的姿態(tài),維持著他最后的尊嚴。
林雪梅的心里,說不出是什么滋味。
有快意嗎?好像有一點。他終于為他的“背叛”付出了代價。
但更多的是一種空落落的茫然。
她守了二十五年的仇恨,好像突然失去了目標。
這個讓她恨了半輩子的男人,就要死了。
等他死了,她該怎么辦?
04
李大夫是陳建國的主治醫(yī)生。
他是個五十多歲,戴著老花鏡,有些微胖的男人。
從業(yè)三十年,他見過太多的生離死別,人心冷暖。
但他還是注意到了3號床這個特殊的病人。
這個叫陳建國的男人,太安靜了。
也太孤單了。
他的妻子每天來,卻像個局外人。他的兒子,從始至終沒有出現(xiàn)過。
李大夫查房的時候,總會多問他幾句。
“今天感覺怎么樣?還疼嗎?”
“老樣子。”陳建國總是淡淡地回答。
“家屬呢?怎么沒看到你兒子?”
“他忙,在外地。”
李大夫看著他蠟黃的臉,和那雙深陷的、毫無神采的眼睛,心里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這天,李大夫在整理陳建國的病歷,準備調整下一步的化療方案。
他需要了解病人完整的既往病史。
“陳師傅,你以前得過什么大病沒有?比如肝炎、結核之類的。”
陳建國正昏昏欲睡,聽到“結核”兩個字,身體猛地一顫。
這個細微的動作,沒有逃過李大夫的眼睛。
“沒有?!标惤▏芸旎卮穑曇魠s有些不自然。
李大夫扶了扶眼鏡,在電腦系統(tǒng)里輸入了陳建國的名字和身份證號。
系統(tǒng)里只顯示了他這一次的住院記錄。
李大夫皺了皺眉。他隱約記得,二十多年前,他還是個年輕醫(yī)生的時候,好像接觸過一個同名的病人。
那時候醫(yī)院的信息系統(tǒng)還不完善,很多都是紙質病歷。
一種職業(yè)的直覺,驅使著他想去查個究竟。
他去了醫(yī)院的檔案室。
那是一個終年不見陽光的地下室,空氣里充滿了紙張發(fā)霉的味道。
一排排頂天立地的鐵架子上,堆滿了泛黃的牛皮紙檔案袋。
他跟管理員說明了情況,開始在一堆二十多年前的腫瘤科檔案里翻找。
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
李大夫有些失望,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他無意中瞥了一眼旁邊架子上的標簽——“傳染科”。
一個念頭,像閃電一樣劃過他的腦海。
他鬼使神差地走了過去,開始在“傳染科”的舊病歷里翻找。
終于,在一個積滿灰塵的角落里,他找到了一個牛皮紙袋。
上面的字跡已經(jīng)有些模糊,但依然可以辨認。
姓名:陳建國。
年齡:27歲。
入院日期:1999年8月12日。
李大夫的心跳,莫名地快了起來。
他吹開檔案袋上的灰塵,小心翼翼地打開,抽出了里面那幾張薄薄的、已經(jīng)發(fā)脆的紙。
看著病歷上的診斷,李大夫的瞳孔猛地收縮。
他扶著冰冷的鐵架子,站了很久。
外面走廊的燈光,從門縫里透進來,在他臉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他終于明白,3號病床那個沉默的男人,到底背負著什么。
也終于明白,那對夫妻之間,那道冰冷的墻,是如何砌起來的。
他決定,必須找林雪梅談一談。
有些真相,不能再被塵封下去了。
05
李大夫的辦公室里,氣氛有些凝重。
百葉窗關著,只漏進幾縷蒼白的光線,在空氣中切割出無數(shù)微小的塵埃。
林雪梅坐在李大夫對面,雙手不安地絞在一起。
“李醫(yī)生,你找我……是建國的病情有什么變化嗎?”她問,聲音里帶著一絲自己都沒察覺到的緊張。
李大夫沒有立刻回答。
他摘下眼鏡,用絨布慢慢地擦拭著,似乎在組織語言。
“陳太太,”他重新戴上眼鏡,目光變得銳利而又嚴肅,“陳建國的病情,確實很嚴重。肺癌晚期,這個診斷不會錯。”
林雪梅的心沉了下去。
“但是……”李大夫話鋒一轉,身體微微前傾,“我在整理他的病歷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奇怪的問題?!?/p>
他停頓了一下,觀察著林雪梅的反應。
林雪梅的心被提到了嗓子眼。
“什么……問題?”
李大夫從抽屜里,拿出了那個從檔案室找出來的、泛黃的牛皮紙袋。
他把檔案袋推到林雪梅面前。
“二十五年前,你丈夫,就在我們醫(yī)院住過院。而且,不是腫瘤科?!?/p>
林雪梅的瞳孔瞬間放大,死死地盯著那個檔案袋。
二十五年前。
醫(yī)院。
這兩個詞,像兩把生銹的鑰匙,猛地捅開了她塵封已久的記憶。
那些深夜的等待,那些消毒水的味道,那場決裂的爭吵……一幕幕,在她眼前閃過。
“那時候他……”李大夫正要說出關鍵的診斷。
辦公室的門突然被猛地推開。
一個年輕的護士滿頭大汗地沖了進來,聲音驚惶失措。
“李醫(yī)生!不好了!3號床的病人……病情突然惡化!心率和血氧都在掉!”
李大夫臉色一變,猛地站起身。
“準備除顫儀和腎上腺素!我馬上過去!”
他抓起聽診器,一陣風似的沖出了辦公室,甚至來不及多看林雪梅一眼。
辦公室的門“砰”地一聲關上,又彈開一道縫。
世界,瞬間安靜下來。
只剩下林雪梅一個人,僵硬地坐在椅子上。
她的目光,無法從桌上那個被遺忘的檔案袋上移開。
剛才李大夫匆忙離開時,帶起的風,把檔案袋里那張脆弱的病歷紙,吹得翻開了一頁。
林雪梅的視線,就像被磁鐵吸住一樣,落在了那幾行手寫的、已經(jīng)有些褪色的藍色鋼筆字上。
她的身體,開始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
因為,那張舊病歷本上,有幾個字,像烙鐵一樣,烙進了她的眼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