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朋友們,今天咱們聊聊前幾天網(wǎng)上挺火的一個事兒。就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那起電動車和轎車刮蹭后,騎電動車的男子居然拖著女車主跑了幾十米的事兒。雖然視頻傳得挺廣,但警方已經(jīng)證實,這其實不是新近發(fā)生的事,而是有段時間了,而且當時就已經(jīng)處理完了,肇事男子也被拘留了。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網(wǎng)傳視頻,在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qū)的一條街上,一個騎電動車的男子疑似刮蹭了一輛白色轎車后,想著趕緊溜。白色轎車的女車主不干了,下車攔住他,死死抓著電動車不放手。誰知道這男子居然真就騎著車強行要走,女車主被拖倒在地,硬是被拖行了數(shù)十米遠。
視頻里能聽到孩子在場哭喊“媽媽”,還有路人大聲勸阻,喊著“不要拖了,拖壞了”??吹萌苏媸怯謿庥志拘摹?/p>
不過好在,警方已經(jīng)迅速處理了這事兒。呼倫貝爾市公安局海拉爾公安分局勝利派出所的工作人員明確說了:“這是挺長時間(前)的事了,我們已經(jīng)處理了,男子該拘留都拘留了”,而且“當天就把當事人拘留了”。雖然具體的處理細節(jié)警方?jīng)]過多透露,但這種事后逃逸還拖行他人的行為,性質(zhì)確實比較惡劣。
說起來,這種刮蹭后試圖一跑了之的情況,生活中還真不少見。從法律上講,是不是構成“逃逸”,關鍵不是看離開現(xiàn)場多久,而是看當事人有沒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觀故意。像這次事件中,騎電動車的男子在發(fā)生疑似刮蹭后,選擇強行離開,甚至不顧阻攔拖行他人,這性質(zhì)就更嚴重了。
即使是輕微的剮蹭事故,如果為逃避責任(比如不想賠償或者怕被處罰)而直接離開現(xiàn)場,一般也會被認定為逃逸。一旦被認定逃逸,即使事故本身不嚴重,逃逸者通常也要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還會面臨罰款甚至行政拘留的處罰。
所以你看,本來可能就是個簡單的車輛刮蹭小事故,冷靜溝通或者等警察來處理就好。一旦選擇逃逸,事情的性質(zhì)就變了,不僅可能會面臨更嚴厲的法律后果,像這次事件中的男子那樣采取極端方式,還會給他人和自己帶來巨大的安全風險。
視頻里女車主被拖行數(shù)十米,還是在路上,想想都后怕,車里還有孩子在場哭喊。無論遇到什么情況,保護自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及時報警,保護現(xiàn)場,等待警方處理是最穩(wěn)妥的方式。
很多網(wǎng)友都關注了這件事,大家普遍的態(tài)度是希望依法處理肇事者。這件事也提醒我們,交通安全無小事,遇事冷靜處理,千萬別沖動,更不要心存僥幸試圖逃避責任。
對于這件事,你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qū)聊聊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