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投降”引發(fā)眾怒,馮德萊恩卻在辯解中,強扯“中俄得利”,試圖轉移內部批評。這種甩鍋套路,真能糊弄住眾人嗎?
面對特朗普政府不斷加碼的關稅威脅,歐盟在經過長時間的談判拉鋸后,最終選擇了讓步,與美國達成一項新的貿易協議。這一決定使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陷入空前的輿論漩渦,歐洲內部批評聲浪不斷,“失敗”、“屈服”、“無奈”等字眼頻頻與她掛鉤,氣氛相當不友好。
【馮德萊恩瘋狂找補:絕不能便宜了中國】
近日,馮德萊恩通過西班牙《世界報》刊文,公開為這項協議辯護。她聲稱,協議的核心目標“不是讓沖突升級,而是穩(wěn)住局面”,避免歐美陷入“無休止的經濟對抗”,并將其形容為“保護歐洲產業(yè)利益的必要一步”。
她還對“歐盟投降”的指責不以為然,甚至刻意扯上中俄,聲稱“如果美歐爆發(fā)全面貿易戰(zhàn),中國和俄羅斯將會鼓掌叫好”。
這種說法,明顯是想把中俄當成轉移矛盾的“靶子”,試圖用“地緣政治威脅”來掩飾歐盟在談判中的被動妥協。明明是自己沒扛住壓力,卻非要包裝成“為了不讓中俄得利”的戰(zhàn)略選擇,實在有些站不住腳。
【歐盟在對美談判中被動妥協】
仔細看她的發(fā)言,其實處處透著心虛。她在文章中不斷強調美歐貿易關系何等重要,稱這份協議“極具意義”,雖然不完美但“非常穩(wěn)固”,還列舉了諸如“歐盟獲得15%單一關稅上限”等所謂成果,并表示歐盟始終“堅守原則”,正在推動貿易多元化。
可事實上,協議內容一經披露,就在歐洲內部引發(fā)強烈反彈。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直接指出,這份協議帶有明顯的“投降色彩”,并爆料馮德萊恩是因為擔心美國削減對烏軍援甚至撤軍,才迅速接受了美方條件。
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本質上就是歐盟在特朗普強勢施壓下的被動妥協,但馮德萊恩卻偏要把它美化成“戰(zhàn)略上的勝利”,實在有點可笑?!妒澜鐖蟆芬膊豢蜌猓苯影褏f議稱為“屈辱協議”,歐盟多國政府和企業(yè)界更是紛紛表示不滿。
【馮德萊恩強拉中國“下水”】
更令人不解的是,馮德萊恩還非要拉中國“下水”。她暗示,如果歐盟不簽這個協議,中俄就會成為“最大贏家”。這種說法不僅毫無根據,還暴露了她轉移焦點的話術——試圖把一次外交失利,扭轉為“西方團結對抗中俄”的敘事。
但中方在貿易問題上的立場一貫清晰:反對單邊關稅和保護主義,主張通過平等協商解決分歧。
中國始終呼吁對話而非對抗,更反復強調貿易戰(zhàn)沒有贏家,提倡的是共贏,而不是盼著別人吵架自己得利。馮德萊恩硬把中國扯進來,無非是想制造一個外部敵人,好讓歐盟內部的批評聲音轉向。
【中方始終強調貿易戰(zhàn)沒有贏家】
再回過頭看這份協議的具體內容,就更讓人搖頭了。根據歐盟委員會發(fā)言人透露的信息,歐盟同意暫停兩項,針對美國關稅的反制措施,并做出了一系列實質性讓步,包括取消對美國所有工業(yè)品關稅,擴大美國農產品和水產品市場準入。
歐盟還承諾三年內購買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400億美元的AI芯片,并鼓勵歐洲企業(yè),向美國戰(zhàn)略行業(yè)投入6000億美元。而美國方面,僅僅承諾對“大部分歐盟商品維持15%的關稅上限”。
不少分析認為,馮德萊恩之所以迅速妥協,根源在于歐盟在防務和能源領域,仍高度依賴美國,尤其是在烏克蘭危機的背景下,歐盟根本無法承受與美國鬧翻的代價。
經濟上,歐盟復蘇本就乏力,如果再被美國卡住出口,經濟將進一步受創(chuàng)。馮德萊恩口中“避免崩潰”,說白了,就是“戰(zhàn)略性投降”。
【馮德萊恩此舉只會進一步惡化歐盟與中俄的關系】
此外,美國并未完全取消針對鋼鋁產品的50%高關稅,這讓歐洲鋼鐵企業(yè)非常擔憂,未來對美出口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批評者還警告,這份協議可能損害歐盟,作為“基于規(guī)則的貿易捍衛(wèi)者”的國際信譽。
更深一層看,馮德萊恩之所以急著辯解,甚至甩鍋中俄,也與她當前的政治處境有關。這份協議簽得如此被動,歐盟內部不滿情緒持續(xù)蔓延,她急需挽回形象、穩(wěn)固地位。
但把矛盾轉向中俄,不僅無法平息歐洲內部的憤怒,反而可能進一步惡化與中俄的關系,損害彼此在氣候變化、經貿等領域的潛在合作。這一步,怎么看都更像是一步臭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