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說到包青天,人人都能脫口而出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四個名字,這四位,幾乎是開封府的代名詞之一。
可同樣是包公手下能征善戰(zhàn)的八大勇士,董平、薛霸、李貴、婁青這另外四位,卻鮮有人知,甚至名字都記不清。
為何同屬包公帳下,名聲差距卻如此之大?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們各自的人生結局也如此不同....
誰人不知“開封七子”?這四位先聲奪人
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四個名字,簡直就是包公戲里的“四大件兒”,少一個都不完整。
說書先生一張嘴,他們絕對排在前頭。
甚至有人把他們哥兒四個,跟包拯、展昭、公孫策湊一塊兒,叫什么“開封七子”,這名頭,可不是一般的大。
好像他們天生就該站在聚光燈下,一舉一動都惹人注目。普通老百姓聊起開封府,這四位的形象,熟悉的就像街坊鄰居。
為啥他們這么出名?想來也不難理解。
一來,他們是包公身邊最貼身的護衛(wèi)力量,出鏡率高;二來,許多膾炙人口的案子,比如“鍘美案”里抓陳世美,少不了他們跑前跑后。
再加上戲文、評書里一代代地傳唱,這名聲自然就立住了,他們就像是開封府的門面擔當,一亮相,就代表了包公的威嚴和效率。
剩下的四位,名字念出來都得頓一頓
跟王朝他們一比,董平、薛霸、李貴、婁青這四位,在老百姓的印象里就淡了不少。
說句實在話,要不是單田芳老爺子的評書里提過幾嘴,很多人可能連這四個名字都對不上號。
名氣這玩意兒,有時候真就這么不講道理,不是說你本事小,也不是說你貢獻少。
董平他們四個,或許就屬于那種在幕后發(fā)光發(fā)熱,卻沒能站在臺前接受滿堂喝彩的英雄。
但話說回來,包拯當年招攬他們,可不是看名氣大小,而是實打實地看中了他們的真本事。
個個身懷絕技,沒一個是湊數的
別看后四位名聲不顯,包拯用人,眼光毒辣著呢!這八位,都不是街頭隨便拉來的壯丁,個個都有兩把刷子。
王朝,燕趙漢子,家傳長矛使得出神入化,往那一站,就是隊伍的定海神針。
馬漢,山西武術世家出身,一手快劍,講究的就是個“快”字,敵人眼一花,事兒就辦完了。
張龍,山東窮苦人家孩子,沒啥家底,憑著一股子韌勁練就飛檐走壁的輕功和刁鉆的暗器,心細如發(fā)。
他老鄉(xiāng)趙虎,一身橫練的筋骨,大刀掄起來虎虎生風,憨厚耿直,對包拯那是掏心窩子的忠。
再說董平,河南人,一手神箭功夫,百步穿楊不在話下,關鍵時刻一箭封喉,往往能扭轉乾坤。
山東的薛霸,那是赤手空拳打出來的硬漢,拳腳功夫剛猛霸道,專啃硬骨頭。
李貴,跟馬漢一個地方出來的,卻不以勇力見長,腦子活絡,鬼點子多,是這群猛將里的“智多星”。
婁青,背景不詳,刀法狠辣,最難得的是那份深入骨髓的忠誠,包拯一句話,刀山火海也敢闖,絕不含糊。
鐵肩擔道義,開封府里共患難
而這八位好漢聚在開封府,可不是來享清福的,跟著包拯辦案,哪天不是提著腦袋干活?
“鍘美案”里,王朝、馬漢連夜搜集陳世美的罪證,鐵證如山擺在堂上,容不得他狡辯。
“貍貓換太子”這種驚天大案,張龍的輕功就派上了大用場,潛入深宮打探消息。
董平的神箭,說不定就在哪個隱蔽的角落,悄悄控制著局面。他們各顯神通,又配合得天衣無縫,才織就了那張疏而不漏的法網。
包拯鐵面無私,得罪的權貴自然不在少數。暗箭傷人、殺人滅口的事兒,想必也少不了。
這時候,就是這八位勇士站出來,用血肉之軀給包公、給證人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趙虎往門口一站,萬夫莫開。馬漢快劍護身,刺客近不了前。董平在高處用弓箭策應,指哪打哪。
當然除了這些,開封府周邊的治安,也靠他們維護。
山賊草寇鬧事,八人領兵出征,薛霸的拳頭開路,王朝的長矛斷后,李貴居中調度,哪一次不是浴血奮戰(zhàn)才換來百姓安寧?他們跟包拯,是上下級,更是能把后背交給對方的兄弟。
包公歸去后,忠魂一分為二
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公元1062年,包拯走了,也有說他是辭官歸隱了。
不管是哪種情況,這根主心骨一倒,八位勇士的命運,也走到了岔路口。
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四位,選擇了陪包拯走完最后一程,護送靈柩(或者跟著辭官的包拯)回了老家。
據說路上還不太平,有不開眼的江湖匪類想來找麻煩,還是展昭大俠出手,才化險為夷。
回到包公故里后,他們也沒再回開封府,算是卸甲歸田,過上了相對安穩(wěn)的日子,算是善終。
可董平、薛霸、李貴、婁青這四位,卻選擇了另一條路。
包拯離開后,他們依然留在開封府,繼續(xù)當差。
沒過多久,就出大事了,有所謂的“魔山老母夏玉蓮”糾集了一大幫亡命徒,氣勢洶洶地來攻打堅城開封。危急關頭,這四位昔日的包公愛將,毫不猶豫地扛起了保衛(wèi)城池的重任。
那場仗打得叫一個慘烈!董平箭都射光了,最后力竭被殺。
薛霸雙拳難敵四手,血染城頭。李貴縱有千般計策,也難擋潮水般的敵人,與城同殉。
婁青更是死戰(zhàn)不退,流盡了最后一滴血。這四位好漢,用生命踐行了他們的忠誠。
同樣是為開封府出生入死,為何后世的名聲卻差了這么多?
或許,是那些陪伴主帥走到最后、得以保全的人物,更容易被塑造成“忠義兩全”的典范吧。而那些在后續(xù)烽煙中倒下的英雄,光芒反而容易被淹沒。
但不管怎么說,這八條漢子,以及他們骨子里的那份樸素的忠勇,都值得我們記住。開封府的青天,從來就不是包拯一個人撐起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