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距離中方9·3閱兵只剩不到一周時間,而在白宮接見韓國總統(tǒng)李在明的特朗普,突然又有個奇思妙想,當著眾人的面提了訪華申請。作為回應,中方的行動更為具體,一架商務部專機已經(jīng)敲定了抵達華盛頓的行程。
若此次中美順利會晤,剛剛還在叫囂歐亞各國不要抵華觀看儀式的日本,又該如何自處?
戲劇性的是,同一時間,日本政府正忙著給各國發(fā)“別去北京”的小紙條。
盟友公開拆臺、對手搶先落子,東京的尷尬肉眼可見。問題是:當華盛頓決定把“歷史牌”放下、主動靠近北京時,日本還能繼續(xù)躲在“價值觀同盟”的舒適區(qū)里嗎?先說美國。
特朗普從來不是心血來潮的人,他嘴里蹦出的每個字都對應一張選票或一份訂單。
喊了一年的“200%關稅”,結果中國4月收緊重稀土出口后,美國F-35、戰(zhàn)斧導彈、蘋果供應鏈集體告急。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85%的稀土仍依賴進口,其中70%來自中國。
當“斷供”成為技術層面可行、政治層面可操作的選項時,華爾街先慌了:標普稀土與戰(zhàn)略金屬指數(shù)兩周內跌掉12%,軍工股普跌。
于是特朗普才不得不在8月25日對李在明說軟話,甚至把“環(huán)保”都搬出來當臺階。
中方這邊反應挺穩(wěn)的,8月26日外交部發(fā)言人郭嘉昆在記者會上直接回應了,說中方一直按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處理中美關系,同時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希望美方也這么做,推動關系穩(wěn)定健康可持續(xù)。還提到兩國元首保持密切交往和溝通。這話聽著公式化,但意思清楚,就是歡迎溝通,但原則不能讓步。
緊接著,中國商務部國際貿(mào)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就準備飛美國了,專機先一步抵美,跟美方官員談經(jīng)貿(mào)問題。這趟行程被看作是為更高層會晤鋪路,或許就是為特朗普訪華做準備。畢竟中美經(jīng)貿(mào)摩擦從2018年就開始了,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加征關稅,現(xiàn)在第二任期又來這套,但雙方都明白,徹底脫鉤誰都吃虧,談判是唯一出路。
中美專機都要往來了,日本外務省官員私下抱怨:“我們成小丑了!”
日本的焦慮不是沒來由。特朗普政府剛在美日談判中甩出三大狠招:要日本全額負擔駐日美軍軍費、逼汽車市場全面開放、拿匯率政策強壓貿(mào)易逆差。日方代表當場懵住,美方代表卻翹著二郎腿放話:“愛簽不簽。”
更諷刺的是,日本《POST周刊》還在吹牛“潛艇能封鎖中國軍港”,可現(xiàn)實中俄艦隊過宮古海峽時,日本自衛(wèi)隊連聲都不敢吭
中方的態(tài)度反倒四平八穩(wěn)。駐美大使館照常邀請美國人士參加閱兵,但特意強調“絕不勉強”。這種底氣來自實打實的家底:中國工業(yè)體系全球最完整,14億人市場活力噴涌,對世界經(jīng)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xù)多年超30%。
說到底,所有在國際舞臺上的縱橫捭闔,最終都是演給國內的觀眾看的。這第三張牌桌,就是各自國內的政治算盤。
對特朗普而言,距離大選只剩下15個月了。他在2016年拿下的農(nóng)業(yè)州和鐵銹帶這兩大票倉,如今都亮起了警報。他的所有外交動作,都變成了“競選式外交”,核心目標只有一個:塑造一個“只有我能搞定中國”的強人形象。
所以我們看到了他那些自相矛盾的表態(tài)。一邊威脅要加征200%的關稅,一邊又宣稱要下調對華的高額關稅。這其實是在對國內不同的群體進行精準喊話,安撫農(nóng)民,也討好鷹派。他迫切需要一份看得見的成果,比如一份“中國大單”,哪怕只是一份備忘錄,也足夠他在競選廣告里吹噓了。
不過,他也不是想怎樣就能怎樣。美國國會里那些鷹派議員們已經(jīng)放話,要求他訪華前必須先通過《臺灣防衛(wèi)法》,試圖給這次可能的訪問套上枷鎖。
而中國的策略,則是一種“定力式敘事”。從容地派團前往華盛頓,把焦點放在具體的技術問題上,外交部的回應也總是沉穩(wěn)而有分寸。這種節(jié)奏的掌控,向國內傳遞的是一種“盡在掌握”的穩(wěn)定信號。
中方早就明確過自己的底線:美國必須取消所有單邊的加征關稅,這是解決問題的前提。這種不因對方的反復無常而動搖的立場,本身就是一種力量的展示。
回看歷史,特朗普曾在2017年對中國進行過國事訪問,但那之后,他的政策又幾經(jīng)翻轉,甚至在承諾“一中”后又制裁了大疆。他的善變,是出了名的。
所以,這次他是否會成行,外界普遍認為有七成可能,但大概率是形式大于實質。一份可能的協(xié)議或許會是這樣:中方承諾采購800到1000萬噸大豆,并給予6個月的稀土出口許可。作為交換,美方暫停部分關稅,并推遲處理中概股的審計問題。
這就像一場復雜的牌局,特朗普手里捏著幾張牌,卻發(fā)現(xiàn)自己面臨著“既要、又要、還要”的困局。他既要安撫急得跳腳的農(nóng)民,又得對國會的鷹派表現(xiàn)強硬,還得應付盟友們日益增長的離心力。
而中方,則通過多層次的布局,把選擇的難題又拋回給了特朗普。
真正的答案,或許不需要等到訪問成行。有三個窗口可以觀察:一看華盛頓的談判代表們是否連夜加班,二看特朗普的競選團隊是否開始投放“中國大單”的廣告,三看9月3日閱兵當天,特朗普的社交媒體會說些什么。
當那天的禮炮聲響起時,自會揭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