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9:00,總臺新聞頻道第二期《走向未來 上合在行動》準時開播——兩天后,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于8月31日在海河之畔啟幕。這場中國第五次、上合迄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峰會,已近在眼前。
天津因河而生,因海而興,河與海賦予天津開放的基因。
在這里,古老的漕運水脈生生不息,百年鋼橋連通暢達兩岸;在這里,多元建筑與摩天高樓交錯呼應,拔節(jié)生長、通達四方。
在風光旖旎的海河之畔,有個神奇的旋轉(zhuǎn)“盒子”,它就是新聞頻道設在前方的旋轉(zhuǎn)演播室,在這里,總臺帶來上合峰會最新報道。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準備好了
東道主氛圍感拉滿
記者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介紹最新的迎賓準備情況。
這里有精心布置的迎賓場景,國旗、上合組織元素、天津地標圖案,充滿“上合氣息”;歡迎儀式將有儀仗司禮大隊的莊嚴行禮、青年學生的鮮花與舞蹈,共同營造出熱烈而友好的氛圍。
這些新聞現(xiàn)場,無一不體現(xiàn)出東道主的周到與熱情。
海河之濱City Bike
“橋”見世界
節(jié)目創(chuàng)新采用City Bike形式,巴基斯坦留學生奧朗與土耳其姑娘歐陽嵐沿海河騎行,解鎖天津的獨特魅力。
天津的橋,作為城市的地標與文化符號,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內(nèi)涵。兩位留學生騎行在海河邊,欣賞解放橋、北安橋、獅子林橋等各具特色的橋梁,每一座橋都成為一個文化探索的站點。
這場騎行不僅讓留學生領略到天津的城市美景,更讓他們通過橋梁這一文化載體,深入了解天津乃至中國的文化與歷史。
楊柳青古鎮(zhèn)聽見多元文化交響
“國際文化市集”盲盒亮相《走向未來 上合在行動》特別節(jié)目。在“古鎮(zhèn)津韻”國際文化市集上,來自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上合成員國家的留學生,帶來各自國家的特色文化產(chǎn)品,與中國的非遺文化同臺展示,交相輝映。
市集上,楊柳青剪紙、年畫等非遺項目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欣賞,留學生親手體驗拓印年畫、剪紙等傳統(tǒng)工藝,深刻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他們也展示了俄羅斯的套娃等特色手工藝品,讓觀眾在欣賞中領略不同文化的獨特魅力。
這種面對面的文化交流,不僅增進彼此的了解和友誼,更為上合組織國家間的文化互鑒注入新的活力。
文明互鑒共筑相知橋梁
在演播室環(huán)節(jié),邀請到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勇慧,就上合組織國家間的文化互鑒進行深入而精彩的探討。
嘉賓通過展示烏茲別克斯坦老爺爺手工黏土娃娃和天津泥人張“夢娃”等道具,生動闡述“國之交在于民相親 民相親在于心相通”,為觀眾呈現(xiàn)出一場思想碰撞的盛宴。隔著屏幕都能感受海河的熱烈,天津的熱情。
上合時間開啟
各國領導人將密集抵達
明天(30日)上午9:00
總臺新聞頻道第三期
《走向未來 上合在行動》特別節(jié)目
繼續(xù)為您講述上合故事
解碼上合新知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