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的博爾特,當年跑出20秒13的時候,全世界都覺得這孩子快得離譜——哪能想到,十多年后的今天,另一個17歲的少年,居然還能比他更嚇人。
古特·古特。這名字念起來就帶點節(jié)奏感,像腳步聲,密得讓人喘不過氣。
他跑二百米,只用了20秒02。
這還不算最夸張的。真正讓人發(fā)懵的是他的步頻:每秒4.8步。
什么概念?巔峰博爾特,步子那么大、那么颯,也不過每秒4.2步。也就是說,別人正常跑一步的時間,古特·古特差不多跑完了一步半。你盯著他看,會感覺他是不是按了加速鍵——整個畫面都比別人快一檔,像視頻被調(diào)成了1.2倍速,格格不入、不講道理。
這根本不是跑,是點地飛行。
世界田聯(lián)主席直接說他是“十年一見的天才”。這話聽起來官方,但其實分量非常重。意思就是:這小孩,可能真要改寫我們以往對短跑的所有認知。
連博爾特自己也親自認了。他說在古特身上看見自己以前的影子——這話聽起來是夸獎,但細想有點可怕。因為博爾特是獨一無二的,是閃電,是怪物級別的存在。如果他都說“像”,那只能說明,古特可能不只是“強”,而是“強得離譜”。
所以現(xiàn)在,所有人都在保護他。團隊拒絕了一切商業(yè)合作,世界田聯(lián)直接派專家組貼身跟進——生怕他練太多、跑太狠、被媒體追太緊。說白了,就是把他當成一塊還沒雕琢的寶玉,稍微磕碰一點,都是全人類的損失。
這種感覺很奇怪。我們好像眼睜睜看著一個傳說正在被復(fù)制,甚至可能……被升級。
你回想博爾特當年是怎么跑贏全世界的:大步流星、后程發(fā)力、表情輕松,甚至還能回頭看一眼對手。那是天賦的極致,是從容的碾壓。
但古特·古特完全不是同一掛的。他是密、是快、是根本不給對手任何喘息機會。他跑起來像快進的磁帶,你不光看不清他的腿,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
這不是風(fēng)格差異,是根本節(jié)奏的不同。如果說博爾特是雷鳴,轟隆隆震天動地;那古特就是雨點,噼里啪啦密密麻麻砸得你反應(yīng)不過來。
很多人可能還沒意識到這件事有多嚴重。
短跑這項運動,極其依賴天賦。一百年也出不了一個博爾特。結(jié)果他才退役幾年?就又來一個十七歲跑進二十秒零三的怪物?而且頻率更快、姿態(tài)更兇、背景更神秘?
這不合理。但這正在發(fā)生。
所以我們不是在等一個“新博爾特”,我們可能是在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短跑時代——一個更快、更密、更不講武德的時代。
你想想,如果古特·古特真的順利成長、不出傷病、不被商業(yè)化帶偏,兩年后的奧運會,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也許那時候,二百米的世界紀錄不再是由大步流星的人來破,而是被一個步子密到像振動模式的人刷新。整個短跑的技術(shù)邏輯、訓(xùn)練方式、選材標準,可能都會因此改變。
這不是夸張。體育運動的突破,有時候就是被這種非常規(guī)天才硬生生推著走的。
博爾特當年重新定義了“放松跑也能贏”,而古特·古特可能正在告訴我們:“快頻跑才是未來”。
他每跑一步,都是在挑戰(zhàn)我們過去十年對速度的認知。
而現(xiàn)在,所有人都在等他九月份世錦賽的表現(xiàn)。沒人敢說他一定能贏——因為體育比賽沒有“一定”。但他只要站上去,就已經(jīng)是一種信號:新時代,可能要來了。
我們或許正在親眼見證一個傳奇的萌芽。而可怕的是,這個傳奇,才十七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