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遠鄉(xiāng)村的角落里,總有一些被歲月塵封的秘密,等待著被一雙好奇的眼睛所揭開。
對于王奶奶來說,十二年前從廢品堆里撿回來的那口厚重棺材,不過是為貧困生活換取幾兩碎銀的希望;對于孫女小雅來說,那口常年靜臥在地窖深處的黑箱子,是童年記憶里一個模糊而又帶著一絲禁忌色彩的符號。
然而,當長達十二年的死寂,被一陣從棺材內(nèi)部傳出的、清晰而又詭異的“敲擊聲”打破時,所有的平靜都被撕裂了。
祖孫二人壯著膽子,緩緩推開那沉重的棺蓋,探尋聲音的來源,但棺內(nèi)那完全超乎想象、顛覆認知的一幕,卻讓她們當場愣住,陷入了更深的謎團之中。
01
小雅的童年,沒有父母的陪伴,只有奶奶那雙布滿老繭卻無比溫暖的手,和村口那棵老槐樹年復一年的葉綠葉黃。
她是一個典型的“留守兒童”。
在她還只有兩歲,剛剛學會含混不清地喊“爸爸、媽媽”時,那兩個她生命中最親密的稱謂,就變成了一年只在春節(jié)時才能見上一面的、模糊的影像。
她的父母,和村里大多數(shù)的年輕人一樣,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南下去了那座據(jù)說遍地是黃金的繁華都市打工。
從那以后,父母的存在,就漸漸演變成了一個每個月準時從郵局寄來的、鼓鼓的牛皮紙信封。
“小雅,快來看,你爸媽又寄錢回來了!”奶奶王阿婆每次從郵局取回那個信封,都會像捧著寶貝一樣,第一時間拿給孫女看。
小雅會湊過去,看著奶奶用顫抖的手,小心翼翼地拆開信封,從里面倒出一沓被仔細數(shù)過、帶著汗水和城市味道的鈔票。
奶奶會把大部分錢存起來,說是將來給小雅當嫁妝,只留下一小部分,作為祖孫倆這個月的開銷。
信封里,永遠只有錢。
沒有一張照片,沒有一句問候,更沒有一封哪怕只有寥寥數(shù)語的手寫信。
“奶奶,爸爸媽媽為什么不給我寫信呢?他們是不是不愛我了?”年幼的小雅,不止一次地這樣仰著頭,用稚嫩的聲音問奶奶。
每到這時,奶奶總是會把她緊緊地摟在懷里,用粗糙的臉頰蹭著她嫩滑的皮膚,一遍又一遍地解釋:“傻孩子,說啥胡話呢。你爸媽那是太忙了,在城里掙錢不容易,手停了嘴就停了,哪有時間寫信啊。他們把掙來的錢都寄回來了,這就是最愛你的證明啊?!?/p>
小雅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她知道奶奶說得有道理,但心里,卻總有一塊地方,是空落落的。她對父母的印象,就和那個牛皮紙信封一樣,具體、沉甸甸,卻又冰冷、缺乏溫度。
在那些沒有父母陪伴的日日夜夜里,奶奶,成了她世界的全部。是奶奶,在她生病時,背著她走十幾里山路去看醫(yī)生;是奶奶,在她受了委屈時,為她擦干眼淚,給她講大山里的故事;也是奶奶,用自己那日漸佝僂的脊背,為她撐起了一片雖然貧窮、但充滿了愛的天空。
02
看著孫女一天天長大,衣食住行、筆墨紙硯,樣樣都要花錢。光靠兒子兒媳寄回來的那點生活費,應付日常開銷已是捉襟見肘,王奶奶的心里,也開始發(fā)愁。
“不能總指望孩子們,他們在外頭也不容易?!边@位要強了一輩子的老人,決定靠自己的力氣,再為這個家出一份力。
于是,她也加入了村里那些留守老人的行列,開始撿破爛。
每天天不亮,當小雅還在睡夢中時,王奶奶就已經(jīng)背上一個巨大的蛇皮袋,拿著一個鐵火鉗,佝僂著背,消失在村子通往鎮(zhèn)上的那條蜿蜒的小路上了。
她像一個不知疲倦的工蟻,在鎮(zhèn)上的垃圾桶、廢品站、工地角落里,仔細地搜尋著每一個能換錢的塑料瓶、易拉罐和廢紙板。
夏天的烈日,把她的皮膚曬得黝黑,汗水浸透了她那身洗得發(fā)白的粗布衣衫;冬天的寒風,像刀子一樣刮在她臉上,將她的雙手凍得又紅又腫,布滿了裂口。
“王阿婆,都這么大年紀了,還這么拼命干啥呀?”鎮(zhèn)上的人,看著她那瘦小的身影,總會于心不忍地勸說。
“嗨,還能動彈,就給娃多掙個文具錢唄?!蓖跄棠炭偸菢泛呛堑鼗卮穑贿呎f,一邊用火鉗,精準地從垃圾堆里夾出一個被人丟棄的礦泉水瓶,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
她把這份辛苦,當成了一種甜蜜的寄托。每個月底,她都會將積攢了一個月的“戰(zhàn)利品”,拉到廢品收購站。
“王阿婆,這個月不錯啊,瓶子撿了三百多個,紙板也有二十多斤?!笔召徴镜睦习澹偸菚嘟o她算上幾毛錢。
“呵呵,還好,還好?!?/p>
王奶奶會把那張因為揉捏了太多次而變得皺巴巴的、十幾塊錢的鈔票,小心翼翼地撫平,然后揣進最貼身的口袋里。
這十幾塊錢,雖然不多,但對她來說,意義非凡。這意味著,下個學期,小雅可以換上一支嶄新的鋼筆,可以用上沒有折角的作文本。
每當她用這筆錢,為小雅買回學習用品時,看著孫女那開心的笑臉,王奶奶覺得,自己所有的辛苦,都煙消云散了。
03
這件事,還要從十二年前那個悶熱的夏天說起。那一年,小雅才剛剛上小學。
那天,王奶奶像往常一樣,背著蛇皮袋,在鎮(zhèn)子郊區(qū)的一個大型垃圾中轉(zhuǎn)站附近轉(zhuǎn)悠。那個中轉(zhuǎn)站,是她尋寶的“福地”,因為時常會有一些城里運來的、看起來還不錯的“好東西”。
就在一個堆滿了建筑垃圾的角落里,一個巨大的、黑漆漆的物件,吸引了她的注意。
她走近一看,心頭猛地一跳。
那……那竟然是一口棺材!
一口看起來嶄新、甚至還沒有上漆的柏木棺材。
棺木的用料極其厚重,木紋清晰,散發(fā)著一股淡淡的清香。
王奶奶雖然沒什么文化,但也知道,能用得起這種木料做棺材的,絕非普通人家。
“哎喲喂,這是誰家這么敗家,把這么好的東西扔在這兒了?”她圍著棺材,嘖嘖稱奇。
在農(nóng)村,棺材是極其重要的東西,代表著一個人最后的體面。
將一口嶄新的棺材丟棄在垃圾堆里,這簡直是聞所未聞的事情。
她壯著膽子,仔細地檢查了一下那口棺材。她發(fā)現(xiàn),棺材的邊角打磨得非常光滑,接口處嚴絲合縫,沒有任何瑕疵。
只是在棺蓋的一側(cè),有一道不甚明顯的、細長的劃痕。
“哦——”王奶奶心里一下子“明白”了。
她自言自語地分析起來:“我說呢!肯定是哪個手藝不精的木匠,給大戶人家做壽材的時候,不小心刮了這么一道。大戶人家最講究這個,覺得不吉利,晦氣,就讓木匠重新做,這口‘次品’,自然也就不要了。木匠自己留著也嫌不吉利,就偷偷拉到這兒給扔了?!?/p>
這個解釋,在她看來,合情合理。
一股無法抑制的念頭,在她心里升起。她的眼睛,死死地盯著那厚重的柏木板,心里的小算盤打得飛快:“哎喲,這可是上好的柏木啊,比給咱家小雅打家具的松木可強太多了!這么好的料子,我給它拉回去,找人拆了,當木材賣,怎么著也能賣個百八十塊錢吧?那可夠小雅多買多少本新書,多添多少件新衣裳了!”
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那點對棺材的敬畏和恐懼,瞬間就被拋到了九霄云外。
于是,這位身材瘦小、年過半百的老太太,憑借著一股驚人的毅力,硬是找來了一輛廢棄的板車,連拖帶拽地,趕在天黑之前,將這口沉重的柏木棺材,運回了自己家的院子。
為了不讓村里人看見,招來閑話和非議,她沒敢把棺材放在明面上。她趁著夜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這口棺材,一點一點地,挪進了自家那個用來存放紅薯和雜物的、陰暗潮濕的地窖里。
她想著,等過陣子,風聲過了,就找個機會,把它拆解成木板,賣個好價錢。
可日子一忙,加上心里也總覺得這事有點膈應,拆棺材的事,就這么一天天地被耽擱了下來。
這一耽擱,就是整整十二年。
04
十二年的時間,足以讓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丫頭,長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十四歲少女。
小雅,也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地窖里那口巨大的、黑漆漆的棺材,成了她童年記憶里一個模糊而又帶著一絲禁忌色彩的符號。
奶奶曾不止一次地警告過她,地窖里陰冷潮濕,不許她下去玩,更不許她靠近那個“不吉利”的黑箱子。
小雅很聽話,十二年來,她從未踏足過地窖半步。
直到今天。
這是一個周末的午后,陽光正好。小雅和村里幾個要好的小伙伴,正在院子里玩捉迷藏。
輪到小雅藏了,她看著院子里那些早已被大家藏膩了的角落,眼珠一轉(zhuǎn),一個大膽的念頭冒了出來。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們肯定想不到,我會藏在地窖里!”
她懷著一絲小小的、打破禁忌的興奮,悄悄地掀開了地窖那沉重的木板門。一股混雜著泥土和霉味的、陰冷的氣息,撲面而來。
她順著簡陋的石梯,一級一級地,小心翼翼地走了下去。
地窖里很黑,只有一絲微弱的光,從頭頂?shù)娜肟谔幫高M來。小雅的眼睛,慢慢適應了黑暗。
她看到了角落里堆放的、已經(jīng)有些干癟的紅薯,看到了墻角立著的舊農(nóng)具,也看到了,在整個地窖最深、最黑暗的那個角落里,靜臥著的那個龐然大物——那口黑漆漆的柏木棺材。
它比小雅記憶中的,還要巨大、還要黑。上面積了厚厚的一層灰塵,和幾張破敗的蜘蛛網(wǎng),像一頭蟄伏在黑暗中的、沉默的巨獸。
一股莫名的寒意,順著小雅的脊椎爬了上來。她有些害怕,但更多的是一種少年人特有的、對未知的好奇。
“不就是一個廢棄的木箱子嘛,有什么好怕的?!彼o自己壯著膽子,決定藏到棺材的后面去。那里,絕對是整個院子里最隱蔽的角落。
她踮起腳尖,一步一步地,朝著那個黑色的龐然大物,慢慢地靠近。地窖里,安靜得只能聽到她自己的心跳聲和呼吸聲。
就在她即將繞到棺材后面時,她的腳步,猛地頓住了。
她聽到了一個聲音。
一個極其微弱,但又無比清晰的聲音。
“咚?!?/p>
那聲音,沉悶而又突兀,像是有人用指關節(jié),在輕輕地敲擊著木板。
小雅瞬間屏住了呼吸,渾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她以為自己聽錯了,或許,是地窖頂上掉下來一塊土坷垃?
她側(cè)耳傾聽,地窖里又恢復了死一般的寂靜。
她松了口氣,覺得自己是神經(jīng)過敏了。她剛準備繼續(xù)移動腳步……
“咚……咚……”
那聲音,又響了起來!這一次,比剛才更清晰!而且,是兩下!那聲音的來源,毫無疑問,就是……就是她面前這口巨大的、黑漆漆的棺材的……內(nèi)部!
小雅的瞳孔,在瞬間收縮到了極致。一股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冰冷刺骨的恐懼,像一張巨大的網(wǎng),將她牢牢地罩住。她的心臟,仿佛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幾乎要停止跳動。
棺材里……棺材里有東西!而且,還在敲!
她張開嘴,卻發(fā)不出任何聲音,喉嚨里像是被塞了一團棉花。她再也顧不上什么捉迷藏了,腦子里只剩下了一個字——跑!
她轉(zhuǎn)過身,手腳并用地,連滾帶爬地沖上了石梯,用盡全身的力氣推開地窖門,帶著哭腔,歇斯底里地向著屋里的奶奶,發(fā)出了求救的尖叫:
“奶奶!奶奶!快來??!地窖里……地窖里的棺材……它……它在響!”
05
“什么?!”
正在屋里縫補衣服的王奶奶,聽到孫女那充滿了極致恐懼的尖叫,手里的針線“啪”地一下掉在了地上。她看著跌跌撞撞、面無人色地沖進屋里的小雅,連忙上前扶住她。
“我的乖乖,你這是怎么了?臉怎么白成這樣?做什么噩夢了?”
“不是噩夢!奶奶!是真的!”小雅上氣不接下氣,死死地抓著奶奶的胳膊,渾身都在發(fā)抖,“是……是地窖里的那口棺材!我剛才……我剛才下去,親耳聽見的!里面……里面有聲音!咚咚的,像……像有人在里面敲門!”
王奶奶的心,也“咯噔”一下,沉了下去。
她看著孫女那副絕對不像是撒謊的、驚魂未定的樣子,一股涼意,也從她的腳底板,直沖天靈蓋。
十二年前的那個下午,她將那口棺材拖回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幕。當時,她只想著那上好的木料能賣個好價錢,滿心都是對金錢的渴望,完全忽略了這件事背后那不合常理的詭異之處。
十二年來,這口棺材,就那么安安靜靜地躺在地窖里,她也漸漸地,快要把它給忘了??山裉欤趺磿趺磿蝗粋鞒雎曇魜??
“難道……難道那東西,真的不干凈?我……我這是把什么邪物給招回家里來了?”一個農(nóng)村老人最樸素的、對鬼神的敬畏之心,在這一刻被徹底激活。她也慌了,臉上布滿了恐懼和不安。
不行,不能自己嚇自己。萬一是……萬一是老鼠在里面做窩了呢?
“小雅,別怕,別怕,有奶奶在?!蓖跄棠虖娮麈?zhèn)定,她拍了拍孫女的后背,但她那微微顫抖的聲音,還是出賣了她內(nèi)心的恐懼,“走,奶奶……奶奶跟你一起,下去看看!我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敢在老婆子我的地盤上作祟!”
說著,她從墻角,抄起了一把平日里用來劈柴的、閃著寒光的斧頭,另一只手,則緊緊地牽住了小雅。
祖孫二人,懷著無比緊張和恐懼的心情,再次來到了地窖口。
王奶奶一手舉著一盞昏暗的馬燈,一手緊握著斧頭,走在前面。小雅則像一只受驚的小雞,死死地跟在奶奶身后,連大氣都不敢喘。
地窖里,依舊是那樣的陰冷、潮濕、寂靜。
她們一步一步地,朝著那個蟄伏在黑暗中的龐然大物,慢慢靠近。
“咚……咚……咚……”
就在這時,那清晰的、富有節(jié)奏的敲擊聲,又一次響了起來!這一次,祖孫二人都聽得真真切切!那聲音,沉悶、壓抑,充滿了某種難以言喻的、急切的意味,絕不可能是老鼠能發(fā)出來的!
王奶奶的臉色,也變得慘白。她停下腳步,將小雅護在身后,對著棺材,壯著膽子,大喝了一聲:“里面……里面到底是人是鬼?!再不出來,我……我可就一斧子劈下去了!”
她的聲音,在地窖里回蕩,顯得有些色厲內(nèi)荏。
而那敲擊聲,似乎是聽懂了她的威脅,竟然停了下來。
地窖里,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王奶奶咬了咬牙,她知道,今天不把這里面的東西弄個明白,祖孫倆以后,都別想再睡一個安穩(wěn)覺了。
“小雅,你站遠點!”她對孫女說。然后,她將馬燈放在地上,雙手握緊斧頭,一步一步地,走到了棺材前。
“嘿……呀!”
伴隨著她吃力的嘶喊,和一陣令人牙酸的“吱嘎”聲,那覆蓋了十二年塵埃的棺蓋,被她,一點一點地,緩緩地劈開了一道縫隙……
下一秒,當她看清了棺材里面的景象時,她整個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徹底僵在了原地。
“這……這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