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曾放話“一天內結束烏克蘭戰(zhàn)爭”,如今上任百日將至,為何和平協(xié)議遙遙無期?面對普京的強硬和澤連斯基的不妥協(xié),這位自詡“交易大師”的領導人,是否正陷入外交僵局的泥潭?
美媒《大西洋月刊》日前援引白宮高級官員的話稱,特朗普最近私下對高調外交努力毫無成果感到“十分憤怒”。這場大國博弈中,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特朗普的挫折感并非空穴來風。今年2月底,他與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在白宮會晤時竟當場吵作一團。特朗普當面指責澤連斯基“不尊重美國”“拿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賭博”,甚至直言“烏克蘭無權命令美國如何看待沖突”。
澤連斯基則堅持要求美國提供安全保障,強調“如果沒有安全保障,烏克蘭不會同意停火”。會談最終不歡而散,原定的聯(lián)合記者會被取消,連計劃中的礦產協(xié)議也未能簽署。
更讓特朗普惱火的是,澤連斯基離開白宮后立即與歐洲多國領導人通話,英、法、德等國紛紛表態(tài)支持烏克蘭,稱“烏克蘭并不孤單”,這無異于對特朗普的孤立策略一記重擊。
而對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特朗普的態(tài)度同樣經歷劇烈轉變。3月下旬,普京公開質疑澤連斯基領導力的可信度,暗示烏克蘭需要新政府,這番話徹底激怒了特朗普。
他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采訪時坦言“非常生氣”,甚至威脅對俄羅斯石油征收“二級關稅”——任何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都將被禁止在美國做生意。特朗普還公開批評普京“在玩火”,警告他“如果不是我,俄羅斯早就發(fā)生許多非常糟糕的事情”。
然而這些強硬言論并未帶來實質性突破,俄外長拉夫羅夫輕描淡寫回應稱“俄美對話仍在繼續(xù)”,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4月的局勢更加微妙。特朗普政府提出一項?;饏f(xié)議框架,要求烏克蘭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占領并放棄加入北約,但遭到澤連斯基堅決拒絕。
烏總統(tǒng)明確表示:“烏克蘭不會在法律上承認任何臨時被占領土屬于俄羅斯”,并援引特朗普第一屆任期內美國發(fā)布的“克里米亞宣言”作為回應。
與此同時,普京方面則堅持要求烏克蘭建立“過渡政府”后才考慮談判,雙方條件南轅北轍,讓特朗普的斡旋空間越來越小。
更讓特朗普尷尬的是,他寄予厚望的“礦產協(xié)議”也陷入僵局。3月底,他公開警告澤連斯基,如果退出稀土協(xié)議將會有“非常大的麻煩”。
然而美方提出的新協(xié)議草案被批為“敲詐勒索”——要求烏方將自然資源開發(fā)收益轉入美方控制的聯(lián)合基金,首先用于償還美國援助,還需支付每年4%的利息。
基輔美國大學校長謝列梅塔直言,這實際上把烏克蘭變成了美國的殖民地”。澤連斯基強硬回應稱,若協(xié)議威脅烏克蘭加入歐盟,他絕不會簽署。
盡管特朗普4月25日在社交媒體上宣稱雙方“非常接近”達成協(xié)議,但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同日坦言“預計本周末無法達成協(xié)議”。
這種前后矛盾的表態(tài),暴露了白宮內部的混亂與焦慮。歐洲官員則擔心,特朗普政府的“單方面協(xié)議草案”可能損害跨大西洋安全,并破壞6月底的北約峰會。
就連特朗普的盟友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也不得不承認:“美國、歐洲國家和其他盟友應立即舉行峰會”,暗示當前外交途徑已陷入困境。
特朗普的憤怒,源于他發(fā)現自己在兩個同樣固執(zhí)的領導人之間竟無計可施。普京堅持要烏克蘭更換領導層才肯認真談判,澤連斯基則誓死捍衛(wèi)領土主權,而歐洲盟友又在不斷支持烏克蘭抵抗壓力。
這場外交博弈中,特朗普“交易藝術”的光環(huán)正逐漸褪色,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挫折感和公開怒火。當“美國優(yōu)先”遇上“國家主權”,當“交易藝術”碰上“原則問題”,這位自詡的“調停者”終于發(fā)現,有些火氣,只能憋在自己肚子里,對此你們是怎么看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