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奢頂流”變“過氣網(wǎng)紅”?
8月15日,丹麥珠寶品牌PANDORA(潘多拉)最新財報發(fā)布的同時,扔出一枚“深水炸彈”:
原定今年在中國關閉50家門店的計劃,將直接翻倍——擴大到整整100家。
曾經(jīng)讓無數(shù)少女尖叫的“串珠頂流”潘多拉,如今燈牌熄滅,正悄悄打包撤離。
潘多拉猝不及防的戰(zhàn)略劇變,是應對市場寒冬的斷腕求生,還是暗藏轉(zhuǎn)型突圍的新棋局?
1982年,丹麥的Per Enevoldsen(簡稱P.E)和他的妻子Winnie,在哥本哈根開了一個珠寶零售店,店名是男主的名字Per Enevoldsen,主營手鏈和串飾。
他們就是從泰國進口少量的珠寶,轉(zhuǎn)手賣給丹麥人,賺點中間的差價。
時間一長,來回倒騰的次數(shù)多了,夫妻倆竟然打通了關稅申報和國際物流的所有“關卡”。
1984年,為把零售業(yè)務改成代理批發(fā),他倆就注冊了一個名叫PANDORA A/S的公司,由此,“PANDORA”這個珠寶品牌問世了。
誰也沒想到,找他們拿貨的人越來越多,很快,多條銷售渠道就被打通了。
之后,P.E夫妻倆的胃口越來越大,感覺幫別人賣貨不如給自己賣貨,那樣錢也會賺得多一點。
想到這,倆人果斷去了泰國,在那找了飾品設計師,還開了工廠。
盡管產(chǎn)品從頭到尾都是泰國貨,但他們對外說的依然是丹麥的PANDORA珠寶。
不久,P.E夫妻便成功打通了上下游,構建了集原料、物流和銷售于一體的閉環(huán)運營模式。
他們開始大量生產(chǎn)手鏈、戒指、項鏈、耳環(huán)和串珠等飾品,同時,邀請不同國家的買主前來選品和訂貨。
就這樣,潘多拉跟著買主的步子,一點點走向了全世界。
聲名鵲起的潘多拉,不僅給P.E夫婦帶來了巨大的財富,還成了資本的寵兒。
丹麥私募股權集團Axcel就非??粗嘏硕嗬⒃?008年,買走了潘多拉60%的股份。
在Axcel的包裝運作下,潘多拉搖身一變,成了國際品牌,并于2010年10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上市后,潘多拉的市值直接從原來的80億丹麥克朗,暴增到330億丹麥克朗。
一時間,潘多拉成了大家追捧的明星產(chǎn)品,近乎每秒的時間節(jié)點上,都會有一件珠寶完成銷售。
僅2011年,潘多拉就賣出去66.47億丹麥克朗的珠寶,比2010年的銷售額增長了42%。
任何產(chǎn)品都想擁有更大的市場,尤其是有14億人口的中國市場,潘多拉也絕對不會錯過。
不過,想拿下中國市場絕非易事,潘多拉就定了個三步走的方案:
第一步,2009年,潘多拉通過香港Oracle投資有限公司,進入中國香港市場。
第二步,2015年,香港Oracle投資有限公司到中國內(nèi)地,開拓潘多拉市場。
第三步,潘多拉收購香港Oracle投資有限公司的部分資產(chǎn),實現(xiàn)對潘多拉門店的管理。
因此,2015年,潘多拉正式進入中國內(nèi)地市場。
潘多拉剛來中國內(nèi)地時,中國地產(chǎn)還在黃金期,大大小小的購物商場隨處可見,它們都期望招攬具有吸引力的店家入駐,以保證人流量的充足。
但三、四線城市的商場,因為高凈值人群少,購買力跟不上,根本就請不起LV、寶格麗、卡地亞等大牌奢侈品。
這個時候,潘多拉看到了機會,它直接打著國際輕奢珠寶的旗號,大搖大擺地走進了商場,還占據(jù)了最顯眼的位置。
潘多拉扎根后,就深受女性喜愛,一波又一波的購買熱潮背后,是它一步步蹚出來的經(jīng)營策略。
首先,營銷點子多。
打著“一顆珠子承載一個故事”的旗號,鼓勵大家先買手鏈,再用結繩記事的方法,給手鏈配上喜歡的串珠。
請顧客當手鏈的設計師,并賦予手鏈獨一無二的意義,這激發(fā)了無數(shù)年輕人的創(chuàng)造欲和參與感。
其次,價格親民。
顧客只需600元左右,就能將國際品牌的手鏈拿下,加一顆串珠也不過200元左右,就算加10來顆串珠也才3000元。
用低價買到大牌的價值,對于一些小年輕來說,不僅劃算,還會刺激他們多次進店消費。
再次,迭代速度超快。
潘多拉拒絕審美疲勞,新品上線的頻率每年高達7次,目前就有700多種不同的款式。
顧客每次來店都會被種草,好奇心直接被拉滿,這種常來常新的體驗,有效增加了回購率。
最后,原料成本低。
潘多拉的原料,不是黃金和天然寶石,而是價格低廉的銀,但它很聰明,不稱重,而是每件飾品都明碼標價,這就讓它有了高達70%的毛利。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潘多拉2016年在中國的銷售額暴漲175%。
看到市場紅利后,潘多拉開始跑馬圈地,復制營銷手段,一口氣開了250家店。
2019年,中國消費者“剁手”潘多拉的金額高達19.7 億丹麥克朗,給它的全球總營收出了9%的力。
然而,在中國連漲4年后,潘多拉的好運氣似乎用完了。
2020年疫情爆發(fā)后,潘多拉遭遇重創(chuàng),被迫關閉了旗下八成的旗艦店。
在中國,潘多拉沒能延續(xù)2019年的輝煌,反而步入下行通道,增長勢頭戛然而止。
2020至2023年,潘多拉在中國市場遭遇“四連跌”,2024年銷售額更是銳減至4.16億丹麥克朗,簡直是2019年巔峰業(yè)績的“腰斬再腰斬”。
2025年潘多拉在中國的銷量也不樂觀。
第一季度只賣出9600萬丹麥克朗的產(chǎn)品,單看前兩季度的交易數(shù)據(jù),中國人的購買力,已經(jīng)從2019年的9%降到了1%。
潘多拉在中國越賣越吃力,不僅銷售額降了,門店數(shù)量也減到了180多家。
近年來,潘多拉為拉升業(yè)績,多管齊下,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
例如,錨定北京高端零售市場,落子太古里、王府中環(huán)等頂級商圈;邀請許光漢、宋祖兒、劉雨昕等年輕的明星代言;跨界開設潘多拉咖啡店等。
結果,高奢店面悄無聲息地換了主人,明星沒能帶來足夠多的話題量和購買力,咖啡店僅維持了一小段時間就關了,潘多拉的業(yè)績也未見起色。
從風靡到遇冷,潘多拉在中國的銷量為什么會上演“過山車”式的行情呢?
拋開外在的原因,潘多拉自身有幾個硬傷不得不提。
一是,設計不行,沒有突出品牌的標志性產(chǎn)品。
寶格麗有靈蛇,卡地亞有獵豹,香奈兒有雙C標志,施華洛世奇有天鵝,可潘多拉的幾百款飾品中,沒有一個能代表潘多拉。
戴潘多拉,就跟戴義烏的小飾品差不多,不僅凸顯不了身份,還顯得特別土。
二是,質(zhì)量不行,維護麻煩。
潘多拉的原材料大多是一些不值錢的銅銀合金、氧化鋯石、琺瑯等,剛買時很亮眼,戴一段時間,就會氧化發(fā)黑。
去門店維護,需提前預約,到店排隊等候;自己維護比較麻煩,處理不當就容易碎。
三是,不保值,沒有收藏價值。
疫情后,大家花錢越來越理性,都想買點能保值且有收藏價值的東西,以便將來能救急,或者賣個好價錢。
潘多拉在二手市場基本都是拆開了算,按每件10-30元回收,原來成千上萬買的大堆飾品,算下來也不過二三百塊,壓根就談不上保值和收藏價值。
目前,就整個飾品行業(yè)來說,分層比較明顯。
像寶格麗、香奈兒這種國際大牌珠寶,主打高奢和稀缺,既能彰顯身份,又有溢價空間,越走越小眾,很受高凈值人群的追捧;
像老鋪黃金這種逐步崛起的品牌,用料是黃金,設計聚焦國潮,能定做,既保值,又有文化韻味,應急收藏都行,是普通大眾爭相購買的對象;
像網(wǎng)上的一些小飾品,價格低、款式多,性價比高,喜歡就入手一堆,不喜歡了丟掉損失也不大,是很多小年輕的首選。
潘多拉在設計、用料、價格和保值上都沒有明顯的競爭力,夾到中間確實很尷尬,銷量必然受影響。
眼下,潘多拉關店可能是逼不得已的斷腕求生,未來要想突圍,或許轉(zhuǎn)型才是出路。
參考資料:
1.紅星新聞:《中國市場業(yè)績承壓,知名珠寶品牌潘多拉:至多關閉100家門店》
2.界面新聞:《潘多拉的秘密在這里》
3.環(huán)球網(wǎng):《知名公司突曝:國內(nèi)大規(guī)模裁員!曾紅極一時,將關閉100家門店》
4.新周刊:《想在中國賺3倍錢的潘多拉,還有姑娘愛買嗎?》
作者:牛玉英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