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美國投資家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年度股東大會上就曾發(fā)出警告,直言貿易不應被當作武器,這是他對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最直接的批評。
他強調,當75億人對某一政策不滿時,3億人的成就終將難以持久。巴菲特指出,關稅政策導致供應鏈成本上升、貿易壁壘增加,企業(yè)不得不重新評估生產布局和成本結構,這種不確定性直接影響了企業(yè)的盈利能力。他甚至用財政政策令人害怕來形容當前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之所以又說這么一個事情,主要原因是特朗普團隊現(xiàn)在知道厲害了。雖然很多國家與美國簽訂了所謂的關稅協(xié)議,實際上都是在拖美國。
特朗普的“美國優(yōu)先”貿易政策不僅針對韓國,而是全球性的。特朗普政府原本希望借助關稅武器迫使貿易伙伴屈服,卻反而導致盟友關系緊張甚至倒退。
根據(jù)2025年7月底達成的美韓貿易協(xié)議,美國將對韓國征收15%的關稅,而韓國則承諾向美國提供350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外加采購100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
表面上看是個“全面完整”的貿易協(xié)議,但魔鬼藏在細節(jié)里。韓國總統(tǒng)辦公室政策室長金容范坦言,汽車關稅是令人遺憾的部分,并強硬表示韓國不會向美國進一步開放大米和牛肉市場。更精彩的是,韓美兩國在那筆3500億美元基金如何運作上存在重大分歧,諒解備忘錄至今難產。
耶魯大學的報告顯示,美國平均有效關稅稅率已達18.3%,為1934年以來最高水平。專家分析認為,按這個趨勢發(fā)展下去,“世界會孤立美國”。歐盟正與英國、加拿大、印度和南非發(fā)展更緊密的貿易關系,加拿大在爭取東南亞市場,巴西與墨西哥也在加強合作。大家好像都在悄悄去美國化。
還記得2019年6月那個歷史性場面嗎?特朗普走過三八線,成為首位踏上朝鮮領土的美國在任總統(tǒng),他和金正恩在板門店握手言歡,談笑風生,朝中社更是把這次會面吹成了“超越歷史的世紀會面”。那時候,朝美關系緩和得像是蜜月期。
然而時過境遷,當年的甜蜜早已被現(xiàn)實的貿易利益之爭取代。今天韓國媒體傳出消息,金正恩的專列已經來華。這一次中國北京將熱鬧非凡。
當金正恩再次訪華推動中朝關系發(fā)展之際,韓國在對美貿易問題上的強硬姿態(tài)表明:即使是最親密的盟友,也會在利益受到損害時選擇背刺。特朗普或許真的應該感到心灰意冷。不是因為盟友的“背叛”,而是因為自己的貿易政策正讓美國逐漸失去朋友和國際影響力。
巴菲特說得對:我們應該與世界其他國家開展貿易。我們做我們最擅長的事,他們做他們最擅長的事。
在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若自詡優(yōu)越、同時卻疏遠全球其他國家,確實是個“重大錯誤”。美國所謂的優(yōu)先,本質就是搶奪,這種零和思維注定難以持久。未來的國際貿易格局,將取決于各國能否堅持多邊主義,共同維護公平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