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這個名字,最初源自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紅樓夢》中有一首關(guān)于巧姐的曲子《留余慶》,其中唱道:“留余慶,留余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
這講的是賈家敗落后,王熙鳳之女巧姐幸得劉姥姥搭救的故事,寓意著“積善之家,必有余慶”,行善積德會為后代留下福澤。 作者貓膩借用此意,奠定了故事的一部分基調(diào):主人公范閑能在動蕩時代中嶄露頭角,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母親葉輕眉曾經(jīng)“積得陰功”所遺留下的恩惠與人脈。
不僅如此,貓膩還為書名賦予了多層含義。 它既指慶幸多出來的生命(穿越重生),也指在“慶國”度過余生,甚至還可以解讀為“慶帝”的國度進(jìn)入了末期。 此外,還有一個浪漫的緣由:據(jù)說作者貓膩的妻子是黑龍江大慶人,他本人也曾在大慶生活,有“慶(大慶)度余年”之意。
范閑,作為故事的絕對核心,他的名字自然大有講究。 “范閑”音諧“犯嫌”,暗示了他在京都初登場時,因其私生子身份和莫測的深淺,著實是個“犯嫌”的存在,引得各方勢力警惕與忌憚。 慶帝賜予他表字“安之”,取“既來之,則安之”之意,既是期望,也是一種警告,希望他能安分守己。
他的前世名叫“范慎”,有“謹(jǐn)慎”之意,與他穿越前的悲慘遭遇相呼應(yīng)。 范閑的父親名叫“范建”,其名字讀音與“犯賤”高度相似,在劇中也沒少因此被調(diào)侃,靖王爺就常毫不客氣地稱他為“犯賤這個老匹夫”,為劇集增添了不少喜劇色彩。
范閑的弟弟則叫“范思轍”,其發(fā)音與國際知名奢侈品品牌“范思哲”(VERSACE)的中文譯名相近。 這個名字并非徒有其表,它巧妙地暗示了該角色后期對經(jīng)商理財展現(xiàn)出的濃厚興趣和驚人天賦,與“金錢”產(chǎn)生了有趣的關(guān)聯(lián)。
范閑的母親“葉輕眉”,這個名字則盡顯颯爽與霸氣。 字面意思是“看輕天下須眉”,體現(xiàn)了她作為穿越者所具有的超越時代的眼界、抱負(fù)與能力,以及她意圖打破舊有階級枷鎖、追求人人平等的宏大志向。
常年守護(hù)在葉輕眉身邊并陪伴范閑長大的神秘高手“五竹”,他的名字與“葉輕眉”連起來看,則構(gòu)成了“青梅竹馬”一詞,暗示了兩人之間深厚無比、超越尋常的情誼。 權(quán)傾朝野的監(jiān)察院院長“陳萍萍”,其名字則源于歷史人物,西漢開國功臣、著名謀士陳平,暗示了此角色足智多謀、善于籌劃的特質(zhì)。
慶國皇室的成員命名也頗具深意。太子“李承乾”的名字直接采用了唐太宗李世民長子李承乾的名字,歷史上這位太子命運多舛,其經(jīng)歷與劇中角色有某種程度的呼應(yīng)。 長公主名為“李云?!?,“云?!倍纸o人以高貴、睿智的印象,與其身份和工于心計的性格特征相符。 女主角“林婉兒”之名,則給人一種溫婉柔和的感覺,與她初登場時柔弱多病的形象相符,其名字意境也讓人聯(lián)想到《紅樓夢》中的林黛玉。
劇中許多配角的姓名來源更是豐富多彩,橫跨中外古今。 北齊圣“海棠朵朵”的名字,據(jù)說是作者貓膩結(jié)合了一位朋友網(wǎng)名“清香朵朵”和書評區(qū)書友ID“海棠依舊在”而創(chuàng)意融合的產(chǎn)物,充滿了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趣味。范閑的啟蒙老師“費介”,其名是“費解”的諧音,與他作為用毒大宗師、行事詭異令人難以捉摸的特點非常匹配。
北齊文學(xué)大宗師“莊墨韓”的名字,堪稱一座文化富礦,它是由“莊子”、“墨子”、“韓非子”這三位先秦思想巨擘的姓氏融合而成,彰顯其學(xué)識淵博、集百家之長的宗師地位。
二皇子手下兩位重要角色“謝必安”與“范無救”,他們的名字直接取材于中國民間傳說中“黑白無?!钡拿郑ò谉o常謝必安,黑無常范無咎/救),寓意二人形影不離,執(zhí)行任務(wù)時如同索命無常,為角色平添了幾分神秘和肅殺之氣。
角色“滕梓荊”在原著中本名“滕子京”,這個名字的出處非常明確:它源于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傳世名篇《岳陽樓記》開篇第一句,“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作者不僅化用了名字,更將故事背景巧妙地設(shè)定在了“慶歷”年間,讓熟悉歷史的讀者會心一笑。
北齊重要女性角色“司理理”,其名暗指北宋末年極具傳奇色彩的名妓“李師師”,暗示了她復(fù)雜的身世和曾淪落風(fēng)塵的經(jīng)歷。 另一位角色“肖恩”的名字,則充滿了“西學(xué)東漸”的味道。 其讀音來源于英文名“Shawn”,作者貓膩曾表示其靈感可能源自美國電影《勇闖奪命島》中由肖恩·康納利飾演的主角,該角色同樣經(jīng)歷了長期監(jiān)禁,這與劇中肖恩的遭遇有相似之處。
劇中甚至還有一位名字看似普通卻來頭不小的黃金配角,“王啟年”。 在網(wǎng)絡(luò)文學(xué)圈,“王啟年”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名字。 相傳這是一位真實存在的骨灰級網(wǎng)文讀者,他熱衷于向各大網(wǎng)文作者自薦,請求他們在作品中使用“王啟年”這個名字。
久而久之,“王啟年”成為了網(wǎng)文界一個著名的超級龍?zhí)?,在許多作品中都能見到其身影。 監(jiān)察院六處主辦“影子”,其名直指其工作性質(zhì),如影隨形、無處不在卻又難以捉摸,是秘密行動的化身。
范閑在澹州的管家“郭攸之”,其名取自諸葛亮《出師表》中“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一句,暗示其忠誠可靠的品質(zhì)。
《慶余年》中的詩歌文化同樣是其一大亮點,這些詩歌的運用極大地豐富了故事的文化底蘊和人物的魅力。 范閑初入京城,便在靖王府詩會上憑借杜甫的《登高》一舉成名,贏得了“萬里悲秋常作客”的名號,迅速在京都文人圈中站穩(wěn)腳跟,并結(jié)識了包括二皇子在內(nèi)的眾多重要人物。
在北齊使臣莊墨韓發(fā)難的宮廷宴會上,范閑更以“斗酒詩百篇”的豪邁姿態(tài),酣暢淋漓地吟誦出數(shù)百首來自華夏文明的千古名篇,如“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等,徹底奠定了其“詩仙”地位,這場文化盛宴也使他收獲了莊墨韓的敬佩與一車贈書。
詩歌甚至成為了范閑情感交流的利器。 面對北齊圣女海棠朵朵,他一句李清照的“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巧妙地嵌入了對方的名字,瞬間化解了殺意,為二人日后成為知己埋下伏筆。 而對于北齊女皇戰(zhàn)豆豆,范閑的《石頭記》(即《紅樓夢》)和《半閑齋詩集》是吸引她的開始,而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所展現(xiàn)的胸懷,則真正觸動了她。
這些詩歌不僅為范閑帶來了名望與愛情,更帶來了實打?qū)嵉恼钨Y本。 憑借詩名,他無需經(jīng)過科舉便直接被封為太學(xué)五品奉正,擔(dān)任會試的居中郎,后又獲封太常寺少卿等職。 通過主持科考,他成功選拔并培養(yǎng)了楊萬里、侯季常、史闡立、成佳林這四位對其忠心耿耿的門生,成為了他日后在朝中的重要班底。
就連慶國的文官之首舒蕪大學(xué)士,也因折服于其詩才,在多方面給予了范閑極大的支持。 最終,這些由詩歌文化帶來的影響力,如同他母親葉輕眉留下的“余慶”一般,構(gòu)成了范閑對抗強(qiáng)大敵人、追尋自身道路的堅實基礎(ch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