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費勁、上腹隱痛
以為只是普通的“胃不舒服”
一查竟是“賁門胃底癌”
幸運的是
在普外科陶緒雄主任團隊的努力下
一場耗時5小時的全胃切除、淋巴結清掃、食管空腸吻合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
成功拆除體內的“炸彈”
01.吃飯成難題
一查竟是賁門胃底癌
家住河源的李阿姨今年60歲,最近幾個月吃飯越來越費勁,不僅吞咽困難,上腹部還隱隱作痛。
在女兒的陪同下,她來到深圳恒生醫(yī)院檢查。一開始前往消化內科就診,本以為只是普通胃病,結果胃鏡和病理檢查結果讓她們大驚失色——竟然是賁門胃底癌(T3期)。
什么是賁門胃底癌
賁門是指食管和胃連接口的部位,我們俗稱叫胃口,它的作用是防止胃液反流。賁門部的癌變相對少見,早期可能沒有任何癥狀,所以不易發(fā)現(xiàn)。隨著癌癥腫瘤的慢慢變大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早期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胸疼、胸悶、不舒服,進食的時候出現(xiàn)哽咽的感覺,尤其是比較干燥的食物。
晚期賁門胃底癌可引起吞咽困難,體重減輕,同時可能出現(xiàn)唾液或食物反流、聲音嘶啞等,還有少數(shù)患者出現(xiàn)上消化道大出血、穿孔等并發(fā)癥。
賁門胃底癌危害大,早期預防是關鍵!目前發(fā)現(xiàn)賁門胃底癌最直接的檢查就是電子胃鏡。胃鏡檢查是食道、胃、十二指腸疾病常用、直接、精準的檢查方法,診斷可靠、安全性高。
02.高難度手術
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
確診后,李阿姨被轉入普外科。經過全面評估,陶緒雄主任團隊決定為她實施腹腔鏡下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空腸Roux-en-Y吻合,這是醫(yī)院首例該類高難度手術。
technology
四大關鍵步驟
① 全胃切除
胃通過肝胃韌帶、胃脾韌帶、胃結腸韌帶等多處與周圍器官相連,需逐一分離,才能完整切除。
② 淋巴結清掃
胃癌易發(fā)生淋巴結轉移,需徹底清掃周邊淋巴結,以防止復發(fā)胃癌復發(fā)。
③食管—空腸吻合
切除全胃后,須將食管與空腸重新吻合,重建消化通道。這一步難度極高,既要保證吻合牢固通暢,還要選擇血供良好的腸段,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
④空腸—空腸吻合
在重建消化道時,除了食管和空腸的吻合,還需要在空腸內建立一段“通道”,讓膽汁和胰液能順利進入消化道。
陶主任打了個比方:“每一步都猶如在毫米之間‘穿針引線’,容不得半點偏差。”
03.微創(chuàng)手術
小切口,大效果
相比傳統(tǒng)開腹手術需15—20厘米的切口,腹腔鏡手術僅需打5個5—10毫米的小孔,極大地減輕了患者術后的創(chuàng)傷和疼痛。
在高清腹腔鏡的清晰視野下,陶緒雄主任團隊嫻熟地完成全胃切除、大網膜切除和區(qū)域淋巴結清掃,確保病灶徹底清除。隨后順利完成食管—空腸吻合與空腸—空腸吻合重建。
整個手術過程操作精細,吻合口血供良好、無滲漏,出血不足100毫升,術后李阿姨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動,9—10天恢復正常飲食,恢復速度遠超傳統(tǒng)手術。
專家提醒:胃癌可防可治,健康習慣是關鍵
賁門胃底癌雖然少見,但胃癌整體在我國仍屬于高發(fā)惡性腫瘤。發(fā)生與飲食習慣、幽門螺桿菌感染、遺傳等密切相關。陶主任建議:
- 調整飲食:避免燙食,減少腌制、熏制及高鹽食物,多吃新鮮蔬果;
- 治療胃病:及時檢測和根除幽門螺桿菌,積極治療胃炎、胃潰瘍等;
- 定期胃鏡:40歲以上及有家族史人群應定期篩查,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
- 健康生活:戒煙限酒、作息規(guī)律,提升免疫力。
“胃癌不是一朝形成的,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健康生活,才是最好的預防?!碧罩魅螐娬{。
作者:品牌管理部 高大雁
編輯:品牌管理部 高大雁
審核:品牌管理部 王君玉
資料來源:深圳恒生醫(yī)院普外科
轉載請注明以上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