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發(fā)達之后,普通人和富二代們登上了同一個互聯(lián)網,我們從前沒見過的生活也緩緩拉開了它的帷幕。
前些年,萬柳書院的“小少爺”因為一條籃球變裝視頻爆火,被網友扒出;
視頻背景里一幅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畫竟然是齊白石的真跡,而視頻的定位萬柳書院,傳聞是北京二十多萬一平的頂級豪宅,均價過億。
而另一位網紅美食博主“玲子reiko”生一個孩子,直接將“玲子生了”這個詞條推上熱搜。
她自己出身豪門,丈夫是某市首富之子,這對夫妻的婚姻可謂是強強聯(lián)合,而他們的孩子也成為了眾多網友做夢投胎的“首選”。
在視頻記錄中,玲子23歲全款拿下保時捷,車牌號專門定制了生日數字同款;
24歲在寸土寸金的東京塔對面買下一座豪宅。
懷孕生子后更是盡顯富二代“實力”,今年年初剛剛在迪士尼酒店為女兒舉辦了百日宴,還邀請了玲娜貝兒和星黛露親臨現場互動。
看到這些有錢人習以為常的奢靡生活,很難有人忍得住不羨慕嫉妒吧?
因為這樣的對比實在太過于慘烈,當這個世界上有人從小錦衣玉食,走在父母鋪就的康莊大道上,每一步都有無數的人和資源來托舉;
而有的人卻出身平凡,在鋼筋水泥中掙扎,在出租屋里吃著白水青菜面條,思考下個月的房租和生活費該從哪來。
很多人因此而怨恨上天的不公,沒能讓自己投個好胎。
可看看那些出身富豪家庭的孩子們,卻從小比同齡人更早熟、更努力、更卷的時候,你對此又作何感想呢?
你沒有家財萬貫的父母、沒有大權在握的親戚朋友,而比你更努力的人的父母卻還是富二代、官二代,你又有什么理由不拼命呢?
努力的參照系
可能很多人都并不懂得努力的本質到底是什么。
它不是“被迫”、不是“攀比”、更不是“為了誰而負責”,努力只是你對于人生的一種選擇,僅此而已。
你去努力賺大錢是一種選擇、努力談戀愛是一種選擇、努力享受生活同樣也是一種選擇。朝哪個方向無所謂,關鍵在于你自己是否認可。
當你仰望那些真正有錢和成功的人,將他們當做一種參照系時,你的方向就已經出現了偏差。
因為他們的生活幾乎是你一輩子不可能達到的頂峰,你看他們不像看一座山,而是像看一朵云;山可以拼拼命爬上去,但云拼了命也爬不上去。
你努力的參照系,應該放在自己或者同水平的人身上。
記得當年學歷史的時候,提到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意義,有一條是這樣說的:
“艱苦卓絕的持久戰(zhàn)爭,為其他仍在進行反法西斯戰(zhàn)斗的國家提供了精神鼓舞和直接榜樣。”
正因為我們處于同等層次,所以當看到一樣出身的人通過努力改變了命運,那么其他人的努力動機和渴望水平也會顯著提升。
當你窺見富人生活的一角,感知到了你們之間生活的差異,最應該做的事就是從現在開始;
一點一點對你自己不滿的地方進行改變,而不是看著空中樓閣,再轉身唾棄自己唯一能夠安身的地方。
自我確認是核心
或許你也經歷過這樣的時刻,當感受到自己和他人之間的差距;
或者被他人直接點破這樣的差距并給予嘲諷和貶低時,我們就會出現憤怒和不甘以及之后想要改變的強烈欲望。
社會心理學家Cohen和Sherman認為,當一個人的核心身份被外界所質疑時;
反而會激發(fā)更強的自我確認動機,從而在短期內表現出更強的專注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正因如此,當你感知到自己和他人在資源上的差距時,可能會出現一個短暫的“自我確認”紅利期;
這個期間你所產生的驅動力會更強、目標感會更加明顯。
你會更加在意自己的價值,不由自主去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
但很多人僅僅止步于“嫉妒”與“暢想”這一層,根本沒有想到要利用這樣的驅動力去做一些什么東西來改變;
他們被自己的情緒左右,只愿意在“白日夢”中體會一夜暴富的快樂……
坦白來說,這其實正是你和他人之間的差距所產生的原因。
拓寬認知空間
曾看過一位網友分享:如果你連情緒都被有錢人的生活影響了,那才是最大的不幸。
你吃零食喝奶茶的時候不快樂嗎?刷手機的時候不快樂嗎?換季給自己添新衣服的時候不快樂嗎?
當你掉進了宏大的金錢世界,忽略掉自己的每個情緒,你的開心和快樂也有了對比。
可是快樂本來就是快樂啊,普通出租房的水和豪華酒店淋浴間的水沒有什么不同,陽光也很平等地照射在每一個人的身上。
你對這個世界的感知和有錢人完全一致,只有比較和極致的消費主義才會讓你焦慮不安。
這段話堪稱是“一針見血”,我們完全沒有必要被有錢人和自己之間的差距所影響,被情緒牽著鼻子走。
你應該努力的、拼命的方向根本就不是單純的賺錢,去享受有錢人享受的東西;而是去學習他們的認知形式,去靠近他們的思維方式。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認知帶寬”,就是我們的大腦在特定時間或者情境內用于處理信息的心理資源的總量;
它決定了我們能夠同時處理和認知多少信息量,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注意力、記憶力和決策能力。
首先,我們需要保持“全面性思維”,不僅僅去看事件本身的特質,而是要眼神其他的關聯(lián)性,例如:
領導生氣了——是我做錯了?還是對方趁此機會拿捏我、試探我,亦或是對某個信號的暗示和警醒?
其次,要習慣去追問本質,當你做一件事時,詢問自己“為什么”,而不是盲目跟風。
最后,要海納百川,當你聽到批判性的意見,先不要著急反駁,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ta是不是看到了什么我看不到的東西?
請記住,無論你成為什么樣的身份,擁有什么樣的資源,都會有相應的快樂和煩惱。不管處于什么樣的層次,你都不可能停下前進的腳步。
而此刻,你所擁有的夢想、目標、以及為此所付出的努力,就是未來提前吹響的勝利的號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