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日,波蘭總統(tǒng)卡羅爾·納夫羅茨基在紀念二戰(zhàn)爆發(fā)86周年的儀式上再次呼吁德國支付二戰(zhàn)賠款。
他說:“我們必須解決德國的賠償問題,作為波蘭總統(tǒng),我為了共同利益明確要求這樣做?!?/p>
納夫羅茨基還呼吁總理圖斯克的政府向德國施壓。
外交部長西科爾斯基回應稱,雖然波蘭在道義上有權獲得賠償,但“這個案子毫無希望”,但他表示支持總統(tǒng)的倡議。
早在2022年,波蘭議會下院就曾通過決議,要求德國為二戰(zhàn)時納粹入侵造成的損失賠償1.3萬億美元。
德國政府當時回應稱,相關戰(zhàn)爭賠償問題早已解決。德國時任總理朔爾茨還表示,如果波蘭向德國索要二戰(zhàn)賠款,德國有可能要求重劃德波邊界。
毫無疑問,納粹德國的侵略給波蘭人民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堪與日本侵略中華相提并論。但是,戰(zhàn)爭賠款也確實是一個復雜且極具爭議性的歷史話題,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
二戰(zhàn)結束后,1945年7-8月,美、英、蘇在波茨坦會議上商定了德國戰(zhàn)爭賠償的總體框架。會議決定,德國支付總計200億美元的賠償(以1938年美元價值計算,相當于2025年3.56萬億美元),其中50%歸蘇聯及其勢力范圍內的國家,另外50%由其他盟國分配。
波蘭屬于蘇聯勢力范圍,其賠償問題由蘇聯代表處理。它實際得到的賠償包括兩個部分——
一是實物,包括工業(yè)設備、鐵路、船舶等。波蘭從德國拆走了價值約5億美元(相當于今天89億美元)的工業(yè)設備。
二是領土,德國向波蘭割讓了10.4萬平方公里領土,約占戰(zhàn)前總領土的1/4。重點是其中包含了重要的工業(yè)區(qū),如西里西亞的煤礦和工廠等。
在任何一場戰(zhàn)爭中,侵略者的賠款永遠無法彌補被侵略者的傷痛。當年德國對波蘭的破壞是毀滅性的:18%的人口約600萬波蘭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約為500-600億美元(相當于現在8.5萬億美元)。
但是,蘇聯將其變成了附屬國,波蘭對外政策——包括賠償問題——均由蘇聯說了算。
蘇聯的目標是鞏固東德并使其成為歐洲的緩沖國,因此不希望東德因賠償問題而被過度削弱。
在蘇聯的操弄下,波蘭與東德1950年簽訂了《茲戈熱萊茨條約》,確認奧得-尼斯線為兩國的永久邊界,波蘭得到了領土的“間接賠償”,其他賠償則籠罩在黑幕之下,并不透明。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以赫魯曉夫為首的新領導層擔心過多的經濟賠償會導致東德政權不穩(wěn),要求波蘭“配合東歐陣營的整體戰(zhàn)略”,放棄對德國的賠償要求。
8月22日,波蘭人民共和國政府發(fā)表聲明,正式宣布放棄對德國的進一步戰(zhàn)爭賠償要求。
盡管波蘭民間和部分知識分子對此不滿,認為這是對波蘭利益的犧牲,但——你懂的——胳膊擰不過大腿。
波蘭放棄德國的賠償,真正的利益者是蘇聯,它以此強化了對波蘭的控制,鞏固了其在東歐的霸權。
東德雖然沒有賠償,其實和波蘭一樣,都是被蘇聯掠奪的命運;西德在1970年代與波蘭簽署正?;瘲l約后,通過經濟援助和文化交流表達了和解姿態(tài),但未支付大規(guī)?,F金賠償。
波德關系因此埋下了矛盾的種子。
冷戰(zhàn)結束后,波蘭國內對賠償問題的討論重新升溫。2017年,波蘭政府估算二戰(zhàn)損失高達1.3萬億美元(按現代美元價值),并于2022年正式向德國提出賠償要求。德國則回應稱賠償問題已通過1953年聲明等協議中解決了。
負責賠償其他國家的西德,問題就簡單多了。
1952年,西德與以色列及世界猶太人大會簽訂《盧森堡協定》,賠償8.5億美元(相當于現在125億美元)用于補償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
西德通過雙邊協議向西歐國家(如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支付了約2.5億美元(2025年約36億美元)。
法國則通過薩爾地區(qū)的資源和工業(yè)設備獲得了主要賠償,沒有大規(guī)?,F金。
除了對國家,還有大量給予個人的賠償。截至2005年,西德(及其繼承者統(tǒng)一后的德國)通過各種基金會向全球猶太受害者支付了約630億歐元(2022年約879億歐元,2025年約950億美元),用于賠償大屠殺幸存者、強迫勞動受害者等。
西德的賠償問題基本沒有留下歷史爭議。
從法理上看,波蘭并沒有理由再次提出賠償問題,即便他們想要索賠,對象也應該是蘇聯。
蘇聯雖然不存在了,其政治遺產基本都被俄羅斯繼承了,因此,波蘭最好找俄羅斯要賠償——當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那波蘭總統(tǒng)納夫羅茨基在明知二戰(zhàn)賠償不可能有結果的情況下,為何還大張旗鼓地提出這個問題呢?
無非出于兩個目的,一是拉選票,二是策應俄羅斯。
歐洲的極右翼,大多都是俄羅斯的支持者,至少價值觀相似,都是極端民粹。他們不希望看到歐盟成為抵抗俄羅斯的一塊鐵板。
納夫羅茨基打二戰(zhàn)賠償牌,不排除有在歐盟內部制造矛盾與分歧的意圖。
匈牙利的歐爾班、斯洛伐克的菲佐、塞爾維亞的武契奇、荷蘭的維爾德斯等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為烏克蘭最堅定的支持者,波蘭選出了這么一個總統(tǒng)確實令人感到惋惜,正如美國選出極端民粹的川普一樣。
所幸的是,波蘭并非總統(tǒng)制國家,其政體介于總統(tǒng)制與議會制之間,行政權屬于總理??偨y(tǒng)手里最有力的工具只是否決權,但如果行政機構不同意,還可以由法院來裁決。
因此,納夫羅茨基實際上無法阻撓波蘭對烏克蘭的支持與援助,最多只能增加一些障礙、拖延一點時間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