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汽車攜理想i8、理想MEGA及理想L系列車型亮相2025成都國際車展。相比車型,此次參展,理想汽車的核心亮點更加聚焦VLA(視覺-語言-行動)司機大模型的落地進展。
據(jù)理想汽車官方披露,其VLA模型自8月20日隨理想i8同步啟動用戶交付后,已實現(xiàn)全球首個基于VLA大模型的輔助駕駛功能落地,后續(xù)計劃于9月10日開啟全量推送。
對于VLA架構的技術邏輯,理想汽車自動駕駛研發(fā)高級副總裁郎咸朋解釋稱:“VLA分別代表視覺、語言和動作,與人類學習新知識、新能力的模式相同,具備學習藏在數(shù)據(jù)背后的邏輯推理能力,能夠像人一樣去思考、推理和解決問題,VLA架構也將帶來更強大的能力和體驗提升?!?/p>
從交付后的實際數(shù)據(jù)來看,VLA的市場反饋已初步顯現(xiàn)。截至8月29日,首批理想i8用戶中,單日最長VLA行駛里程超770公里,單次最長VLA行駛里程超420公里;輔助駕駛每日使用率較此前提升3倍,累計里程滲透率提升2.2倍,泊車每日使用率提升2.1倍。
據(jù)郎咸朋觀察,用戶對VLA的接受度主要源于“更擬人的繞行、更舒適的體驗和更驚喜的泊車”三大特點,而這些體驗的背后,是VLA四大核心能力的支撐。其中包括,推理能力可模擬人類語言與認知方式思考駕駛過程,規(guī)劃能力能生成接近人類駕駛習慣的繞行軌跡,記憶能力可存儲用戶駕駛偏好及商場、停車場、小區(qū)路線,迭代能力則結合世界模型中的強化學習實現(xiàn)性能快速優(yōu)化。
理想汽車預計,2026年同期,其VLA模型的MPI(平均無接管里程)將達到1000公里水平。
回顧理想汽車的智駕研發(fā)歷程,其自2021年啟動輔助駕駛全棧自研,已從規(guī)則算法主導的人工時代,跨越到以模仿學習與強化學習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時代。截至8月29日,理想汽車用戶輔助駕駛總里程已達49億公里,較2024年同期增加27億公里。自2024年端到端+VLM(視覺語言模型)功能開啟內測以來,其MPI在一年內實現(xiàn)超20倍性能提升。
目前,輔助駕駛已成為理想汽車用戶日常用車的重要功能,也被官方列為新用戶購車決策的關鍵影響因素之一。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VLA并非理想汽車的獨家技術方向。公開信息顯示,智駕方案供應商元戎啟行已進入VLA模型量產(chǎn)階段,技術主打防御性駕駛,涵蓋空間語義理解、異形障礙物識別等功能;奇瑞汽車計劃通過獵鷹智駕在獵鷹900車型上落地VLA模型;吉利汽車則以“千里浩瀚”智駕系統(tǒng)為基礎探索相關路徑。
此外,行業(yè)對VLA技術路徑的看法存在明顯分歧。例如華為明確表示不會采用VLA路徑,更傾向于WA(世界行為)模型;Momenta創(chuàng)始人曹旭東則認為,VLA對自動駕駛系統(tǒng)上限有一定提升,但不足以支撐規(guī)模化L4級別自動駕駛,強化學習才是更關鍵的技術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