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企業(yè)領(lǐng)銜出品的電影《南京照相館》暑期檔奪冠。此前,還在第二十屆中國長春電影節(jié)“金鹿獎”上獲最佳影片、最佳導(dǎo)演、最佳編劇三項大獎。
領(lǐng)獎時,申奧導(dǎo)演動情表示,感謝約翰·馬吉、喬治·費奇、明妮·魏特琳、約翰·拉貝等在1937年那場浩劫當(dāng)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國際友人。并說:“我想特別感謝一個人,就是書寫了《南京大屠殺》這本書的張純?nèi)缗?。我們很多的靈感,很多的素材都基于您一筆一畫的描繪?!?/p>
申奧導(dǎo)演感謝的這些名字背后,正是一段段不能忘記的真實歷史。
約翰·馬吉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jì)念館里,陳列著一臺16毫米攝影機,它的主人,正是美國傳教士約翰·馬吉。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約翰·馬吉用手中的攝影機秘密拍下了日軍屠城的血證,這也是留存至今有關(guān)南京大屠殺的唯一動態(tài)畫面。
1946年,遠(yuǎn)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zhàn)犯時,馬吉作為證人向法庭陳述了他在南京親歷的種種日軍暴行;1947年初,南京軍事法庭在審判谷壽夫等戰(zhàn)犯時,當(dāng)庭播放了馬吉的影片作為鐵證。
2002年10月,約翰·馬吉之子大衛(wèi)·馬吉將其父在南京大屠殺時拍攝的攝影機及17分鐘版影像的膠片捐贈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jì)念館。2005年,這臺攝影機和膠片被評定為抗戰(zhàn)類國家一級文物。
喬治·費奇
喬治·費奇,1883年1月出生于蘇州。1937年他留在南京,參與南京安全區(qū)的組建,并擔(dān)任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總干事。
他的故事,與約翰·馬吉息息相關(guān)。
1938年,為了向全世界揭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約翰·馬吉決定將膠片對外公布。他找到當(dāng)時擔(dān)任南京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總干事的喬治·費奇,將1至4號膠片盒委托給他。
1938年1月,費奇有機會離開南京。他冒著極大危險,將這些被侵華日軍嚴(yán)格禁止的膠片包好縫在了大衣里,躲過日軍盤查,成功將之帶離南京。
到上海后,費奇將膠片制作了4份拷貝。這4份拷貝在戰(zhàn)時曾經(jīng)被帶到美國、英國、日本和德國等地播放,在當(dāng)時的國際社會產(chǎn)生廣泛影響。
約翰·拉貝
約翰·馬吉、喬治·費奇的經(jīng)歷中,都有一個重要的地點——安全區(qū)。
1937年11月,國際救濟機構(gòu)“南京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成立,被推選為主席的正是德國西門子洋行的代理人約翰·拉貝。
1937年的南京城,寒意刺骨、罪惡彌漫,安全區(qū)成為求生者最后的一點希望。
安全區(qū)位于南京主城西北,占地3.86平方公里。界內(nèi)分設(shè)25個難民收容所,最多時共收容難民約25萬人。
20余位外籍人士和一大批勇敢的中國人,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為保護難民、阻止日軍暴行作出了巨大貢獻。
此外,拉貝還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日軍的暴行。由于回德國后受到納粹迫害,這本充滿血淚的日記一度在拉貝兒子住的閣樓里“躺了”幾十年。直到60年后的1997年才公布于世。
《拉貝日記》所記述的,都是拉貝的親歷親見親聞,非常具體、細(xì)致和真實,是對侵華日軍制造南京大屠殺的控訴,是對日本帝國主義所犯罪行的有力證詞。
明妮·魏特琳
電影《南京照相館》中,日軍大肆搜捕中國軍人、強奸女性時,一位外國女醫(yī)生挺身而出。她的身上,有一位偉大女性的影子:曾在南京大屠殺期間舍身保護上萬名中國婦孺、被人們稱為“活菩薩”的魏特琳女士。
明妮· 魏特琳,中國名華群。1919年秋,魏特琳受聘為金陵女子大學(xué)(以下簡稱金女大)教育系主任兼教務(wù)主任,并代理校長職務(wù)。南京大屠殺期間,她將校園設(shè)為難民營,保護了一萬多名婦女和兒童。
“現(xiàn)在幾乎每天都一樣,整天都聽到各種各樣我以前從未聽過的悲劇發(fā)生。一大早,神情驚恐的婦女、年輕的姑娘和孩子就潮水般涌了進來。我們只能讓她們進來,但沒有地方安置她們?!蔽禾亓赵谌沼浿袑懴碌倪@句話,成為1937年冬南京城最冰冷刺骨的注腳。
在南京期間,魏特琳保護了很多人,但面對侵華日軍慘無人道的暴行、無辜民眾慘不忍睹的尸體時,她仍為自己不能幫助所有中國人而反復(fù)自責(zé),以至引起精神創(chuàng)傷。
從1940年開始,魏特琳的日記中多次寫自己已筋疲力盡。1940年5月14日,魏特琳離開了南京回到美國接受心理醫(yī)生的治療,卻始終未能擺脫那段黑暗記憶的糾纏。一年后,自殺辭世,享年55歲。
她墓碑的正面,雕刻著金女大校舍的剖面圖,同時用蒼勁的隸書寫下四個漢字——“永生金陵”。
記住她的名字:張純?nèi)?/strong>
電影里沒有她的身影,但她的名字應(yīng)該被銘記——美籍華裔作家張純?nèi)纭?/p>
原籍江蘇淮安的她,是一位作家、歷史學(xué)者。1997年,她的《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問世,引發(fā)了全球關(guān)注,以“一個人的力量”向世界揭露了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
《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是第一本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的長篇英文著作,它通過引用大量中方、日方以及來自英美的第三方親歷者資料,首次讓美國乃至西方國家全面了解日本在南京犯下的罪行,影響巨大,前后再版15次,印數(shù)50萬冊。
此外,前文所述的《拉貝日記》《魏特琳日記》等有關(guān)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資料,也都是張純?nèi)缭趯憽赌暇┍┬校罕贿z忘的大屠殺》過程中研究挖掘出來,并首次公之于眾的。
2004年11月9日,張純?nèi)珉x開了這個世界。她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的執(zhí)著追尋,永遠(yuǎn)值得人們銘記,也永遠(yuǎn)激勵著后來的研究者們。
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這段歷史!
現(xiàn)代快報/現(xiàn)代+記者 鄭文靜 張文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