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落幕,印度強硬否決阿塞拜疆入會,中國宣布多項重磅新舉措。全球地緣板塊再度博弈,區(qū)域經濟與安全格局迎來新變量。聯合國發(fā)布2025年全球治理報告顯示,歐亞區(qū)域組織合作指數同比提升17%,背后暗流涌動。
印度立場引爆多邊擴員難題
剛剛結束的天津上合峰會,印度代表團的表現引人側目。面對阿塞拜疆申請成為正式成員,印度代表果斷亮出“否決權”,理由堅決:阿塞拜疆與巴基斯坦關系緊密,難以避免地牽動印巴多年積怨。公開否決不僅在現場引發(fā)廣泛關注,也讓全球媒體聚焦上合組織擴員機制的博弈底色。
2025年5月,印巴邊境局勢緊張,阿塞拜疆外交部公開聲援巴基斯坦,譴責印度軍事行動。印度國內多家貿易聯合會隨即發(fā)起抵制阿塞拜疆商品與旅游,雙方高層互動陷入僵局。此次峰會,印度代表團明確將雙邊矛盾帶入多邊場合,打破了以往“私下斡旋、公開和諧”的外事慣例。
阿塞拜疆總統(tǒng)
阿塞拜疆總統(tǒng)阿利耶夫此前多次表達加入上合的強烈意愿,期待借助多邊平臺強化地區(qū)話語權。峰會現場,阿塞拜疆代表也沒有掩飾失望情緒,強調“兄弟情誼比什么都重要”,對印度做法直言“不可理喻”。這一幕,成為2025年國際輿論場關注的高光瞬間。
新架構下的“伙伴”擴容與中方戰(zhàn)略定力
峰會期間,中國展現出極強的戰(zhàn)略定力與組織力。面對擴員分歧,中方沒有停滯于個別國家阻力,而是推動上合機制優(yōu)化,宣布將“觀察員國”與“對話伙伴”合并,設立統(tǒng)一的“上合組織伙伴”機制。老撾成為首批伙伴國,成員國總數擴展至27個,區(qū)域覆蓋面和合作層級再上新臺階。
老撾總統(tǒng)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閉幕講話中,提出“凝聚上合力量,完善全球治理”的五點倡議。五大核心理念分別為主權平等、國際法治、多邊主義、以人為本、行動導向,切中當前全球治理體系深層挑戰(zhàn)。聯合國秘書處也高度評價上合組織“機制創(chuàng)新與治理觀念升級”,認為這一輪機制重塑有助于消解成員間結構性矛盾。
從2022年至今,上合組織實現了連續(xù)三年擴員,年均貿易額增速達到12%。根據商務部2025年8月最新統(tǒng)計,中國對上合成員國累計投資已突破840億美元,未來五年還將新建10所“魯班工坊”,為區(qū)域青年提供1萬人次研修培訓機會。產業(yè)合作、人才培養(yǎng)、基礎設施協作多點開花,上合合作基礎日益堅實。
四大中心落地,全球治理中國方案
安全議題在本屆峰會成為焦點。阿塞拜疆的申請受阻,折射出地緣安全與經濟合作的復雜交錯。中方推動設立的“四大安全中心”——應對安全威脅與挑戰(zhàn)綜合中心、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中心、信息安全中心、禁毒中心——正式掛牌運行,為區(qū)域反恐、緝毒、信息管控搭建系統(tǒng)性平臺。
峰會當天通過24份成果文件,涉及安全、經濟、人文、機制建設等多個領域。上合開發(fā)銀行、100個“小而美”民生項目、專項獎學金擴容計劃等一系列具體措施,均受到了成員國高度關注。2025年上半年,上海合作組織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能源、數字經濟和綠色產業(yè)三大合作平臺,累計落地項目,推動區(qū)域經濟一體化邁出實質步伐。
安全合作步伐加快的同時,中方還發(fā)布“全球治理倡議”,成為繼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之后的又一重磅公共產品。2025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與聯合國成立80周年,倡議五大理念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高度契合。王毅在峰會上呼吁:“只有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才能為各國營造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維護共同利益?!?/p>
上合擴員與“一帶一路”深度對接
經濟數據展現出上合組織的強勁活力。2025年8月發(fā)布的國際區(qū)域經濟報告顯示,上合組織成員國經濟總量逼近30萬億美元,橫跨歐亞大陸,涵蓋全球近三分之一經濟規(guī)模。過去一年,中國與上合成員國雙邊貿易額增長突破5000億美元,拉動區(qū)域整體就業(yè)和產業(yè)升級。
老撾以“伙伴國”身份正式加入,標志著上合組織擴大合作邊界,更多中亞、東南亞國家通過多邊平臺獲得發(fā)展新動能。中國提出的多項新舉措,包括20億元人民幣無償援助、能源與數字經濟產業(yè)平臺建設,均通過具體項目落地,助推區(qū)域共贏。
阿塞拜疆雖因印度否決暫緩入會,但其作為“一帶一路”節(jié)點國家,正積極深化與上合各國經貿、能源、交通領域合作。專家分析,未來阿塞拜疆需在維護與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傳統(tǒng)盟友”友好關系的同時,平衡與印度、亞美尼亞等國的外交利益,才能為最終加入上合組織鋪平道路。
阿塞拜疆
多邊格局下的變與不變
天津峰會的圓滿閉幕,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印度的否決為上合組織擴員進程帶來新挑戰(zhàn),但并未改變組織持續(xù)壯大的趨勢。由最初6國發(fā)展到27國,區(qū)域組織影響力與日俱增。上合組織通過機制創(chuàng)新、項目落地、人才培養(yǎng)和安全協作,逐步打造歐亞多邊合作新樣板。
2025年8月,歐亞地區(qū)多項權威調查顯示,區(qū)域居民對上合組織經濟帶動、民生改善的滿意度達83.7%。隨著中國提出“多邊主義、合作共贏”的新主張,區(qū)域國家在安全、經濟、治理等領域的合作意愿持續(xù)提升。老撾、蒙古等新興經濟體的加入,正為上合組織注入新鮮血液。
安全與經濟并重的戰(zhàn)略布局,使上合組織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日益增強。面對區(qū)域分歧與外部壓力,成員國通過協商與共識機制,確保合作大船穩(wěn)步前行。隨著“一帶一路”倡議與上合平臺深度融合,未來歐亞大陸合作空間將更加廣闊。
參考資料:
上合組織天津峰會|王毅介紹上合組織天津峰會八大成果
2025-09-02 01:20·新華社
拆墻不筑墻、融合不脫鉤!上合組織經貿合作“含金量”不斷提升
2025-09-02 11:43·中國網
上合成世界最大區(qū)域組織 經濟總量近30萬億美元
2025-09-01 19:16·看看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