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甘肅省檔案館從民間征集到侵華日軍印制的一批中國西北地區(qū)的地圖,其中包括甘肅靖遠縣地圖。靖遠縣地圖為十萬分之一比例,由于年代久遠,紙質(zhì)已呈灰黃色,地圖外沿左上角標有“昭和十四年制版(中華民國十二年調(diào)查)同十四年十月發(fā)行”,左下角標注“陸地測量部參謀本部”;外沿右上角有“軍事秘密”等字樣。很明顯,這是日軍根據(jù)收集來的情報為侵華目的自印的,可以看出日本為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的準備是十分充分的。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靖遠遭到了日軍飛機的轟炸。我們很小的時候就聽到蘭州的老人們有這樣的說法:日本飛機轟炸蘭州時,“誤炸”了靖遠城。這種說法流傳很廣,而且,當時的人們也是這樣認為的,民國年間的詞人賈維漢在記述日機轟炸靖遠所填的《望海潮》詞也沿用此說,他在序中寫道:“己卯冬敵機誤襲靖遠,故填詞以告國人?!币虼?,我們對省館征集的這幅地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靖遠縣距蘭州很近,如果把當時的蘭州地圖與靖遠地圖相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靖遠縣城的地理環(huán)境酷似蘭州,都是建在川道上的城市,兩山夾峙,黃河流經(jīng)其間,而且城市規(guī)模都很小。這種地理環(huán)境的相似性在甘肅地區(qū)是僅有的。當時,日本飛機轟炸蘭州的航線,大半是由山西運城起飛,經(jīng)西蘭公路繞道華家?guī)X再到蘭州。這樣,日機轟炸蘭州時,靖遠首當其沖。日機飛臨靖遠上空時,經(jīng)飛行時間計算和軍事地圖核對,可能誤認靖遠為蘭州,投彈、掃射之后返航。這樣,靖遠這個不設防的小縣城,就屢遭轟炸。
然而,我們在翻閱了有關檔案史料后,卻有了不同的認識。據(jù)檔案材料記載,日機除了多次重復轟炸蘭州外,還對蘭州周邊的武威、定西、平?jīng)?、臨洮、天水,包括靖遠進行了空襲。由此可以認為,日機狂轟濫炸的目的,既是為了摧毀交通、機場、橋梁等設施,破壞通往前蘇聯(lián)的國際通道,同時也是一種威懾,迫使大后方人民屈服。檔案材料也表明,日機對靖遠空襲了十余次之多,如果頭幾次屬“誤炸”,那么連續(xù)“誤炸”的可能性就極小了。其實“誤炸”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日機對蘭州及其周邊城鎮(zhèn)實施了數(shù)番轟炸,給甘肅人民帶來空前的災難,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幅靖遠地圖提供了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的鐵證,無疑也是轟炸靖遠的見證。
甘肅省歷年遭受敵機空襲損害統(tǒng)計表
根據(jù)省檔案館的檔案記載,日軍飛機空襲靖遠共11次,出動飛機63架,投彈255枚,共造成3人死亡,31人受傷,233間房屋損毀。《靖遠縣志》也有類似的記載。在張尚瀛關于抗戰(zhàn)期間靖遠的防空與日軍轟炸靖遠的回憶錄,對日軍空襲靖遠所述甚詳,他的親見、親歷,恰好可以提供靖遠被炸的許多詳盡細節(jié)。(張尚瀛先生1938年至1939年期間,先后在靖遠甘肅防空第14隊任準尉文書和在國民黨靖遠縣黨部工作)據(jù)他回憶,日軍第一次對靖遠的轟炸是在1938年11月5日上午5時。日機7架經(jīng)過距縣城20華里的東灣鎮(zhèn),當時人們都在酣睡之中,有的聽到隆隆之聲,以為是汽車經(jīng)過,或者是輕微地震;有的驚起之后穿衣。忽然“轟隆”一聲巨響,頃刻之間,房倒屋塌,天地翻覆。全鎮(zhèn)雞飛狗叫,一片混亂。他當時在《靖遠日報》社聽到消息后,趕到現(xiàn)場,親眼看見一個姓楊的3歲女孩被炸塌的房屋壓死;38歲的農(nóng)民魏連改被塌下的房梁壓斷了腿。東灣鎮(zhèn)的西半街和南北兩邊的鋪房全被炸塌,街前街后有七個一丈見方的彈坑,有的其中還有鋒利的碎彈片,一百多名被炸得無家可歸的農(nóng)民,在挖掘著塌房的椽梁和雜物。農(nóng)民們只知道日本鬼子侵略中國,占了不少國土,但離靖遠還遠著呢,怎么會把炸彈投到這兒來呢?可炸彈殘片上有“昭和十三年制”的字樣。
第二次日機轟炸靖遠是在1939年2月12日,正值春節(jié)前夕,靖遠縣城的老百姓都在準備迎接新年。那天下午張尚瀛正在縣城南關與同學高志仁、張茂聊天,忽然聽到有隆隆的機聲由遠而近傳來。可以看見,在北方天空中有9架飛機,每3架擺成一個三角隊形,向南低飛而來,機翼上的大紅膏藥圖案清晰可見。因為縣城從未遭受過敵機空襲,并無警報發(fā)出,不少老百姓毫無防空常識,還站在屋頂上數(shù)飛機。飛機就在頭上,隆隆之聲震耳欲聾。高志仁嚇得掉頭慌忙向北跑,他和張茂拼命跑到一處屋后躲起來,只聽機槍掃射聲和炸彈爆炸聲,眼前塵土四起,磚瓦飛揚。待他倆清醒過來后,沿原路向北去尋找高志仁,走到肖家煙坊門前時,看見高志仁已被炸死在煙坊大門的東南墻角,遍體彈傷,血肉模糊,在他旁邊,就有一個一米見方的炸彈深坑。在肖家煙坊附近地母廟內(nèi)閑游的一名四十余歲的中年男子楊永興,因站在南墻下看飛機,被炸傷腹部身亡。這次空襲,日機投彈44枚,數(shù)十間民房被炸倒,觀望的老百姓不同程度地被炸傷。他遭遇的另一次空襲是1939年12月26日,那一天夜里有連續(xù)不斷的5批日機轟炸,因事先發(fā)出了警報,人們都鉆進了防空洞。在這次空襲中,城南山、城內(nèi)箭道廣場、黃河兩岸共投彈100多枚,91間民房被炸毀。老鄉(xiāng)們在城南山彈坑中撿到的炸彈鐵片就有數(shù)百斤之多。接著27日又發(fā)出防空警報,全城人絕大部分出去防空,縣城幾近空城。這天日機分4批沿黃河向蘭州低飛,他們趴在山崖下看得清清楚楚。忽然最后一架掉頭沿黃河而下,再轉(zhuǎn)向西,飛得如城墻一樣高,斜插機翼咆哮著在城內(nèi)投彈3枚,頃刻間塵土、煙霧籠罩了整個縣城。待警報解除后,他急忙奔向家中。他家隔壁后院落了一彈,繁華的西大街幾家商店和他家的3間鋪面、十多間住房全被夷為平地,連他植的一株棗樹,也被炸得肢體分離。外出前留下看門的小狗,雖未炸死,卻被震聾了耳朵,呆癡地蜷臥在殘磚堆旁。一夜之間,張尚瀛一家無家可歸,相顧而泣。
選自甘肅省檔案館編《晚清以來甘肅印象》
★來源:甘肅檔案
免責聲明:以上信息為廣告推廣,平臺已做初步審核,具體交易時請廣大網(wǎng)友自辨真?zhèn)危Wo好個人的財產(chǎn)安全,如發(fā)生財產(chǎn)損失與平臺本身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