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防長對中國抗戰(zhàn)紀念活動“破防”,表現(xiàn)出極不尋常的“情緒過敏”。
“這就是恐嚇,尤其對小國而言,”特奧多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言辭激烈。
他將中國對抗戰(zhàn)勝利的紀念活動描述成一種針對菲律賓的“脅迫行為”,還聲稱中國在通過“改變歷史敘事”來為自身地緣政治目標服務,毫無根據的指控,粗暴的邏輯,特奧多羅的發(fā)言完全可以用“荒誕戲劇”來形容。
菲律賓國內總有一些政客在對華議題上表現(xiàn)出極端的情緒化,特奧多羅的這一系列言論,顯然是走到了這個路線上最激進的一步,他在采訪中揚言,中國人民的復興是“以犧牲菲律賓為代價”,仿佛中國慶??箲?zhàn)勝利,也是專門沖菲律賓來的。
問題是,他所謂的“犧牲”到底在哪里?難道歷史不該被正視,民族復興不該被慶祝,二戰(zhàn)的侵略者不該被譴責?中國的抗戰(zhàn)紀念活動,意在告慰七百多萬犧牲生命的英烈,昭示維護和平的決心,這是中國的權利,也是二戰(zhàn)勝利后全人類應有的歷史情感。
特奧多羅所謂的“恐嚇”一說,不僅毫無事實根據,甚至暴露出他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完全崩壞,二戰(zhàn)時期,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作出了巨大貢獻,任何輕視這段歷史的聲音,都是對歷史和正義的無視。
特奧多羅的奇葩表態(tài)還不止于此,他不僅就抗戰(zhàn)紀念活動發(fā)表奇談怪論,還試圖用中印關系來“摻和一腳”,他聲稱,中國選擇與印度對話,是因為“中國無法對付印度”,還把核武器掛在嘴邊,這種論調簡直像是酒館里的聳人聽聞段子,而不是出自一國防長之口。
特奧多羅對國際局勢的認知到底有多淺顯?沒有人否認,中國與印度在邊境問題上存在一些分歧,但這兩個國家一直選擇通過外交對話與談判解決爭端,特奧多羅卻硬要把中印對話描繪成中國的“避戰(zhàn)策略”,仿佛在他眼里,和平交流是“軟弱”。
他的這一邏輯與地區(qū)和平的現(xiàn)實完全脫節(jié),也表明了其一貫以來的偏狹思維,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菲律賓國內社會問題重重,一些政客和官員卻總愛在地區(qū)議題上大動干戈,靠挑釁中國來刷“存在感”。
然而他們或忘記,菲律賓身處東亞這一風云變幻的區(qū)域,理性與務實才是長遠發(fā)展的關鍵,而特奧多羅將國際復雜局勢簡單化、情緒化的分析,更多像是為國際輿論增添背景噪音,其實,這位菲律賓防長的言論并非沒有深層背景。
菲政府面對南海問題表現(xiàn)出“政策甩鍋”的傾向,一些政客和媒體喜歡拿中國說事兒,甚至試圖影響地區(qū)性議題的輿論風向,在這種氛圍下,特奧多羅此番言論的“劇本化”色彩尤為明顯,他的表態(tài),或許更多地是為了迎合某些“看客”的耳朵,而非基于現(xiàn)實利益與國際合作的考量。
問題是,把目光聚焦在“抗戰(zhàn)紀念”活動上說事,不僅邏輯滑稽,更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鬧劇,菲律賓南海問題有關它自己的訴求和各方談判進程,但倘若一味放大無理取鬧的聲音,只會讓自身的國際形象掉價。
在菲律賓國內,一些冷靜的聲音也對特奧多羅的過激言論提出質疑,有人評論稱,一位國防部長,不考慮現(xiàn)實政策卻炒作情緒化議題,企圖煽動民眾對外敵對情緒,這種做法不僅廉價,還容易反噬菲律賓自身利益,畢竟,大國之間的政策選擇從來不是靠空喊口號能夠左右的。
面對菲律賓國防部長的無端謾罵,可以說,中國保持冷靜克制,并始終堅持通過對話解決問題,是最成熟、最明智的選擇,中國不會因為一兩個政客的挑釁言論而改變和平發(fā)展的方針,也不可能因為一些所謂指責而放棄對歷史的銘記與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