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 黃 松
整理 | 葛幫寧
| 編者按
2025年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儀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
自1984年以來,東風軍車7次接受祖國檢閱,全部以零失誤、零誤差、零故障、零事故圓滿通過。其中,東風猛士5次參加,特別是在今天的九三閱兵中,115輛東風猛士接受祖國檢閱,成為閱兵式上的明星軍車之一。
此次正式受閱的東風猛士有89輛,包括:25輛作為“整體成建制”戰(zhàn)旗(參數(shù)丨圖片)方隊1個;24輛參與“組成建制”方隊5個,分別是反無人機方隊、網(wǎng)絡空間作戰(zhàn)方隊、信息支援方隊、裝備保障方隊和后勤保障方隊;40輛引導20個地面輪式裝備方隊。
猛士917作為現(xiàn)場保障車,也駐守在閱兵一線。
如今大放異彩的東風猛士,最初是如何研制出來的?今日,幫寧工作室刊發(fā)東風公司原專務副總經理、產品總設計師黃松的口述歷史,還原24年前猛士的研制過程,以此致敬為強軍強國作出突出貢獻的汽車人。
本文節(jié)選自《東風》一書。該書由汽車商業(yè)評論雜志出品,葛幫寧撰寫,中國工人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時至今日,黃松依然清楚地記得,那個讓中國汽車行業(yè)都倍感榮耀的時刻。
2009年1月9日,在200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東風1.5噸級高機動性越野車(東風猛士)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中國汽車行業(yè)22年來第一次獲此殊榮。
作為東風猛士的總產品設計師,從2001年初總裝備部向相關單位發(fā)出研制高機動性越野軍車的競標通知,并提出明確要求技術指標要全面超越美國悍馬那個撼人心扉的時刻起,此后6年,經過概念樣車、初樣車、正樣車、部隊試驗四個研制階段,經過每個階段的三個節(jié)點評審,通過每個節(jié)點的多項具體內容——他最終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部隊研制總要求提出的各項目標,抵達他心中的目的地。
他是典型的“東風二代”,父親黃正夏是繼饒斌籌建二汽之后的廠長,在二汽遭遇停緩建之際挽救了二汽。盡管如此,黃松并沒有因此而被特別對待。
1947年,黃松出生在哈爾濱,7歲在長春上小學,9歲到北京三里河二小上四年級,初中就讀于北京三十五中,高中在北京一零一中學,1966年高中畢業(yè)時,已基本確定去哈軍工上大學,卻被文化大革命改變命運。
▲黃松近照
此后,他下過鄉(xiāng),當過兵,1975年復員后參加二汽建設,進入試車隊工作。同年8月被推薦進入武漢理工大學,3年后畢業(yè)回到二汽,先后主持EQ245、EQ140-2、EQ153、EQ145等車型研發(fā)工作。
黃松一直從事技術工作。1995年任技術中心主任,4年后調任東風公司專務副總經理、產品總設計師,并兼任二汽科技部部長。
九五期間,他主持集團主力輕中重型載貨汽車的升級與拓展和首批轎車的開發(fā)。十五和十一五期間任國防重點“輕型高機動越野車猛士和防護型突擊車CSK”型號總師。十二五期間為“輪轂電機戰(zhàn)術平臺”技術責任人,且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7年黃松退休,后被返聘為東風汽車公司顧問,繼續(xù)做軍品。繼猛士之后,他主導的東風輪轂電機越野車項目很快面世。
2017年6月27日,黃松在北京接受口述訪談,以下為其講述。
“遠看像悍馬,近看又不是”
從1999年開始,比較突出的事就是東風猛士。猛士實際上叫第三代高機動性越野汽車。國際上對軍車有嚴格界定,我們搞汽車或者軍車都講“代”,三代的意思是二戰(zhàn)后的分代。也就是打了三次大的戰(zhàn)爭,出現(xiàn)了三代車。
第一次是朝鮮戰(zhàn)爭,1950年代。主要用汽油,非獨立懸架,當時最著名的是美國吉普。第二次是越南戰(zhàn)爭,1970年代。用柴油,仍然是非獨立懸架。第三代是海灣戰(zhàn)爭,1990年代。以美國悍馬為代表的柴油機增壓,加獨立懸架。
2000年后世界各軍事強國都在發(fā)展這種車型,比如德國、俄羅斯、日本、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嚴格講,悍馬HMMER實際是民用車,軍用車是HMMWV(High Mobility Multi-purpose Wheeled Vehicle)。
簡單講,悍馬在海灣戰(zhàn)爭中嶄露頭角,中國軍方也高度關注,希望能研制出中國的悍馬。悍馬作戰(zhàn)技術指標非常高,當時除美國外,還沒有第二個國家研制。
▲黃松近照
那是1997年,有一天,當時任東風公司總經理的馬躍突然來找我。他說,軍委首長想讓東風公司開發(fā)中國的悍馬,我們能不能做?做的話要多少錢?
我說,這個車當然能開發(fā),但起碼得1.5個億才能搞下來。
馬躍說,那你到北京去和總參裝備部談吧。
我就帶著幾個人到總參裝備部接任務。當時總參裝備部部長是賀鵬飛,賀龍之子,清華大學機械系畢業(yè)。他說,我給你2500萬(元),再到國家計委軍工局爭取2000萬(元),給你4500萬(元)。
這已經相當不錯了。但當時遇到的主要問題是,我們沒有可裝車的發(fā)動機。再加上4500萬元與實際所需研發(fā)費用差距太大,這樣項目就沒有進入研制階段。
期間沈飛(沈陽飛機工業(yè)集團)想辦法搞出了一輛“悍馬”,裝的是康明斯四缸機,做出來后請國家領導人看過。但總裝部認為,還是應該讓做汽車的人來干。
▲2009年,40輛東風猛士首次作為引導車,出現(xiàn)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閱兵式上
1999年建國五十周年大慶,在天安門城樓的觀禮臺上,賀鵬飛對張小虞(中國機械工業(yè)聯(lián)合會原會長,2014年11月去世)說,你們能不能搞悍馬?
小虞會長非??隙ǖ卣f,我們一定能拿出這個車,而且有兩個百分之百的把握,一個是百分之百自主知識產權,一個是百分之百國產化。
2001年,總裝備部向有關單位發(fā)出研制高機動性越野車的競標通知,核心要求就是,新研制的高機動性越野車技術指標要全面超過美國悍馬。
每年春節(jié)前,東風公司都要組織召開老科協(xié)聯(lián)誼會,主要是些老專家。2001年苗圩是東風公司總經理。特別有意思,那邊在表演節(jié)目,這邊我就和苗總探討研制“中國悍馬”的問題。
苗總問,技術上有把握嗎?研制費用大概多少?我說,技術肯定沒問題,利用東風公司的設備制造,開發(fā)資金大約3個億。
苗總下決心要干。所以,要說東風猛士決策第一人,我認為應該是苗總,沒有他支持,或者他不點頭,這事也干不了。
幾次較量后,只剩下中國北方一大型軍工企業(yè)、天津一家企業(yè)和我們三家企業(yè)。2002年4月,最后一次較量在北京空軍招待所進行,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吉林工大和相關院校組成的軍方專家組對我們輪番提問。
最終,我的答辯得到全體專家認同,我們的標書獲得全票通過。2002年5月,總裝備部【2002】裝計字第647號文件批準新型高機動性越野軍車立項。8個月后,總裝科訂部與東風公司簽訂1.5噸級高機動性軍用越野汽車研制合同。
我們從2002年開始研制東風猛士,代號東風EQ2050軍用越野車,采用電控增壓柴油獨立懸架。
猛士這個名字得來也很有意思,那是2004年,總后勤部在北京展覽館舉辦軍用車輛展,期間我陪總裝備部副部長李安東中將和張思民中將來看車,我做完匯報后,李安東中將突然問我,這車叫什么名字?
我突然愣住了。這車在內部或者被叫作EQ2050,或者被稱為中國的悍馬,還真沒有名字。李安東部長說,大風起兮云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就叫“猛士”吧。
▲2015年,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105輛東風猛士接受檢閱
猛士總質量5噸,裝載重量1.75噸,牽引質量2噸,是一款適應現(xiàn)代戰(zhàn)爭需求的系列化、多用途、全新第三代高技術、高機動性戰(zhàn)術平臺。2001年總裝備部下達技術指標,要求以悍馬A2技術指標為基點,全面超越。難度相當大。
猛士外形上沒有模仿,甚至都沒有測繪過。設計之初也沒把握,但有個概念,就遠在邊境的將士而言,開一輛悍馬過來,那簡直是很了不得的事。因此,我們就希望設計的樣子,遠看似悍馬,近看又不是悍馬。
即使現(xiàn)在看,真正把悍馬和猛士放一起,兩者還是不一樣,但又有它的魂在。要說抄,我們真沒抄,因為沒有車身可仿制。好多東西是歪打正著,悍馬是全鋁車身,重量輕,而我們選擇的是鋼車身。為什么?進口鋁板沒辦法用。鋁車身掛不上,鋼板鋼車身沒問題。
突破且超越悍馬
猛士總體設計就是科技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xiàn)在戰(zhàn)術及高機動性兩個方面。這是我們首次實現(xiàn)軍車從運輸型到作戰(zhàn)平臺,原來的軍車屬于后勤,負責運輸炮彈和士兵,但不參加作戰(zhàn)。猛士實現(xiàn)系列化和模塊化設計后,就是一個戰(zhàn)術平臺,與火力結合起來可以打仗。
這里的技術關鍵就是高機動性,這也是對悍馬的突破和超越。第一個創(chuàng)新是動力創(chuàng)新,提高發(fā)動機怠速,加大噴油,使之提前。
跟悍馬做對比,發(fā)動機排量,猛士是4.5L,悍馬是6.5L,小30%,但發(fā)動機功率提高了25%,0~80公里加速時間提高20%,最高車速提高16%,限定工況油耗降低1/3。
在耐熱方面,猛士環(huán)境適應溫度能達到55度,而悍馬是46度。我們想盡辦法,用一種新技術,主要是流體動力學的研究成果,取得在動力經濟性、環(huán)境適應性方面的明顯優(yōu)勢,建立比悍馬更優(yōu)異的軍車動力技術體系。
▲2017年,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179輛東風猛士系列越野車接受檢閱
在轉向操縱系統(tǒng)的技術創(chuàng)新上,通過轉向梯形,研究提出加大轉向梯形底角來解決猛士高速轉彎甩尾問題。即用轉向梯形底角可以調整過多轉向或不足轉向量,這樣改動起來也方便。
悍馬在側向加速時還沒超過0.4g就會甩尾,但猛士解決了這個問題,側向加速度達到地面極限附著力0.8g,即使產生側滑也不甩尾。猛士高速轉彎明顯比悍馬穩(wěn)定。
最難的是初樣車階段,要嚴格考核,過得去才行,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就只好下架。我讓他們一輪一輪地攻,就像打山頭一樣,一波上去,還沒看到下來時,第二波再上去,還沒沖到頂,第三波再上去。百輛樣車累計跑了200多萬公里道路強化試驗。
作為軍車,按照要求,猛士開發(fā)工作分概念樣車、初樣車、正樣車、部隊試驗四個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又分為三個節(jié)點評審,而每個節(jié)點又由多項具體內容組成,每項內容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這樣,整體研發(fā)工作才能按照時間節(jié)點推進。
更具體而言,在概念樣車階段,按照軍方下達的指標完成設計,然后專家評審,通過后做出樣車。專家再對樣車進行評審,通過后進行試驗。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討論,經過修改設計,或者改進加工技術,最后形成技術生產路線。概念樣車要達到戰(zhàn)技指標性能要求,初樣車達到戰(zhàn)技指標可靠性要求,做出正樣車后,交給部隊做試驗。
2006年10月,猛士全部定型試驗完成,達到軍隊下達的各項技術指標。其承載能力、動力性、經濟性、保存性、環(huán)境適應性、安全性、平順性、舒適性、耐久性、高機動性、通過性等多項主要指標都優(yōu)于悍馬。尤其是軍用電控發(fā)動機、AT、PE材料防護開發(fā)成功,使猛士占據(jù)技術制高點。
同年12月12日,東風猛士系列定型,200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中國汽車行業(yè)22年來第一次獲得這種榮譽。
▲2019年,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115輛東風猛士接受檢閱
2007年我退休,后被返聘,繼續(xù)干軍品。后來做了防護型猛士。基本要求是以猛士底盤為基礎,有猛士的高機動性,能實現(xiàn)兵力機動、作戰(zhàn)生存、信息通訊和火力的統(tǒng)一,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并符合中國國情。
這時全世界都趨向于,軍車就得防彈防雷。平臺用猛士,但防不了彈,所以實際上是全新開發(fā)車型,發(fā)動機動力要增加1/3,猛士是150馬力,防護型猛士則要達到200馬力。
防護是核心。車體設計我們頂住壓力,選用承載式,桁架為骨架薄鋼殼,先進復合材料組合的多級防護輕型裝甲型車體,這在國際國內都是首次。其他還有些硬性規(guī)定,比如自重不能大于一定噸位,防護要提高到我軍裝甲標準。根據(jù)戰(zhàn)場要求,各個方位還有不同防護要求。
我從2011年開始接手這個項目,到現(xiàn)在已經6年,項目馬上就會面世。東風輪轂電機越野車項目。
防護型車身2016年獲得國家專利,這里面用了很多力學原理,比如怎么把它搞得最輕,而防彈能力又強,防彈玻璃還要配套。
▲2025年,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上,115輛東風猛士接受檢閱
技術難點是三電。輪轂電機是一個領域,根據(jù)美國公布的參數(shù),我們做對比。電機磁通走向不一樣,他們是徑向,我們是軸向??刂评砟钜膊灰粯樱膫€輪子,是控制它的轉距還是轉速,很多人以為是控制轉速,控制轉速就完了,車速都上不去。
清華大學一個團隊負責電池。電池問題解決了,電動車問題也就解決了,應該今年底或者明年初能做出來。電池不保密,材料都是自己研究,都有突破。
猛士防護型現(xiàn)在(2017年)已生產1200多輛,主要用于軍事援助和防恐,海外22個國家都在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