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家的筆道里藏著取過的法、學過的藝,還藏著走過的路、讀過的書。一筆一墨盡顯性情,一色一彩盡顯心境,甚至還流露著生活狀態(tài)、品味格調(diào)、精神面貌??礃菚苑嫉淖髌肪褪侨绱恕?/p>
樓曉芳能書、善畫,書法,她以行書、行草書,用功最勤,繪畫,她以花卉、山水,用情最濃。
一定是血脈之中天生流淌著藝術的基因,也一定因為真誠而純粹地喜歡藝術。在人生道路上,樓曉芳跌宕過、起伏過,也掙扎過、絢麗過、困惑過、暢然過,然而,書法、繪畫卻始終是她難以割舍的情素,讓她不能釋懷,仿佛那是她幸福的源泉、是她快樂的基點,也正是因為對書法、繪畫的一片真情,才讓樓曉芳在困惑之時,添墨理紙,排解心中壁壘;才讓她在絢麗之時,心里留點淡泊,寧靜而求遠;才讓她在人生起伏跌宕之時,安頓靈性,散去百感情緒,以淡泊的態(tài)度寫一份休憩的時光,以暢然的心境繪一份安寧的自處。
“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雖然這是描寫懷素寫草書的情景,但是,無疑,這也是一種狀態(tài)、一種情感,更是一種境界,如畫、如詩??礃菚苑紝懶袝懶胁輹嗍侨绱?。
看樓曉芳寫行書、寫行草書,雖然沒有懷素之醉態(tài),卻有自我之情感,那情感是涓涓細流,注入心田,溫潤性靈。
樓曉芳書法作品《大林寺桃花·白居易》《相思·王維》
看樓曉芳寫行書、寫行草書,可以看到舞蹈的曼妙、詞曲的韻律、詩歌的韻味,以及舞蹈、詞曲、詩歌不能到達的意蘊。
在樓曉芳的點畫之中,藏著她的人生閱歷,在樓曉芳的線條之中,藏著她的品格修為,在樓曉芳的章法布局之中,藏著她的生命狀態(tài)。如其人、如其人生。
縱覽樓曉芳的行書、行草書,可以看到,枯、濕、濃、淡、干,酣暢淋漓,縱橫恣肆,很灑脫、很老辣,又恰到好處。線條游走于縑素,輕與緩、急與遲、虛與實,或翩若驚鴻,或婉若游龍,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高古游絲。若細究其理,可以看到王鐸、傅山之質(zhì),如線條的婉轉(zhuǎn);可以看到“顛張醉素”之意,如線條的飄逸;可以看到張瑞圖、董其昌之姿,如線條的變幻……,而線條與點畫的交融所呈現(xiàn)的章法則有情、有景,那線條似若帶著浩渺之情愫、那筆法仿佛疊現(xiàn)著蒼茫之佳境、那章法又似若蘊含著無盡之意。
再看樓曉芳的字體,或縱橫恣肆、或神采飄舉、或俊逸灑脫,形態(tài)各有側(cè)重,各呈風采,卻又因勢利導。從中可以看到樓曉芳熔鑄了多種草書、多種行書的優(yōu)長,比如草書名家張旭的開合、比如行書名家董其昌的風神、比如“二王”的品質(zhì),雖無意為之,卻隨處可見,顯然,這得益于樓曉芳對傳統(tǒng)書法的錘煉與融合,也得益于她對書法藝術的靈思妙悟和獨特思辨。
乍一看樓曉芳的行書、行草書,某些字形好像有點夸張、某些布局也似若有點超出常理、某些筆法也仿佛從未見到,恍恍然,給觀者一種顛覆傳統(tǒng)、變革傳統(tǒng)之感,然而,事實卻非如此,那是深挖傳統(tǒng)的結果,那是廣收博約的升華。多年以來,樓曉芳竭力在傳統(tǒng)的共性之中,挖掘一種個性的書法形式,為此,她筆耕不輟,上下求索,不知疲倦,然后,基于積學厚養(yǎng),借助獨特的書法才情而賦予了傳統(tǒng)行書、傳統(tǒng)行草書一種獨特的形式美,又通過對書法的理解和妙用而賦予傳統(tǒng)行書、行草書一種視覺張力。
樓曉芳書法作品《金縷衣·杜秋娘》
也正因如此,外行常常總以為樓曉芳“叛經(jīng)離道”了,以為她“標新立異”了,卻給懂書法者、書法同行帶來一種“新不離古,亦古亦新”的驚奇。比如樓曉芳總是通過“以意寫形、以情寫形”的筆法寫行書、寫行草書,筆尖的提按總是隨著心意的變化而變化,有轉(zhuǎn)使、有勾挑、有歟側(cè),筆意豐富,連綿不絕,而千變?nèi)f化的筆法則自由生發(fā),充滿意趣。更為妙絕的是線條的穿插、呼應,如山水畫一樣云煙變幻、飛瀑流泉,觀之,情感飛動,品之,形質(zhì)俱生。顯然,這是心境的折射,更是人格、修為、藝術的結晶。
藝術需要激情,有激情才能寫的開心、畫的投入,藝術也需要動力,有動力才能寫出成績、畫出非凡,藝術更需要才情,沒有才情的藝術則是工藝、工匠,而充盈著才情的藝術才是生命的綻放、是靈魂的升華。
除了書法,對于繪畫,樓曉芳好像也有著無窮的動力、好像始終充滿激情。在樓曉芳的畫里,可以看到有別于他人的才情,那才情帶點無師自通的意味,還帶點“靈思渺悟”“脫其凡俗”的氣質(zhì)。
看樓曉芳的繪畫,讓人心生愉悅,想必,樓曉芳畫畫時,心情也是愉悅的。事實上,藝術的本質(zhì)就是為了給人以美的享受,而美則源于心靈,生發(fā)于筆觸。唯有“愛之心”,才有“情之切”,也才能在可觀、可感的平凡之中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墒牵傆泻芏喈嫾依淠谄椒采?、冷漠于大千世界,所以,很多畫家的作品也都像高級的外套,華貴,卻讓人生厭,而樓曉芳的繪畫則由內(nèi)而外地散發(fā)著有趣的靈魂,這因為她的花卉、她的山水都是大眾共有的情感體驗,這種共有的情感體驗對她而言,如同對一個饑餓的人一樣,讓她渴慕,觀者也在她那一幅幅山水、一幅幅花卉之中,心意連連,情滿意足。
樓曉芳的花卉枝葉紛披,扶疏交映,花卉、花葉、花枝,雖在楮素,“枝活葉動,莖瘦節(jié)疏”,仿佛臨風搖曳,參差掩冉。樓曉芳的花卉用筆、用墨,或潑、或?qū)?、或皴、或掃,色濃墨郁,恣肆老辣,應手隨意,造化出神。虬枝、老干、枯藤、嫩蕊,一切皆似,又都不似,一切皆不似,卻又極似,似與不似之間,不媚俗、不欺世,情滿枝葉,意滿花蕊,仿佛“舉首忽觀不是畫,低耳靜聽似有聲”。
樓曉芳的山水師造化,得心源,“搜盡奇峰打草稿”,也“籠天地于形內(nèi),挫萬物于筆端”。她能畫出北方山水的雄強,也能畫出南方山水的溫潤;她能畫出皴、擦、點、染的意境效果,也能畫出“景隨步步移”的真實體驗。具象,她可以畫出自然之美、眼中之美,意象,她可以畫出“荒荒油云,寥寥長風”。
樓曉芳書法作品《我愛君時君不惜 君惜我時我別離 茫茫世間和為貴 有情之日要珍惜》
書法、繪畫,從中,仿佛可以看到樓曉芳血脈憤張的激情,也仿佛可以看到她那“澄懷昧道,臥游暢神”的心性情感。
行文至此,不由感慨:“生活在喧囂浮躁的當代畫壇,每一個畫家都奔波忙碌,熙熙攘攘,或追名、或逐利,卻很難引起波瀾,唯有純粹之心才能獲得一份安寧,也唯有心境安寧才能筆墨于游心,丹青于抒懷,藝術也才能關照自己的內(nèi)心,溫潤他人的情感。”樓曉芳以淡泊之心行有為之事,以純粹之心篤定藝術,她的藝術也悄無聲息地契合著觀者的情感,讓人觀者遐想神游。也正因如此,樓曉芳的繪畫無需大張旗鼓地宣傳,也無需東奔西走地造勢,只需偶爾側(cè)露一點風神便很快給觀眾心田注入一絲溫暖,如一縷陽光,那陽光如在罅隙的樹林里、如在浮動的水面中,無意之間,瞥上一眼,卻很強烈。
(桑干)
作品欣賞
文章轉(zhuǎn)自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