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一部名為《瑪麗與麥克斯》的定格動畫
看哭了全世界無數(shù)的成年人,
在中國,超46萬人
在豆瓣上給它打出9.0的高分。
創(chuàng)作這部動畫的導演亞當·艾略特來自澳洲,
是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得主,
也是全世界唯一兩度榮獲動畫界最高獎項
“安納西水晶獎”的導演。
時隔15年后,他終于推出了自己的第二部動畫長片《蝸牛回憶錄》,
迄今為止一共收獲了超過70項的大獎及提名。
擁抱自己與他人的缺陷、接納生命的不完美是亞當·艾略特電影中持續(xù)的主題/《瑪麗與麥克斯》劇照
《蝸牛回憶錄》里,自卑孤獨的女孩格雷絲與患有阿爾茨海默的古怪老奶奶萍奇成為了最好的好友
艾略特創(chuàng)作的黏土角色
全都有著潦草、丑丑的外表,
像被命運的大手摔在了地上。
他探討的也都是“少兒不宜”的沉重話題:
校園霸凌,欺騙與背叛,
自閉癥、阿爾茨海默、圖雷特綜合癥……
導演希望通過自己的電影為這些“疾病”撕掉標簽。
而這種“粗拙”的動畫風格,
正源于導演本身的生理性震顫——
他從小就無法畫出平整的線條。
奧斯卡導演亞當·艾略特與他手繪的人物形象圖
亞當·艾略特在墨爾本的家中接受“一條”的采訪
定格動畫是一種極為耗時的動畫形式,
所有的角色、道具、場景都要手工制作,
并且需要逐幀拍攝。
為此,艾略特一度要靠領(lǐng)救濟金為生,
也曾反復和抑郁癥作斗爭。
8月,“一條”連線了艾略特,
他今年53歲,有很多出其不意的小幽默,
他收集日常生活里的氣味、聲音、顏色,奇怪的名字和笑話,
“只有睡覺,才能把我的想象力關(guān)掉。”
在AI席卷影視行業(yè)的當下,
他仍舊堅守這門“低效又笨拙”的古老藝術(shù),
因為黏土人偶身上留下的指印和小缺陷,
正是機器和算法無法復制的“人的溫度”。
編輯:韓嘉琪
責編:陳子文
封面圖為《蝸?;貞涗洝返呐湟粞輪TSarah Snook
從劇本到上映,《蝸?;貞涗洝酚脮r8年才完成
二十年前,當亞當·艾略特用手指一點點捏出《瑪麗與麥克斯》中的小女孩瑪麗時,他也許沒有想到,這個圓鼻子、雀斑臉、額頭上有著胎記的黏土小人,將會戳中全世界無數(shù)觀眾的內(nèi)心。
“我年輕的時候想成為任何人,除了我自己。”電影里的這句臺詞,也曾經(jīng)是導演自己真實的心聲。
來自澳洲的小女孩瑪麗,有一個酗酒的母親和孤僻的父親,因為臉上顯眼的胎記,在校園里她受盡欺負;居住在紐約的中年男人麥克斯,是一個自閉癥患者,只能靠打零工為生,每日宅在小公寓里,孤獨地吞下巧克力熱狗。兩個被世界拋棄的人,在信件里交換各自的秘密和傷痛,并成了彼此唯一的朋友。
麥克斯的原型是導演的筆友,因為社交障礙,他一輩子都在不停地求職、換工作
片尾,麥克斯用打字機緩緩敲下:“每個人的生命就像很長的人行道,有些很整潔,還有的像我一樣,滿是裂縫、香蕉皮和煙頭?!?/p>
電影里的麥克斯,原型是導演艾略特居住在紐約、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癥的筆友?!八莻€大塊頭,換過很多很多的工作,求職非常困難?!彼麄兊挠颜x持續(xù)到了“麥克斯”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們曾給彼此寫信長達28年。
而瑪麗,正是艾略特自己。小時候的他,也曾是一個靦腆、孤獨的小孩。六歲以前,他生活在澳大利亞人煙稀少的內(nèi)陸區(qū),廣闊荒蕪的沙漠,干旱炎熱的氣候,“荒涼、貧瘠,毫無趣味”。記憶里,童年的世界是土褐色的,這也成了他后來影片的基調(diào)。
孤獨的小女孩瑪麗,某種程度上正是導演自己
他的家里只有一臺黑白電視,能收到幾個臺,沒有電子游戲,唯一的伙伴是兩只鸚鵡。大部分時間里,他都會躲在自己的小屋里畫畫。陪伴他的,只有鉛筆和紙,紙是媽媽從肉鋪里帶回來的包肉的紙,彩色鉛筆是他圣誕節(jié)的禮物。他回憶,“也是那段時間,放飛了我的想象力。”
高中畢業(yè)后,艾略特被申請的大學拒之門外。好運氣似乎總是不同他站在一邊。他只好在墨爾本的周末市集擺攤,賣畫和手繪T恤為生,一賣就是五年。
1996年,25歲的他靠“候補名額”意外地踏入了電影學院,進修了一年的動畫專業(yè)。當他看到黏土做的眼淚從小丑臉頰滑落的一瞬間,他的鼻子一酸:“我的角色活了過來,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我好像在扮演上帝。”
年輕時候的艾略特,內(nèi)向、靦腆、害羞
畢業(yè)后,艾略特就一頭扎進墨爾本東南郊區(qū)的一間狹小的破舊倉庫里,用黏土搗騰他的動畫作品。每年夏天,是他最難熬的日子,倉庫里沒有空調(diào),40度的熱浪從門縫里鉆進去,艾略特只好穿著底褲工作,一邊還要手忙腳亂地“補救”因高溫融化的黏土小人。
但定格動畫極漫長的制作周期、難以商業(yè)化的特性,一度讓他的生活陷入困窘。2004年,獲得奧斯卡的前夕,這位32歲的男人正在排隊申領(lǐng)政府的救濟金,而且這是他第四次申請救濟金。
奧斯卡之后,他的人生卻沒有像爽文里那樣“開掛”。他拒絕了一系列來自好萊塢的高薪offer,他笑稱自己是個“自大狂”,因為“只愿意拍自己的電影”——工業(yè)化大的制作意味著要讓渡創(chuàng)作者的個性和話語權(quán)。更重要的是,他不想拋棄自己在澳洲的本土團隊,“大家就像家人一樣”,工作室里,喝醉了的動畫師會在黏土房子旁呼呼大睡。
2004年,導演憑借定格動畫短片《裸體哈維闖人生》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艾略特站在《蝸牛回憶錄》的故事板前
他依舊以緩慢的速度前進。從業(yè)近30年,他只拍攝過兩部長片,3部短片和兩部20分鐘左右的中長短片。新片《蝸?;貞涗洝窂膭”镜缴嫌秤昧?年時間,劇本就打磨了3年。
他每天清晨5點起床遛狗、吃早餐,7點開始工作,他永遠是第一個到達工作室的人。他事無巨細地“插手”每部片子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編劇、角色設(shè)計、造型、音樂創(chuàng)作、后期制作……《蝸牛回憶錄》開拍前,他親手畫了1500個故事板。
他和一支100多人的團隊日以繼夜地搭建這個故事宇宙:6000多只外貌迥異的小蝸牛,200多個黏土人偶,數(shù)千個黏土耳朵、眼球、鼻子和嘴巴,每個黏土小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身份證”。成員通過各種天馬行空的材料,給每一個“小角色”注入愛和生命。
《裸體哈維闖人生》的故事圍繞一個圖雷特綜合癥的男人展開
而艾略特所有的創(chuàng)作都圍繞自己與身邊人展開——腦癱的表弟、患有唇腭裂的同學、阿爾茨海默的奶奶、有囤積癖的父親。在他的作品里,主角們也許都是“上帝的殘次品”,但他們同樣值得被理解、被愛,值得擁有人之為人的尊嚴。
這也許是為什么,當我們在銀幕上與這些歪歪扭扭的黏土小人相遇時,每個人都能在其中看到曾經(jīng)破碎過的自己。就像有網(wǎng)友寫下的:“我們終其一生克服自己的障礙,成為一個接納自己的普通人?!眮啴敗ぐ蕴氐碾娪笆菍懡o普通人的贊歌:我們走進他人的生命,理解他人的遭遇和痛苦,也就是理解我們自己。
以下是亞當·艾略特的講述:
平安夜,格雷絲(左)為街頭流浪漢披上了小彩燈
我從來都不想寫那些光鮮亮麗的超級英雄的故事。我所有的角色都是“小人物”,他們格格不入,被邊緣,被誤解,時常感到孤獨。我感興趣的是每天我在生活里遇到的普通人——那些存在于我們家庭中、朋友圈里的人,又或是我們自己。
《蝸牛回憶錄》和我之前的作品一樣,都是源于我生活里遇到的真實的人。我想講的是一個我朋友的故事,她天生唇腭裂,小的時候做過很多次手術(shù),唇部留下了很深的疤痕。在學校里,她經(jīng)常被欺負、嘲笑,但長大后,她成了一名時尚設(shè)計師,變得自信、開朗。所以我很好奇,這么多年來,她發(fā)生了怎樣的轉(zhuǎn)變?我發(fā)現(xiàn)這一切都關(guān)于勇氣。
這就是格雷絲故事的核心。電影里,主角格雷絲是一個有著唇腭裂的女孩,在父親離世后,被迫與最親密的哥哥分別。為了緩解這種痛苦,她患上了嚴重的囤積癖,開始收藏一切和蝸牛有關(guān)的東西,把家里塞得滿滿當當。
我想找個能象征格雷絲人生經(jīng)歷的動物。我一開始想過甲殼蟲,小豬,鴨子和青蛙,然后我想到了蝸牛,你碰碰蝸牛的觸角,它就會縮回殼里,而格雷絲這輩子差不多就是這么干的,她總是從這個世界“縮回去”,她是個i人,非常害羞。
后來我發(fā)現(xiàn),蝸牛只能往前爬,不能向后退,這和哲學家克爾·凱郭爾的那句名言很好地呼應了:“生活只能倒著被理解,卻必須正著被經(jīng)歷。”這是一句很簡單的引言,卻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遵循的教誨: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是可以思考未來。我覺得當我死去的那天,這句話也會刻在我的墓碑上。
我把我的美學風格定義為“粗拙”(Chunky wonky)。我所有的角色都有點“歪瓜裂棗”的感覺,每個角色、場景和道具都有點不對稱。你看格雷絲的眼睛,完全長“錯”了地方,每個蝸牛的觸角也有點兒彎曲。
艾略特遺傳了外祖父的“手抖”(physiological tremor)
我有先天性震顫。我畫畫的時候手經(jīng)常抖得厲害,我畫不了直線,也畫不出完美的圓,有時候確實挺煩人的。年少的時候,我一度為此覺得尷尬。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我慢慢開始接納這個缺陷,我學會與它共存,我也不再視它為一種“殘疾”,這只是我身體的一部分。
這也成為我的美學和藝術(shù)風格,恰恰是我的缺陷成就了我的作品。我和團隊都努力避免讓影片顯得過于精致、完美。我們偏愛不完美之美。我很喜歡日本的金繕藝術(shù),因為它歌頌的是缺陷、不完美和錯誤。正如我們?nèi)祟?,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自己恨不得沒有的東西。
艾略特始終關(guān)注“霸凌”這一主題,他說,霸凌并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權(quán)力關(guān)系不對等的欺凌總是存在
有些人覺得我的電影很黑暗,而我覺得黑暗永遠是生活里的一部分。比如說霸凌,是全世界共通的現(xiàn)象,一個孩子想要在另一個孩子身上找到“權(quán)力感”。我想通過我的電影去展現(xiàn)霸凌給人帶來的沉重的傷害。
很多年前一位影評人對我說:“沒有黑暗,光明就沒有意義?!边@正是我一直想通過我的電影去表達的。如果生活只有100%的快樂,人也是會發(fā)瘋的。而那些那些飽受生活折磨、痛苦不堪的人,也總能在黑暗中瞥見一線希望的光。
1996年,我從電影學院畢業(yè)的時候,就有人告訴我定格動畫是一門瀕死的藝術(shù)。
我知道CGI(電腦生成圖像)動畫電影的浪潮正在卷土而來。當時剛開始出現(xiàn)像《玩具總動員》這樣CGI完成的片子,但是我很確定,我不想成為一個整天貓在電腦屏幕前的動畫制作者。
我喜歡動手,我愛那些實實在在、能摸得著的東西。我喜歡抓起一團黏土,在指間揉捏的感覺。親手做東西,會給我一種非常原始、非常人性的感覺。
如果有一天我失去了我的雙手,那可就太災難了。
我的電影里從來沒有CGI,沒有AI,也沒有3D打印。你在電影中看到的一切都是手工制作的,火焰是玻璃紙,眼淚是潤滑液,連天空都是手繪的。
每個角色的頭發(fā)都是一根一根植入的,身體里藏有多塊磁鐵
《蝸?;貞涗洝愤@部片子里,我們有專門的團隊負責道具制作,他們花了4個月的時間制作了數(shù)千個場景和道具。甚至有很多志愿者會幫我們一起做那種小的道具,比如蝸牛。
光是格雷絲的腦袋,就差不多需要6個雕塑師花一個月的時間去制作。她的帽子是橡膠做的,所以必須用磁力模壓的工藝,當我移動格雷絲的時候,你就能看到她的小瞳孔在動。帽子里還有磁鐵,她的頭發(fā)都是金屬絲,所以必須有人把一根根頭發(fā)粘上去。
僅僅制作這一個人偶就需要數(shù)百小時的工夫,而這樣的人偶我們一共有200個。
我們想讓觀眾相信這些角色是真實的,相信他們有靈魂,有心跳。這樣當不幸降臨到這些動畫角色的頭上時,我們才能感同身受。
定格動畫需要逐幀拍攝,一秒24幀
我們一共有7個動畫師,每天每人只能拍攝5秒的動畫,所以僅僅拍攝就花了8個月。我們也有一些節(jié)省時間、預算的方法。因為在定格動畫中走路是很困難的事兒,所以我們會讓角色們像《芝麻街》里的布偶那樣跳著走路。我們會用很多畫外音替代臺詞,因為讓角色動嘴唇非常耗時,一個“Hello”,角色的嘴唇就要動很多下。
我們的預算非常緊張,這部電影的成本大約為500萬美元,而一些美國的動畫電影要花費上億美元。所以我很驕傲我們能在如此低的預算下完成這部作品。
有時候我早上醒來會想:天吶,我做的事情可太累了,這些電影耗時太長、花費太多,我還需要幾百個人幫助我一起工作。我想要是有一天,我能當畫家、水管工或泥瓦匠,我的工作就要簡單得多了。
好消息是,如今定格動畫不僅沒有消亡,反而展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因為太多的電子虛擬產(chǎn)品,讓年輕一代也想要回歸具有實體觸感的事物,大家開始做面包、織毛線,做那些電腦和AI做不了的事。大家都渴望能親手觸碰真實的存在。
導演曾兩度獲得被譽為“動畫界奧斯卡”的安納西水晶獎(左)
我一直覺得拍電影就像懷孕,孕期超長,分娩過程極其痛苦,上映前,你提心吊膽:“這個世界會喜歡我的寶寶嗎?”可等寶寶一“離巢”,你就又想再懷一個了。
我喜歡聽人們對我的電影的反饋,無論他們是否喜歡,我都想知道電影是否與他們產(chǎn)生了共振。
《瑪麗與麥克斯》上映之后,很多自閉癥患者給我寄來可愛的信,說麥克斯真的和他們產(chǎn)生了共鳴,并在生活里給予他們力量?!段伵;貞涗洝飞嫌持?,也有很多人給我發(fā)郵件說,他們因為電影改變了一些曾經(jīng)的偏見。
我一直相信故事能夠成為一座橋梁,讓我們理解彼此,幫助彼此。敘事能力是人類獨有的珍貴天賦。
我還記得在電影學院的那一年,我的老師說,故事是永恒的核心。因為觀眾可以包容糟糕的動畫、生硬的表演、平庸的配樂,但絕不會原諒拙劣的故事。
好的敘事法則在于共情。當觀眾能與劇中人感同身受時,故事就擁有了直擊心靈的力量——這正是讓觀眾沉浸于故事世界的絕佳途徑,也正是我始終致力創(chuàng)作的電影類型。
當今的世界非常割裂,有很多戰(zhàn)爭,也有很多動蕩,但歸根結(jié)底,我們都是人類,都會經(jīng)歷高潮與低谷,也會遭遇順境和挫折。我們會犯錯,我們并不完美。說到底,我們不過都是在人生路上艱難前行,努力活出最好的自己。重要的是,我們要以最大的善意與他人共存。
我在努力讓我的電影成為滋養(yǎng)心靈的存在——我希望在當你需要慰藉的時候,能通過這些作品獲得一些情感的療愈。我希望它們能縈繞在你的心頭,揮之不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