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了一句殘忍又清醒的話:“我們家三代人攢下的錢,不是讓你去給別人家扶貧的。”
起因是父親勸獨子分手:兒子在北京搞金融,家境好,女友人好但家境差(單親有弟妹)。
父親冷靜的給兒子算了一筆賬:娶了她,等于我們全家給她家當“提款機”。貼補她家是無底洞,愛情終將敗給柴米油鹽。
兒子最終分手。
總有人說:只要人是對的,不管家境差距多大,都能幸福。如果人不對,再門當戶對也可能離婚。所以關鍵不是家境,而是人。
但現實往往是:很多人一輩子,也遇不到那個所謂的“對的人”。
所以,“門當戶對”反而更實際。
所謂的“門當戶對”,其實是兩種家庭模式、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能不能合得來。背景相似,摩擦就少,婚姻也更容易穩(wěn)定。
年輕時,很多人對這種老觀念不屑一顧??傻搅怂奈迨畾q,回頭看,反而越來越認同。
談戀愛時滿眼都是感情,哪會去想以后的柴米油鹽?父母站得遠、看得清,他們的提醒不是沒有道理。
婚姻從來不只是兩個人的事,它是兩個家庭的結合。沒有經濟基礎的感情,就像一盤散沙,風一吹就散了。
誰也不想結個婚,就把自己原本安穩(wěn)的家變成別人的“救濟站”或“辦事處”。
如果女方父母沒有退休金,兄弟也沒穩(wěn)定工作,婚后大概率會需要婆家?guī)鸵r——媽媽病了你能不管?弟弟孩子上學缺錢你能不看?這不是姑娘愿不愿意的事,是現實逼到眼前,沒得選。
所以,大多數家庭,不管男女,找對象時都希望對方家境好點——女孩家想找個依靠,男孩家不想被親家拖累。世界就是這么現實。
當然,也有人不認同這位父親,覺得他價值觀太功利。有網友就說:我不會一棒子打死所有這樣家庭的女孩。她有弟弟妹妹不是她的錯,也不代表她就一定是“扶弟魔”。
沒錯,你可以選擇去賭。
但大部分人,賭不起。賭輸了,可能半輩子受累。
所以說,婚姻這件事,還是門當戶對更穩(wěn)妥一點。
友友們,你們認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