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臺海局勢,就像一部情節(jié)跌宕起伏的大戲,各方勢力紛紛登場,把緊張氛圍拉滿。當下,臺海、南海、呂宋海峽局勢復雜,美國、菲律賓、臺灣地區(qū)當局紛紛出招,攪得地區(qū)不得安寧。美國向臺島售賣軍火,收了六千多億新臺幣,卻遲遲不交貨,島內(nèi)媒體都忍不住吐槽 “美國簡直是詐騙集團”。賴清德忙著會見美國議員,還承諾將軍事預算提高到 GDP 的 5%,可島內(nèi)民眾卻在擔憂,這么多錢花出去,臺海到底是更安全,還是更危險了?
據(jù)臺灣地區(qū)媒體爆料,美對臺軍售累計拖延交付的金額高達 215 億美元。不但交貨慢,武器質(zhì)量也讓人懷疑。臺灣地區(qū)網(wǎng)友直接諷刺:“美國連發(fā)霉的貨都敢給,以后給的怕不是過時的東西?” 其實美國這套軍售把戲早就不新鮮了,一邊喊著 “保護臺灣地區(qū)”,一邊拖拖拉拉、坐地起價,反正臺當局就像個隨時能提款的機器,“以武謀獨” 越瘋狂,美軍火商就賺得越開心,臺島的財政壓力也就越大。
與此同時,臺當局還要搞 “大罷免”“公投”,又要花掉幾十億新臺幣,結(jié)果就是社會更加撕裂,老百姓的福利減少,最后還是民眾買單。這哪是什么政治決策,分明就是拿全島人的命運給美國當賭注。在美臺軍事勾連不斷升級的同時,菲律賓也跳出來配合美國。這兩年,馬科斯政府把 “臺海有事論” 掛在嘴邊,好像真要搞什么 “美日菲聯(lián)防” 似的。臺當局的林佳龍跑去菲律賓,說是搞經(jīng)濟交流,實際上是在防務方面和菲律賓眉來眼去。
菲律賓軍方早就放開限制,允許臺官員和船只進港補給。蘇比克港和呂宋島上的美菲基地越來越多,這些基地離臺灣地區(qū)島也就一百來公里。如果真的發(fā)生沖突,美軍在這里部署武器、駐扎部隊,臺海的軍事平衡瞬間就會被打破。馬科斯還在印度公開表示,“臺灣地區(qū)有事,菲律賓不能置身事外”。美國的算盤打得很響,就是想讓菲律賓當 “前線代理人”,自己躲在后面,出錢出武器,卻不出兵。
美國的這種代理人戰(zhàn)略,在東亞已經(jīng)玩得很熟練了。把臺海、南海、釣魚島問題捆綁在一起,哪邊出事,中方就得去應對。美國人精明得很,自己不直接參與,讓盟友和 “代理人” 去試探中國的底線。菲律賓就是個典型例子,在仁愛礁鬧事、在黃巖島挑釁,涉臺言論也是越來越過分。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還真把自己當回事,說中國閱兵是在 “恐嚇菲律賓”,還拿印度說事,想挑撥離間,自吹自擂自己有多重要。
可實際上,在實力強大的中國面前,菲律賓根本排不上號。中國展示的鷹擊 17、長劍 2000、殲 20、殲 35 這些先進武器,哪輪得到菲律賓來 “操心”。真要動起手來,中國用不著出動航母,幾艘 055、052D 驅(qū)逐艦,再加上幾架殲 10 戰(zhàn)斗機,就能把菲律賓收拾得服服帖帖。要是美軍不插手,菲律賓根本撐不了幾天。特奧多羅這種親美反華的小丑,也就是在自家媒體上逞逞能罷了。
中國的底線非常明確:臺灣問題是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誰都不能碰。不管是南海仁愛礁、黃巖島的補給問題,還是臺海的政治、軍事勾結(jié),只要觸犯底線,必定要付出代價。中國對菲律賓的反制已經(jīng)開始。外交部和駐菲使館接連發(fā)布旅游、留學警示。對臺當局就更不用說了,暫停水果進口,臺當局的農(nóng)業(yè)立馬遭受損失,在大陸市場也混不下去了。經(jīng)濟反制精準有力,一招就能擊中要害。臺當局還天真地以為,靠著美國的武器就能 “以武謀獨”,還幻想著美國會為了臺灣地區(qū)打一場 “代理人沖突”。
可美國這些年軍售拖拖拉拉,給的武器也不是最先進的,都是些過時的庫存。軍售價格越來越高,臺灣地區(qū)防務預算占 GDP 的比例不斷上升,可島內(nèi)民調(diào)卻一路下滑。賴清德忙著討好美國議員,搞 “大罷免”“公投” 來轉(zhuǎn)移矛盾,卻讓臺灣地區(qū)社會的裂痕越來越大,民生問題堆積如山。民進黨當局把臺灣地區(qū)當成美國的提款機,最后受苦的還是臺灣地區(qū)的普通老百姓。美國軍火商賺得盆滿缽滿,留給臺灣地區(qū)社會的只有分裂和不安。事實擺在眼前,美國靠不住,“臺獨” 更是死路一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