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九三閱兵,我們的定位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主題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維護二戰(zhàn)后國際秩序。所以受眾也側(cè)重于抗戰(zhàn)老戰(zhàn)士、國際友人以及抗戰(zhàn)相關國家代表,日本作為侵略的一方,自然不在中方考慮的邀請名單當中。
(鳩山由紀夫)
2015年的時候,日本政府就曾主動宣布,首相和駐華大使等都不會參加當年的九三閱兵,理由是“擔心被歷史問題牽制”。然而,在此次的九三閱兵現(xiàn)場,卻出現(xiàn)了唯一一個日本人的身影,并且由王毅外長親自邀請,這個人就是日本的前首相鳩山由紀夫。
日前,日本媒體就報道稱,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已經(jīng)于2日當天飛往北京,參加中方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的閱兵儀式,其也將成為此次閱兵現(xiàn)場,唯一一位日本政客。
鳩山由紀夫之所以能收到中方邀請,是因為其對待歷史的態(tài)度,和日本大多數(shù)政客都不一樣,且對華態(tài)度也非常務實友好。
作為一名日本政客,他多次公開承認日本在二戰(zhàn)期間對中國及亞洲鄰國犯下的侵略罪行,并代表日本表示道歉,2013年,他還來華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當場獻花致歉,在韓國烈士紀念碑下,他也曾下跪懺悔。
就任期間,鳩山明確拒絕參拜供奉有二戰(zhàn)甲級戰(zhàn)犯的靖國神社,并直言其供奉的是“戰(zhàn)爭罪犯”。即便卸任后,他仍不斷呼吁日本政府和國民必須正視歷史,深刻反思戰(zhàn)爭責任,以實際行動維護和平。在今年舉行的日本戰(zhàn)敗80周年研討會上,他仍強調(diào)“若受害國未表明不再追究,日本需持續(xù)擔責,深刻反思侵略本質(zhì)”。
在政治理念和主張上,其也和多數(shù)日本領袖不同,他提倡“友愛”哲學,主張東亞共同體,甚至尋求擺脫對美國的過度依賴,追求更加獨立自主的外交策略。
并且鳩山的這一理念和態(tài)度,還是家族的一大傳統(tǒng),其家族四代都對華友好,曾祖父曾經(jīng)公正地處理了北洋水師長崎事件,祖父也反對侵略中國,父親則參與了中日友好條約。
因為上述立場,其在日本國內(nèi)被右翼斥為“賣國賊”,遭受嚴重的輿論攻擊甚至暗殺威脅,最終不得已退出政壇,甚至他兒子還與其進行了公開切割。
(鳩山由紀夫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對于鳩山由紀夫來講,其此次來華也可謂困難重重。
我們也知道,在中方宣布舉行九三閱兵活動后,日本政府就試圖進行阻撓破壞。他們通過駐外使領館等渠道,向歐亞國家稱中方活動“過度聚焦歷史、反日色彩濃重”,呼吁謹慎出席或不出席;一些日本主流媒體還把我國閱兵定性為是在“炫耀戰(zhàn)勝國的地位和軍力”,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同時還同步推動否認侵略歷史的敘事,企圖稀釋“反法西斯”的國際共識,削弱中國紀念活動的道義基礎。
在這樣的背景下,鳩山由紀夫上月底宣布訪華消息,隨即在日本國內(nèi)引起軒然大波。鳩山隸屬日本國民民主黨,該黨派魁首玉木雄一郎立刻就對其施加壓力,以所謂“出于國家利益”考量為由,要求鳩山取消訪華行程,并稱鳩山已經(jīng)“遭到了中方的利用”。
日本各路媒體更是評價稱“鳩山對華態(tài)度太過友好,甚至有奉承之意”,對于鳩山在歷史問題上的認錯態(tài)度,日方更是不滿,并將鳩山形容為是“麻煩的制造者”。一些媒體言辭更為激烈,夸大稱鳩山此次出訪可能犯罪,甚至是列入死刑的重大罪行。
就連他的大兒子,都在社交媒體上發(fā)文,請求他取消出席,認為鳩山作為日本的前首相,沒有必要飛去中國參加此類活動。
但是克服重重阻礙,鳩山還是來了,而中方這邊對于這位值得尊敬的客人,也是以禮相待。
站在中方的角度來看,邀請鳩山由紀夫先生出席活動,也存在特殊的戰(zhàn)略意義。
首先,這是對鳩山由紀夫堅守正確歷史觀的明確肯定與正向激勵。在日本政壇長期存在歷史修正主義傾向、部分政客回避甚至否認侵略歷史的背景下,鳩山先生始終堅定站在正視歷史的一邊。這種不隨波逐流的態(tài)度,與中方“銘記歷史是為了不讓悲劇重演”的理念高度契合。所以中方邀請他,就是要清晰傳遞一個信號:中國始終重視并認可那些愿意客觀理性看待歷史、真心為和平發(fā)聲的日本人士,他們的努力不會被忽視,反而會成為推動中日關系的“正能量”。
(閱兵現(xiàn)場)
其次,中方通過此舉也表明,中國并不排斥和日本交往,但交往的前提是日本社會必須對歷史有正確認識和深刻反思。這也是對日本政府近期一些不當行為的一種巧妙回應。
最后,鳩山先生的出席,也有助于在當前復雜的局勢下,為中日兩國民間友好交流保留一個渠道和希望,傳遞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積極信息。
總之,中方邀請鳩山由紀夫出席活動,不是簡單的外交姿態(tài),而是一次兼具歷史溫度與戰(zhàn)略智慧的安排。它既守住了正視歷史的底線,又展現(xiàn)了推動和平的誠意;既肯定了個體的積極作用,又為中日關系的未來預留了對話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