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花齊放的唐詩苑囿中,有這樣一位詩人:
他體形削瘦,通眉長爪,與李白齊名。
十七歲時,便憑借“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讓韓愈嘆服。
他以詭異冷峭的詩風,在唐朝詩壇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就是李賀。
李賀年少時就名動京城,與李益齊名。
公元810年,他參加科舉。
有人嫉妒李賀的才華,說他父親名字叫“李晉肅”,“晉”跟進士的“進”同音,這是“家諱”,不能參加進士考試。
很多人都表示支持。
而韓愈卻義憤填膺,寫了一篇《諱辨》。
他說:“如果父親名晉,兒子就不能考進士,那父親名仁,兒子就不能做人了嗎?”
雖然韓愈為其爭辯,但李賀還是被剝奪了考試資格。
這對他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可他卻斗志昂揚,寫下:“雄雞一唱天下白?!?/strong>
公元811年,李賀經(jīng)宗人推薦,擔任了奉禮郎。
但李賀心性孤高,不甘只做九品小官,經(jīng)常憂思哀嘆,不久就病倒了。
最后,他辭去官職,在去往洛陽的路上,悲凄地寫下《金銅仙人辭漢歌》。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strong>
在通往咸陽的古道上,只有枯萎的蘭草為銅人送別,如果天也有情的話,照樣也會衰老。
這句詩以奇?zhèn)サ南胂篌@動詩壇。
很多文人雅士以此為上聯(lián),來求下聯(lián),可惜沒有人能接出下一句。
直到唐朝滅亡宋朝建立后,才有一個酒鬼完美地對出下聯(lián)。
這個酒鬼就是石延年。
石延年,字曼卿,是宋朝文學家、書法家,他性情豪爽,飲酒過人。
他的好友劉潛也喜歡喝酒,兩人沒事就喜歡比酒量。
一天,他們看到一個新開業(yè)的王氏酒樓。
兩人走了進去,從早喝到晚,喝酒期間一言不發(fā)。
第二天,京都的人都傳說,有兩位酒仙,在王氏酒樓喝酒。
過了段時間,人們才知道這兩位酒仙是石延年和劉潛。
石延年不僅是個酒鬼,還是個酒怪。
他別出心裁地創(chuàng)造了很多奇怪的飲酒方式:
頭發(fā)凌亂,腳上帶著枷鎖喝酒,叫“囚飲”;在樹上喝酒,叫“巢飲”。
一次,他參加一個宴會,喝得酒酣意興。
有人提出以“天若有情天亦老”對下聯(lián)。
大家欣然同意,紛紛苦思冥想。
片刻后,很多人想出了下聯(lián),但沒有人對得特別精彩。
“曼卿,你也來試試?!?/p>
石延年聽后爽朗地笑了幾聲,說:“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常圓?!?/strong>
上天如果有情,那就會變老,月亮如果沒有遺憾,那就會一直圓滿。
這上下聯(lián)不僅聲律詞意對仗工整,而且意境深遠,堪稱千古絕對。
眾人都拍案叫絕。
司馬光在《溫公續(xù)詩話》中贊道:“李長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為奇絕無對。曼卿對‘月如無恨月常圓’,人以為勁敵?!?/strong>
直到現(xiàn)在, “天若有情天亦老”仍傳唱不衰。
1949年,毛主席聽聞人民解放軍占領(lǐng)南京,無比激動。
他引用李賀的詩詞寫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strong>
即便已過千年,李賀的詩詞還是不斷被人贊頌傳唱,這都離不開他的刻苦。
一次,李賀如尋常一般,騎著瘦馬,邊走邊思索。
一想到好句子,便拿紙條記錄下來,然后投進小錦囊里。
回到家中,他飯也來不及吃,將投進去的斷章零句整理出來,然后它們變成一首首令人叫好的詩作。
他的母親見狀,十分心疼,說:“看來你非要嘔出心吐出血,才肯罷休??!居然連飯都忘了吃?!?/p>
正是因為李賀在詩詞上刻苦鉆研,他的詩詞才會有經(jīng)久不衰的魅力。
胡適說:“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shù)人?!?/strong>
所有的成功都寫滿了刻苦和努力。
那些為目標流過汗水的日夜,凌晨夜里的堅持,都變成了一個個勛章。
它讓努力者有十足的底氣,走向未來。
漫漫遠路,終有回轉(zhuǎn);余味苦澀,終有回甘。
愿你勤勉努力,終達人生的高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