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海運經(jīng)紀)
今年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紀念先烈,勿忘歷史,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傳傳統(tǒng),不可忘記偉大領袖毛主席。
無數(shù)革命先烈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為了今天的和平和文明做出的最大犧牲,不可以忘記在黨和毛主席領導下走過的路和創(chuàng)造的歷史。因為那都是我們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根。
我的父親王學堯,在哈爾濱、在三棵樹、在密山,到處留下了他革命的足跡。
女兒王烈遺在東北烈士紀念館
父親王學是黨中央國務院2015年批準公布的600名抗日英烈之一。今年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祭奠我的父親及所有的抗日戰(zhàn)爭犧牲的先烈。
1936年10月13日午后1時23分鐘,在哈爾濱路徑設計廠北方14米地方一顆最惡的子彈,穿過爸爸的胸膛,如果上天有靈,我會在媽媽的肚子里大哭一聲,叫叫爸爸等一等,看我一眼再走!萬惡的日本鬼子不讓!
英雄的爸爸一腔熱血撒圈河,26歲的爸爸展短而輝煌的一生如同深海中的潛艇,無聲而有無窮的力量。
他的信仰、他的忠誠,他剛正不阿的品得品德是是女兒烈遺我一生的行動指南。
作者:王烈遺
王學堯之女,原北京市海淀區(qū)122中學(現(xiàn)海淀實驗中學)高級教師。
我的爺爺張耀庭
我的爺爺張耀庭,1911年3月30日生,1940年5月22日,在偽滿洲國間島省省會延吉縣犧牲,歿年30歲。
爺爺張耀庭
我爺爺?shù)臓敔?,也就是我的高祖張霖如?866~1933),字亦三,河北省安國縣人。清光緒二十三年拔貢,二十八年解元。民國五年至六年任青崗縣知事,六年至十年任拜泉縣知事,期間曾主持增修《拜泉縣志》。民國十年至十二年任龍江縣知事,卸任后寓居齊齊哈爾市。
我高祖博學多才,重史厚學,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生操守。后世讀他的文字,深感處在時代的變遷節(jié)點,一個北方邊陲的地方官員,努力恪守儒家道德規(guī)范所做的巨大努力。他的兒子張晫、張昉皆為鶴城文化大家。
高祖張霖如
在這樣的家庭里成長,爺爺自有士人之貴。那時正是日本人對東北的大肆鯨吞的時期,不做亡國奴,是刻在爺爺骨子里的堅定。我爺爺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青年時代考入哈爾濱東省特別區(qū)立許工工業(yè)高級學校機械科學習,與趙尚志同校。后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校(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前身)繼續(xù)學習土木工程專業(yè),期間投身于哈爾濱“保五路”學生運動,抵御日本在東北修筑滿蒙五條鐵路。從學校出來后,爺爺認識我奶奶,兩人結(jié)婚。1933年,有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我的大姑。
爺爺奶奶和大姑合影
爺爺生命中流淌的愛中華的血,是那樣的熱、那樣的紅,容不得一點點被玷污。抵御外侮,是他生命的全部。爺爺利用他所受的教育和殷實的家庭背景,在偽滿洲國謀到核心職位后,積極投身革命,開展地下抗日工作。1937年爺爺在偽五??h公署擔任土木股股長期間,1938年任職偽新京交通部航路司技佐期間,1939年在延吉偽間島省公署開拓廳建設科任河川股長期間,掩護黨內(nèi)同志往來關(guān)內(nèi)及蘇聯(lián),為我黨提供大量日偽軍事配備及偽滿洲國境內(nèi)河川橋梁工事建設等情報。
爺爺?shù)牡叵驴谷展ぷ鞅蝗毡咎貏詹煊X,秘密監(jiān)視他長達半年之久。1940年5月22日,爺爺在家中與北京來的地下黨傅良沉同志聯(lián)系工作時,日本人進行了合圍。爺爺和傅良沉二人知道逃不脫,為保全組織,在被日寇逮捕前兩人在家中共同自縊而死。(以上資料來源:東北烈士紀念館)
爺爺奶奶和孩子們合影
爺爺與我奶奶共生育四個孩子,爺爺犧牲的時候,我的小姑剛出生沒多久。爺爺犧牲后,奶奶帶著這四個孩子,走進了東北歷史上最動蕩、最黑暗的年代。用她非凡的毅力和決絕的勇氣,將這四個孩子一個一個培養(yǎng)成新中國需要的優(yōu)秀人才。
我的大姑,畢業(yè)于魯藝,是新中國的第一代音樂教育人才。我的二姑,畢業(yè)于大連理工學院,是六十年代的碩士女研究生。我的父親,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院,被喻為中國流行音樂的開拓者。我的小姑,不到20歲即從清華大學畢業(yè),投身中國核武研究。孩子們有這樣的成就,爺爺?shù)脑谔熘`,也必當欣慰不已。
大姑二姑小姑和父親小時候合影
時光荏苒,作為烈士的第三代,我也已近耳順。雖沒有了動輒流血犧牲的危險環(huán)境,更難體會虎狼四伏的擔驚受怕,但爺爺絕命時的勇氣,父親遇極大艱難時的沉忍,仍時時閃現(xiàn)。讓我經(jīng)常有更大的清醒,審視身上的物欲橫流;有更大的勇氣,與生存于世的壓迫抗爭;有更大的感動,體會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我想,這是烈士的遺志,在血脈中的提醒吧!
作者張寧
烈士張耀庭之孫,1967年生
導演 獨立制作人。1989年畢業(yè)原北京鋼鐵學院,1992年獨立執(zhí)導大型專題片《中國博士后》,獲科學人士好評,走上生命科學普及藝術(shù)化創(chuàng)作之路。30余年來,與科學精英媒體同道一起,不輟為生命美好做藝術(shù)見證,成就諸多權(quán)威健康欄目,至今仍活躍在激發(fā)生命科普新質(zhì)生產(chǎn)力的前沿。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