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雖然已經(jīng)過去四天,但到現(xiàn)在,相信每個人的心里仍滿是激動,尤其是在介紹東風-5C的那句“打擊范圍覆蓋全球”更是覺得咱們國家實在是太牛了。
無論是親臨現(xiàn)場還是通過電視手機觀看,大家都能感受到一種來自國家的莊嚴和力量,不過,閱兵場景仍歷歷在目的同時,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看臺上的人。
能坐上去的人,往往不僅僅是因為身份顯赫,更代表國家對其態(tài)度和認可,可在這場全國性的盛事中,一個細節(jié)格外明顯。
平時動不動就上熱搜的流量明星,幾乎一個都不見,很多人都會疑惑,為什么平常爭著搶著要曝光的他們,卻在這種時刻集體缺席?
上“觀禮臺”的人
在閱兵這樣的重大場合里,誰能站上觀禮臺,往往能代表國家和社會的認可,這次在觀禮臺上就看到很多在各個領(lǐng)域有真本事、能讓人心服口服的人。
先看體育界,姚明、馬龍、蘇炳添、陳夢、張雨霏、汪順、潘展樂等等,一個個都是頂尖運動員,他們能有今天的成績,靠的不是炒作,而是日復一日的訓練和汗水。
商界代表同樣搶眼,小米的雷軍、360的周鴻祎、美團的王興,他們代表的是中國新興產(chǎn)業(yè)的力量,從科技到互聯(lián)網(wǎng),他們用創(chuàng)新和實干,讓“中國制造”和“中國創(chuàng)造”走向更大的舞臺。
文藝界的嘉賓也值得一提,張凱麗除了是演員,還有很多身份——軍人、運動員、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全國政協(xié)委員等等,自然帶著濃厚的家國情懷。
甄子丹、杜江,雖然是演員,但因為多次在影視作品里演繹軍人、英雄,被公眾認可是有責任心的文藝工作者,張明敏是第一個登上大陸春晚的香港歌手,此次參加閱兵他還在現(xiàn)場唱起了《我的中國心》。
而在所有人中,最讓人敬佩的還是老兵,他們的胸口掛滿勛章,那些勛章背后是流血犧牲換來的榮譽,有的老兵甚至在重癥監(jiān)護室里堅持看完閱兵,才放心離開人世。
這樣的故事讓人心里發(fā)酸,除了老兵,還有科研人員、勞動模范,他們可能沒有明星光環(huán),但他們的付出,是國家真正的底氣。他們才是真正的“頂流”,值得被社會尊重和追隨。
那么,為什么那些流量明星卻沒有收到邀請函呢?
閱兵場上的熱血與“隱身”的明星
其實,原因很清楚,并不是他們沒機會,而是自身不夠資格,演員陳創(chuàng)就說過,現(xiàn)在的娛樂圈門檻越來越低,好像只要會幾句臺詞就能演戲。
事實也是如此,很多所謂的頂流明星,主要靠資本和粉絲捧起來,缺乏真正的文化底子和專業(yè)能力,央視也曾點名批評,一些主演對角色一問三不知,連常識都掌握不好。
更嚴重的是他們對工作的態(tài)度,陳創(chuàng)就爆料,有些流量演員連臺詞都懶得背,直接用替身,甚至有人面對鏡頭喊“123456”,后期再靠配音補救。
這種不敬業(yè)的行為,與老一輩藝術(shù)家的認真形成強烈對比,游本昌“半生磨一劍”的濟公,非常重視劇本質(zhì)量,李雪健帶病堅持拍戲,敬業(yè)精神震撼業(yè)界。
成龍以高危動作戲、全身傷病等詮釋對演藝事業(yè)的極致熱愛,六小齡童“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猴戲世家傳承, 為了一個鏡頭或一個動作的完美,可以反復練習數(shù)十次甚至上百次。
豫劇大師常香玉對“戲比天大”的身體力行以及“藝無止境”的追求,陳道明從不炒作,保持平常心,還有很多很多老藝術(shù)家對藝術(shù)的熱愛,這些人不僅展現(xiàn)個人品德,更成為對抗娛樂圈浮躁風氣的"定海神針"。
而今天的流量明星,靠粉絲追捧能紅一時,但在國家重大場合里,他們根本不會被考慮,因為這種場合需要的是代表國家形象的正面人物,而不是靠話題和炒作走紅的人。
對比之下,不免讓人心里發(fā)問: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偶像?
社會到底該追什么樣的星
演員馮遠征說過一句很實在的話:能走得長遠的,是實力和文化素養(yǎng),而不是短暫的流量,資本當然能把一個人捧紅,但虛火終究燒不長。
風頭過后,留下來的,還是看真本事,近幾年官方媒體也不斷提醒公眾:明星不能只顧圈錢,更要有擔當和價值。
早在2017年,《人民日報》就發(fā)文:“流量明星切勿成流星”,央視也多次批評所謂“空心偶像”,事實已經(jīng)證明了這個道理。
吳亦凡、李易峰、鄭爽、鄧倫等,這些人一個個從頂流跌落,原因不是別人害他們,而是自己沒有實力,更守不住底線。
大眾其實早就厭倦了那些光鮮卻沒內(nèi)容的明星,在央視評論區(qū)里,網(wǎng)友留言幾乎一邊倒:“支持!”“該整治!”這說明人們希望看到的不是表演作秀,而是真正能讓人服氣的榜樣。
閱兵結(jié)束后,那些受邀的老兵、科學家、勞?;氐礁髯詬徫?,繼續(xù)做他們一直在做的事:有的研究新裝備,有的忙著訓練,有的又投入實驗和生產(chǎn)。
雖然鏡頭沒有再跟著他們,但他們的付出才是國家穩(wěn)步前進的真正動力,所以,社會最該追的“星”,不是靠流量刷出來的偶像,而是那些腳踏實地做事的人。
老兵肩上的勛章,運動員流下的汗水,科研人員的日夜鉆研,工人手上的老繭,這些才是國家發(fā)展的基石,他們不靠炒作,也不需要鎂光燈,卻在默默撐起這個國家。
真正值得尊敬的人,往往就在我們身邊。他們可能不耀眼,但絕對可靠,他們的價值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干出來的,這些人,才是社會最該追隨的“明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