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編譯自Electronic Design)
數據線供電(PoDL)與單對以太網(SPE)是汽車向以數據為中心的電動汽車轉型過程中的下一步舉措。隨著現(xiàn)代汽車集成的以數據為中心的傳感器和子系統(tǒng)數量不斷增加,其產生的數據量已超出傳統(tǒng)設計所能高效處理的范圍。與此同時,汽車制造商還面臨著盡可能減輕重量以降低成本的壓力。
PoDL與SPE相結合,是一種旨在應對這兩大挑戰(zhàn)的新興技術。
SPE和PoDL的創(chuàng)新成果
“車輪上的數據中心”這一概念的形成,得益于多項早期的技術進步,包括區(qū)域控制、更高電壓導線以及SPE。如今的汽車面臨著一項獨特挑戰(zhàn):車輛各處分布著大量設備,各子系統(tǒng)之間需要實現(xiàn)通信。
傳統(tǒng)的域控制策略為每個子系統(tǒng)分配獨立的通信總線,這些總線貫穿整車。這種方式雖布局更簡單直觀,但會導致大量粗大的導線并行排列,需要長且厚重的線纜包裹。
相比之下,區(qū)域控制并非按設備功能,而是按設備位置來解決這一問題(如圖1所示)。區(qū)域控制將特定區(qū)域(如發(fā)動機艙、后備箱、左前車門)內的所有設備整合到一根連接至中央計算機的線纜上,類似“中心-輻射”模式。這種設計大幅降低了布線復雜度、減輕了重量,并提高了可維護性。
圖1:區(qū)域控制例圖
另一項降低布線成本的進展是提高電力線的電壓(例如采用24伏或48伏代替12伏)。假設受電設備保持不變且需要相同的電功率(功率=電流×電壓),那么將電壓翻倍或增至四倍,導線中的電流將分別減半或降至四分之一。
流經導線的電流與其線徑成反比。根據歐姆定律(電流=電壓÷電阻),如果電流大幅降低,導線就可以做得更細,從而同時減輕重量并降低成本。
促成PoDL的最后一項技術進展是單對以太網(SPE)的問世。與其他布線方式(控制器局域網或多對雙絞線以太網)相比,SPE能滿足汽車通信的特定需求。
采用1000BASE-T1協(xié)議的SPE數據傳輸速率可達1 Gb/s,是CAN FD實施方案的100倍,能夠實現(xiàn)更快、更智能的通信。憑借這一特性,再加上與常規(guī)的兩對或四對雙絞線以太網相比更輕的重量,SPE能夠高效傳輸數據,同時顯著減輕重量。
PoDL中的過壓和過流保護
PoDL將電力和數據整合到同一根導線中。其工作原理類似于以太網供電(PoE),不同之處在于它使用的不是四對雙絞線以太網電纜,而是單對雙絞線(即SPE)。
在供電設備(PSE)端,直流電源信號與高頻、低壓數據信號相耦合。而在受電設備(PD)端,直流信號和數據信號會被相互隔離。隨后,直流電壓被輸送至DC-DC轉換器,為相關子系統(tǒng)提供所需電力。
圖2展示了用于構成耦合去耦網絡(CDN)的電容器和電感器。電容器用于從數據信號中去除所有直流電源,電感器則用于過濾掉電力線中的所有高頻信號。
圖2:SPE與PoDL結合的簡易示意圖
盡管SPE和PoDL能高效傳輸數據與電力,但它們必須得到保護,以防范任何過壓或過流事件。配備PoDL的SPE通過三個保護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第一包括對供電設備(PSE)的保護。PSE通常集成升壓電路,將電壓從12伏提升至24伏或48伏。這一點對下游的受電設備(PD)而言至關重要,因為PSE面臨著過壓和過流風險。
為緩解這一風險,PSE電路中包含金屬氧化物壓敏電阻(MOV)或多層壓敏電阻(MLV)以及瞬態(tài)電壓抑制(TVS)二極管,用于過壓保護;采用聚合物正溫度系數(PPTC)自恢復保險絲進行過流保護,并使用精密分流器進行電流監(jiān)測。MOV或MLV非常適合應對大型過壓事件。通常,MOV和MLV與能夠提供大電流的電壓源(如12伏鉛酸蓄電池)并聯(lián)。它們成本低廉,且能以緊湊的尺寸承受數百安培的電流。
與MOV和MLV一樣,TVS二極管也是一種可靠的技術,具有精確的過壓鉗位作用。該器件能鉗位過剩電壓,確保進入SPE電纜的電壓不超過預期值(24伏或48伏)。第二重保護措施是使用PPTC自恢復保險絲來應對過流情況,防止過流事件損壞電纜、線路或關鍵器件。
電流檢測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為使升壓轉換器能夠檢測輸入或輸出功率中的異常波動,電流檢測電阻及其檢測電路會持續(xù)監(jiān)測過流事件。這些元件配置在PSE升壓轉換器中(如圖3所示)。
圖3:PoDL用PSE升壓轉換器的常見布局
如前所述,假設SPE電纜傳輸的是較高電壓,那么這些電壓必須經過降壓才能供受電設備(PD)或負載使用。這一過程通過降壓型DC-DC轉換器實現(xiàn)。與供電設備(PSE)一樣,受電設備(PD)也需要適當的保護以防范過壓或過流事件。多種器件可實現(xiàn)這一目的,例如電流傳感器、金屬氧化物壓敏電阻(MOV)、瞬態(tài)電壓抑制(TVS)二極管以及聚合物正溫度系數(PPTC)自恢復保險絲(如圖4所示)。
圖4:受電設備(PD)中常見的降壓轉換器。
在電壓和電流波動的系統(tǒng)中,電流傳感器尤為關鍵??煽康碾娏鱾鞲衅鞑捎梅謮浩鹘Y構,通過低阻分流器進行測量。金屬氧化物壓敏電阻(MOV)的性能類似更耐用的瞬態(tài)電壓抑制(TVS)二極管,能夠將高電壓從敏感元件處引開。聚合物正溫度系數(PPTC)保險絲通常是可復位的,這使其在汽車應用中極具價值,因為汽車在使用過程中,重新維修的機會可能有限。由于DC-DC轉換器工作在不同的電壓等級下,每個保護器件都必須有相應的額定值。
確保免受過壓和過流事故影響的最后一項保護措施,是對SPE數據線本身進行保護。如圖5所示,瞬態(tài)阻斷單元(TBU)以及金屬氧化物壓敏電阻(MOV)或多層壓敏電阻(MLV)被用于保護SPE的數據線。
圖5:SPE數據線的保護設計。
瞬態(tài)阻斷單元(TBU)的作用類似于可復位的PPTC保險絲,因其反應速度極快(納秒級),所以在數據線上更受青睞。能在電涌發(fā)生的納秒瞬間做出反應,可確保精密電路得到保護,同時盡可能保留數據。
與TBU器件配合使用時,多層壓敏電阻(MLV)能為數據線提供低電容的過壓保護,抵御靜電放電(ESD)和電涌的影響。鑒于信號完整性的重要性,像MLV這類低電容器件是SPE等信號線保護的理想選擇。它們還能在小型封裝中實現(xiàn)低壓鉗位功能。
面向下一代數據網絡的PoDL、SPE及保護措施
以PoDL和SPE技術為代表的汽車數據網絡的演進,標志著在打造更高效、更安全的車載系統(tǒng)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通過將電力和數據整合到單條線路中,PoDL同時解決了兩大挑戰(zhàn):減輕車輛重量,以及滿足現(xiàn)代傳感器和子系統(tǒng)日益增長的數據需求。
這一進步的關鍵在于實施強大的保護機制。過壓和過流防護措施(包括TVS二極管、PPTC自恢復保險絲、MOV和TBU)有助于確保網絡抵御電涌的韌性。這些保護措施不僅能保護電源和數據連接,還能提升車輛電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整體可靠性和安全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