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非洲那么熱 但真的有企鵝!
在非洲西南海岸的西蒙鎮(zhèn)企鵝灘,當游客們踩著棧道穿過沙灘時,常常會看到一群企鵝正搖搖擺擺地從棧道下走過,在沙灘上留下濕漉漉的印記,粉紅色的“眼影”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
這魔幻的一幕總讓初來乍到的游客懷疑自己是不是穿越到了南極,但事實上,這里距離南極大陸足有4000公里遠,而這些企鵝已經(jīng)在這兒生活了數(shù)百萬年。
同學們不禁要問:這些企鵝是怎么從南極來到非洲的?它們又是如何適應非洲的炎熱呢?
沿著非洲西海岸奔騰的本格拉寒流,就像一條天然的“空調管道”,將南極附近的冰冷海水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非洲西南部。這條寒流的水溫常年保持在10~15℃,與同緯度其他熱帶海域相比低了10~15℃,在非洲大陸的炎熱中硬生生地“切”出了一片涼爽的生態(tài)孤島。
更神奇的是,寒流帶來的上升補償流將海底的營養(yǎng)鹽翻涌到海面,滋養(yǎng)出了密度極高的沙丁魚群,為企鵝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食物。
但真正讓非洲企鵝在熱帶站穩(wěn)腳跟的,是它們演化出的“降溫黑科技”。這些企鵝的眼睛上方有兩塊裸露的皮膚,顏色會隨著體溫的變化而改變。當體溫升高時,皮膚下的血管會擴張,讓更多血液流經(jīng)這里散熱,粉紅色的“眼影”也會變得更加鮮艷。
地質研究顯示,在新生代末期,至少發(fā)生了三次大規(guī)模的企鵝遷徙事件,每一次都借助了南極繞極流和南大西洋洋流。每當冰期結束、氣候回暖時,南極繞極流的流速就會顯著加快,形成天然的“海洋高速公路”。這些不會飛的鳥兒就這樣乘著洋流,完成了跨洋遷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