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春天的醫(yī)院總是人來人往,走廊里飄著消毒水的味道。有人守在病床前端茶遞水,有人獨自望著天花板發(fā)呆。
人這一輩子,總要生幾場病,才能看清身邊的人情冷暖。錢這東西,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
可到了某個年紀(jì),你就會發(fā)現(xiàn),有些賬是算不清的,有些情是買不來的。一張小小的銀行卡,能照出多少人心,又能改變多少關(guān)系。
01
二月底的天還有些冷,沈秋蓮躺在病床上,肚子上的刀口隱隱作痛。
急性闌尾炎來得突然,半夜疼得她直冒冷汗,一個人打了120。手術(shù)倒是順利,醫(yī)生說要觀察一周才能出院。護(hù)士小劉拿著她的手機(jī),幫她給兒女打電話。
"建民啊,我是你媽病房的護(hù)士,你媽剛做完手術(shù)……"
電話那頭傳來賀建民急促的聲音:"手術(shù)成功了吧?那就好,那就好。護(hù)士,我媽的醫(yī)??ㄔ谒?,您幫忙辦一下。我這邊公司正競標(biāo)一個大項目,實在走不開。等忙完這陣子,我就去看她。"
小劉又撥通了女兒賀雨薇的電話。
"什么?我媽住院了?哎呀,偏偏趕上這時候,我新店剛開張,每天忙到凌晨。要不這樣,我先轉(zhuǎn)點錢過去,等我抽出空就去。"
放下電話,小劉看了看病床上的沈秋蓮,沒說什么,幫她掖了掖被角就出去了。
沈秋蓮閉著眼睛,其實什么都聽見了。她沒睜眼,怕眼淚流出來讓人看了笑話。
第二天,第三天,病房里還是只有她一個人。
隔壁床的老許,兒子兒媳輪流守著,削蘋果,熬粥,扶著上廁所。老許的兒媳還特意多熬了一份粥,端給沈秋蓮:"阿姨,您也嘗嘗,我熬了三個小時呢。"
沈秋蓮接過粥,燙得她手心發(fā)熱,心里卻涼得很。
她撐著輸液架去打水,走廊很長,每走一步,刀口就扯得疼。護(hù)工小芳看不下去了,接過她手里的水壺:"阿姨,我來幫您。您兒女呢?"
"忙。"沈秋蓮只說了一個字。
小芳沒再問,從那天起,她每天都幫沈秋蓮打水,買飯,有時還幫她擦擦身子。沈秋蓮過意不去,要給她錢,小芳擺擺手:"舉手之勞,您別客氣。我媽要是生病了,也希望有人能幫一把。"
病房的日子很長,長得像過了一個世紀(jì)。
窗外的樹開始冒芽了,沈秋蓮數(shù)著天花板上的格子,一格,兩格,三格……數(shù)到第四百三十二格的時候,她想起了三十年前。
那時候建民才上小學(xué),雨薇還在幼兒園。她一個人帶兩個孩子,丈夫又早早走了,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建民發(fā)燒,她背著他走了五里路去醫(yī)院。雨薇哭著要媽媽,她一手抱著女兒,一手扶著兒子,在醫(yī)院守了整整一夜。
那時候窮,可心是熱的。
現(xiàn)在呢?兒女都出息了,建民在大公司當(dāng)管理,月薪一萬五;雨薇開了美容院,生意紅火。可這病房里,冷清得能聽見自己的心跳聲。
02
第四天下午,沈秋蓮正迷糊著,聽見有人叫她:"秋蓮,秋蓮姐!"
睜開眼,是表妹宋翠蘭,手里提著一兜水果。
"哎呀,你怎么病成這樣也不說一聲?"宋翠蘭把水果放在床頭柜上,坐在床邊,"我還是聽隔壁王大媽說的,說在醫(yī)院碰見你了。"
兩人有五六年沒見了,宋翠蘭老了不少,頭發(fā)白了大半。
"小病,沒什么大事。"沈秋蓮撐著坐起來。
宋翠蘭環(huán)顧四周:"建民和雨薇呢?怎么就你一個人?"
"他們忙,工作要緊。"
宋翠蘭皺了皺眉,沒說什么。兩人聊起家常,說起村里的老人,誰走了,誰病了,誰家兒子娶媳婦了。
聊著聊著,宋翠蘭說:"上個月我在萬達(dá)廣場逛街,看見建民一家三口在那個什么西餐廳吃飯,一頓飯好幾千塊呢。還有雨薇,開著輛白色奔馳,可氣派了。"
沈秋蓮手指摳著被角,沒接話。
"秋蓮姐,不是我多嘴,你這些年不容易,一個人把兩個孩子拉扯大,供他們讀書。現(xiàn)在他們都有出息了,你生病了,總該來看看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沈秋蓮淡淡地說。
宋翠蘭嘆了口氣,從包里掏出一個信封:"這兩千塊你拿著,請個護(hù)工,別什么都自己撐著。"
沈秋蓮?fù)妻o,宋翠蘭硬塞到她枕頭底下:"別跟我客氣,當(dāng)年我家困難,你不也幫過我嗎?"
送走宋翠蘭,沈秋蓮看著枕頭下的信封,眼眶有些濕。
這世上的情分真是奇怪,有時候血脈相連的人冷如冰霜,倒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人雪中送炭。
晚上,她拿出手機(jī),看著通訊錄里兒女的名字,手指在屏幕上停了很久,最后還是沒有撥出去。
她不想求他們來,那樣來了也沒意思。她想看看,如果她不主動聯(lián)系,他們到底會不會想起還有個媽。
03
出院前一天,病房門被推開,賀建民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走進(jìn)來。
"媽,我來了。"他把一個塑料袋放在床頭,"這兩千塊您先拿著,買點營養(yǎng)品。"
沈秋蓮看著大兒子,西裝筆挺,皮鞋锃亮,手腕上的表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
"公司的事忙完了?"
"還沒呢,客戶在樓下車?yán)锏戎疑蟻砜纯茨妥摺?建民看了看手表,"醫(yī)生說您明天能出院了,到時候我讓曉霞來接您。"
"不用了,我自己打車回去。"
"那怎么行?"建民說著,電話響了,他看了一眼,"媽,我真得走了,客戶催了。"
人剛走,微信就響了。沈秋蓮打開一看,是雨薇轉(zhuǎn)來的一千塊錢,留言說:"媽,實在抽不開身,您多保重。"
一千塊,兩千塊,這就是她在兒女心里的價碼?
沈秋蓮叫來護(hù)工小芳:"小芳,麻煩你幫我去趟銀行。"
她寫了張紙條,又把銀行卡和身份證一起遞給小芳。小芳接過去看了看,愣了一下:"阿姨,您確定要這樣?"
"去吧,就按紙條上寫的辦。"
小芳走了兩個多小時才回來,神色有些復(fù)雜:"阿姨,都辦好了。"她把單據(jù)遞給沈秋蓮,又欲言又止,"阿姨,您……您這是何苦呢?"
沈秋蓮把單據(jù)收好:"人活到這個歲數(shù),有些事想開了就好。"
04
出院那天早上,沈秋蓮正收拾東西,病房門被推開,建民和雨薇竟然都來了。
"媽,我來接您。"建民說著就要拿行李。
"媽還是去我那兒吧,我會照顧您。"雨薇挽著沈秋蓮的胳膊。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著要接母親回家休養(yǎng)。沈秋蓮看著他們,心里覺得好笑,住院一周不見人影,出院倒是積極了。
"我回自己家。"沈秋蓮說。
"那怎么行?您剛做完手術(shù),需要人照顧。"建民堅持。
"就是,媽,您就去我那兒住幾天。"雨薇也勸。
最后,沈秋蓮還是回了自己的老房子。這是個老小區(qū),兩室一廳,八十平米,她一個人住著正好。
從那天起,奇怪的事發(fā)生了。
建民每周帶著老婆孩子來三次,都趕在飯點。羅曉霞還挺會來事,進(jìn)門就鉆進(jìn)廚房:"媽,我來幫您做飯。"
做是做了,但吃得更多。一家三口吃完了,還要打包剩菜剩飯,說是不能浪費。
雨薇也不甘落后,隔三差五就來,每次都說:"媽,我想吃您做的紅燒肉了。"吃完了還要帶走一些,說是給女兒嘗嘗外婆的手藝。
有時候兩家還能碰上,那場面就熱鬧了。
"哥,你怎么又來了?"
"我來看媽,怎么了?倒是你,三天兩頭的,美容院不用管了?"
"我關(guān)心媽,不行嗎?"
沈秋蓮坐在沙發(fā)上,看著兒女在眼前晃來晃去,嘴上說著關(guān)心的話,眼睛卻總是瞟向她的臥室,那里有個保險柜。
她明白他們在想什么。
這些年,她省吃儉用,退休金除了基本生活,都存了起來。老房子雖然舊,但位置好,學(xué)區(qū)房,值不少錢。兒女們大概是算計著這些家底。
飯桌上,話題總是有意無意地繞到錢上。
"媽,現(xiàn)在物價漲得厲害,您一個人過日子,錢夠用嗎?"建民問。
"夠用。"沈秋蓮?qiáng)A了口菜。
"媽,您那些存款放銀行利息太少了,不如拿出來投資。"雨薇建議。
"我不懂投資。"
"我可以幫您啊。"
"不用了。"
羅曉霞給建民使了個眼色,建民清了清嗓子:"媽,小宇明年要上初中了,想上個好學(xué)校,學(xué)區(qū)房太貴了……"
"是啊,現(xiàn)在養(yǎng)個孩子不容易。"沈秋蓮點點頭,"你們都不容易。"
05
一個月后,家里又聚餐。這次羅曉霞準(zhǔn)備了一桌子菜,說是給婆婆補(bǔ)補(bǔ)身子。
吃到一半,羅曉霞終于忍不住了:"媽,您一個人住這么大的房子,其實挺浪費的。要不考慮換個小點的?現(xiàn)在這房子能賣個好價錢,您換個小的,還能剩不少錢。"
雨薇立刻接話:"嫂子,媽的房子媽自己做主,你別給媽壓力。"轉(zhuǎn)頭又對沈秋蓮說,"不過媽,您那些錢放在銀行確實不劃算,現(xiàn)在有很多理財產(chǎn)品,收益可高了。我認(rèn)識個理財經(jīng)理,特別靠譜。"
沈秋蓮放下筷子:"我一個老太太,沒什么錢,就靠退休金過日子。"
"媽,您就別裝了。"建民有些急,"您這些年的退休金,怎么也得存了幾十萬吧?"
"就是,媽,我們又不是要您的錢,就是幫您打理打理。"雨薇附和。
沈秋蓮看著兩個孩子,他們的眼睛里閃著光,那光讓她覺得陌生。
這還是她一把屎一把尿養(yǎng)大的孩子嗎?這還是她半夜發(fā)燒守了一夜的孩子嗎?這還是她賣了嫁妝供他們讀書的孩子嗎?
"吃飯吧,菜都涼了。"沈秋蓮拿起筷子。
建民和雨薇交換了個眼神,顯然不太滿意這個回答。
06
幾天后,病友老許來看沈秋蓮,帶了一兜橘子。
兩人坐在客廳里剝橘子,老許說:"出院后身體怎么樣?"
"挺好的,就是刀口有時還有點疼。"
"要好好養(yǎng)著。對了,你兒女常來看你嗎?"
沈秋蓮笑了笑:"來得挺勤。"
老許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是來看你,還是來看別的?"
沈秋蓮沒說話。
老許嘆了口氣:"秋蓮啊,我跟你說個事。前幾年我生病那會兒,兩個兒子為了爭我那套房子,鬧得不可開交。老大說他是長子,房子該歸他;老二說他照顧我多,房子該給他。天天在我病床前吵,吵得我頭都大了。"
"后來呢?"
"后來我一氣之下,把房子捐給慈善機(jī)構(gòu)了,自己住進(jìn)了養(yǎng)老院。"老許笑了,"你猜怎么著?他們不爭了,現(xiàn)在反倒定期來看我,逢年過節(jié)還帶東西。"
沈秋蓮若有所思。
"人啊,有時候太清楚了反而不好。"老許拍拍她的手,"你要留個心眼,別讓自己晚年不安生。"
送走老許,沈秋蓮坐在沙發(fā)上發(fā)呆。她想起住院時讓小芳去銀行辦的事,看來是做對了。
她打開抽屜,里面有一沓銀行單據(jù),上面的數(shù)字清清楚楚。她把單據(jù)收好,心里有了打算。
07
清明節(jié),按老規(guī)矩,一家人去給沈秋蓮的丈夫掃墓。
墓地在郊區(qū),建民開車,一路上大家都沒怎么說話。
掃完墓,回城的路上,建民突然說:"媽,您年紀(jì)大了,記性不好。要不把存折銀行卡都放我這兒保管?省得到時候忘了密碼,取錢都麻煩。"
雨薇立刻反駁:"憑什么放你那兒?媽要是不方便,放我這兒更合適。我是女兒,心細(xì),更貼心。"
"你貼心?你連媽住院都沒去看一眼!"
"你不也一樣?別五十步笑百步!"
兩人在車?yán)锍称饋恚_曉霞和雨薇的女兒琪琪都不敢說話。
沈秋蓮看著窗外,清明時節(jié),路邊的柳樹綠了,桃花開了。她想起丈夫還在的時候,也是這個季節(jié),他們帶著兩個孩子去踏青,建民捉蝴蝶,雨薇采野花,一家人笑得多開心。
現(xiàn)在呢?為了錢,親情都變了味。
"好了,別吵了。"沈秋蓮開口,"等回家,我把銀行卡的事說清楚。"
車?yán)锼查g安靜了,建民從后視鏡里看了看母親,雨薇也轉(zhuǎn)過頭來。他們的眼睛里,有期待,有興奮,就是沒有關(guān)心。
08
回到家,沈秋蓮去臥室拿出一個小木盒,里面放著一張銀行卡。
建民和雨薇的眼睛都亮了。
"這是我全部的積蓄了。"沈秋蓮把卡放在茶幾上,"密碼是你爸的忌日。"
建民幾乎是搶著拿起了卡:"媽,您放心,我一定好好保管。"
雨薇不滿:"哥,你什么意思?"
"媽給我了,怎么了?"
"媽是說把卡的事說清楚,沒說給你!"
沈秋蓮擺擺手:"卡你們拿去吧,明天去銀行查查余額,就什么都清楚了。"
第二天一早,建民就跑去銀行。他站在ATM機(jī)前,輸入密碼,查詢余額。
當(dāng)屏幕上顯示出數(shù)字時,他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