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好幾位車友問念寒,想買一輛小車,預算好說,但照著銷量去買......
既然問題和需求如此明顯了,我覺得可以參考一下最近的銷量情況來做分析和推薦。
我查了一下,以2025年7月的銷量情況作為參考,圍繞這張圖可以展開來講講。
說實話,我盯著看了好幾遍,確實有點意思。
小米SU7(參數(shù)丨圖片),居然干到了第4名!月銷2萬4千多臺,這事確實得好好聊聊。
怎么說呢,這榜單現(xiàn)在是越來越魔幻了!
排第二的五菱宏光MINIEV,賣了2萬7,這不奇怪,人家是“人民的代步車”,價格擺在那兒。
第三的軒逸,賣了2萬6,老牌家轎霸主了,雖然總被說“技術老舊”,但架不住它省心、便宜,市場基本盤穩(wěn)得很。
然后,重點來了,小米SU7。
一臺起步價就超過20萬的純電轎跑,一個月賣了24410臺。
你們敢信?它身后是誰?是常青樹大眾朗逸(23081臺)。
這已經(jīng)不是“攪局者”了,而是直接上桌掀桌子了。雷總的“人車家全生態(tài)”看來是真打動了不少人,這潑天的流量,實打?qū)嵉剞D(zhuǎn)化成了銷量。
說真的,我自己都有點感慨萬分,以前我們總說新勢力活不下去,現(xiàn)在看來,傳統(tǒng)車企才是真的壓力山大......
再往下看,就更有意思了。
比亞迪的海鷗和秦PLUS DM-i,雙雙下滑了4個名次,掉到了第六和第七。這就有點反常了。
要知道,這倆兄弟過去可是榜單前五的??停绕涫乔豍LUS,簡直就是“電比油低”的代名詞。
是產(chǎn)能跟不上了?還是說,市場競爭太激烈,被分流了?
我個人覺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現(xiàn)在10萬級別的插混和純電市場,卷得不成樣子,消費者的選擇太多了。
當然,也可能只是一個月的正常波動,咱們還得再觀察幾個月,這個好下結(jié)論嘛。
然后你再看榜單后半段,大眾和豐田這些老炮兒們,居然還挺堅挺。
說明了什么?說明在B級車市場,或者說在更看重品牌、品質(zhì)和綜合體驗的價位區(qū)間,傳統(tǒng)合資品牌的護城河,還沒那么容易被沖垮。
買這些車的消費者,可能對所謂的“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沒那么感冒,他們要的就是一個穩(wěn)定、可靠、開出去有面兒的工具,僅此而已。
所以啊,你們看,現(xiàn)在的汽車市場,真的不能一概而論。
3萬塊有3萬塊的冠軍,10萬塊有10萬塊的打法,20多萬更有20多萬的爆款。
消費者的需求被徹底細分了,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菜”。
說實話,7月份這個榜單,給我的感覺就是“新舊勢力”的正面交鋒越來越激烈了。
小米SU7像一條鯰魚,把中高端純電市場的水攪得更渾,而比亞迪的暫時“退燒”,也給其他品牌留出了一點喘息的空間。
不知道各位車友怎么看這份榜單?
你們覺得小米SU7的勢頭能維持多久?比亞迪的下滑是暫時的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