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白
十幾天前北京的一位老師和我電話,談到科技在發(fā)展,但文明卻是肉眼般的倒退。
對此深有感觸。
看看下面的新聞:一個老人到山姆店可以續(xù)杯的飲料處,拎著一個大大的桶在那里接,工作人員在一邊勸阻,但完全不聽,一定要接滿這一大桶才能走。
這樣的事件在很多地區(qū)都會發(fā)生。
雖然性質(zhì)不同,但本質(zhì)上差不多。譬如杭州的愛心水,被同一個人零元購,譬如某座中部城市的愛心餐,本來是照顧那些勞累無錢又進入困境的人,但他們涌進去,大言不慚的說,你做愛心,給誰不是做,難道我們吃了就不是愛心?
這種厚顏無恥,最可怕的點是它們覺得自己說出來并不過分,因為在他們的意識中就覺得應(yīng)該得到這個恩賜,因為這是他們率先看到的。而自己看到的,就是自己的,而非去考慮其他一些道德和善的層面上。為何沒有考慮,因為這個知識點說實話,對很多人來說并不具備。
最可怕的是網(wǎng)絡(luò)的反饋,擱在往年這種丑陋的嘴臉是一邊倒的批評,現(xiàn)在呢?
這些人沒有考慮的是,一些規(guī)則制定的初衷是雙向互惠互利的,這樣肆意的破壞規(guī)則,致使的是其他正常人無法享受這個規(guī)則所帶來的利益。再說白了,這是在破壞規(guī)則,讓這個游戲無法玩下去。
很多好的互惠規(guī)則就這么消失了
黃姐的孩子上個月到我家玩,附近的公園去洗手間,結(jié)果電話讓去送紙。接通后很是委屈的說,記得你家這個公園以前不是有紙的,怎么現(xiàn)在這個地方越來越落后了。
很尷尬。不好意思說因為小區(qū)入住率高了,隨著拖家?guī)Э冢绕涫抢霞业睦先诉^來帶孩子之后,習(xí)慣于看到洗手間里的紙就給拿走。甚至因為競爭的緣故,有的老人會在保潔才上班才將紙一卷卷放進去后,立刻就過去將這些放進包里帶走了。
我沒好意思說的是,以前洗手間外面是有熱水的,但這些熱水本來方便的是人洗手方便,尤其是冬天,但跳完廣場舞的老人不知道出于何種心理,來之前就在包里放了洗漱的用品,然后跳完舞在這里洗漱洗澡,一個好好的洗手間硬生生給搞成了浴室,問一句,老人們會很無辜的說,熱水多么方便,回家還要浪費電呢!那么找到了原因,熱水也就不再供應(yīng),如此洗手間才算回歸了原本的面貌。
最離譜的是洗手間本來是有插座的,雖然無用,但給一些手機沒電的人算是有了一刻的應(yīng)急,但聰明的老人們發(fā)現(xiàn)插座后,便成為了他們電瓶車專屬充電插座,為了給電瓶車充電,洗手間門口從早到晚都排著幾個老人,跟前是他們寶貴的電瓶車。如此,插座也給斷電吧。走出地鐵口的年輕人,本來玩了一路手機沒電了,想著到里面找一下插座充幾分鐘應(yīng)急,但沒了。只能大罵公園越來越小氣,設(shè)施一天天的減少,越來越不方便,但自始至終他們不知道規(guī)則是如何被破壞掉的!
這個我身邊的洗手間例子說的或許有些抽象,但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些小區(qū)里的那些應(yīng)急水果,諸如桃子,杏子,李子等等這些果樹在開花之后,你經(jīng)過的時候是可以看到小小的青果,但你永遠無法看到這個青果成熟的那一天,至于為什么?如果你是一個閑人,不是職場的牛馬,那么你就會發(fā)現(xiàn),在早晨的時候,一些晨練的人們會在無人的時候?qū)⑦@些青果摘回家。
不成熟不能吃,為何還要摘回去。因為摘回去才是自己的啊。。。。
如此,是不是很可悲?
幾年前我公眾號寫的還不錯的時候,也會做一些善意的東西,諸如你進入困境,一點小小的金錢幫助還可以,幾十,一百,兩百,用于吃飯,買票回家等等。但有一個人是換著微信來討要,幾塊錢不嫌少,幾百塊也不嫌多,一問,總能找到各種困境的理由。再后來膩了,也是在那個時候,一切事物隨本心,在一個道德布滿泥濘的氛圍里,很多事,真的,強求不來!
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