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在航空領域的合作,說起來挺有意思的。回想起來,這事兒得從十多年前說起。那時候,中國航空工業(yè)正發(fā)力,想搞出自己的大飛機,擺脫對波音和空客的依賴。俄羅斯那邊呢,也想借著機會打開中國市場,賣點技術出去。2014年,普京訪華期間,中俄簽了合作備忘錄,瞄準的就是寬體客機項目。起初叫CR929,C代表中國,R代表俄羅斯,929這數(shù)字聽起來吉利,象征長久合作。雙方分工明確,俄羅斯負責發(fā)動機和部分機體,中國管設計和組裝。目標是造出一款對標波音787的家伙,航程上萬公里,能載280人左右。
可現(xiàn)實沒那么簡單。項目啟動后,進度一直拖拖拉拉。本來計劃2025年首飛,結果推到2028年,甚至更晚。為什么呢?一方面,技術門檻高,復合材料機翼和重型發(fā)動機不是隨便就能搞定的。俄羅斯的PD-35發(fā)動機,推力26噸級,本來是他們的殺手锏,用在伊爾-96運輸機上。可這玩意兒核心技術敏感,俄羅斯一開始就不太舍得全盤托出,生怕丟了話語權。
另一方面,市場份額怎么分也扯皮。中國想主導設計,俄羅斯想管發(fā)動機供應。2016年6月,雙方簽了政府間協(xié)議,成立了中俄商用飛機國際公司,股比五五開。可談判中,俄羅斯堅持把研發(fā)中心設在莫斯科,中國則想在上海組裝。資金上,各出10億美元,表面平等,實際誰領頭是個問題。
轉眼到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fā),西方制裁如潮水般涌來。俄羅斯的航空供應鏈斷了,西方零件進不來,本土生產跟不上。原本依賴的國際合作全黃了,俄羅斯航空業(yè)急需出路。中國這邊呢,正好在推C919窄體機成功,信心爆棚,但寬體機還是短板。CR929項目本來就慢,現(xiàn)在更添變數(shù)。俄羅斯壓力山大,急需中國市場消化他們的技術。中國則開始考慮自主路線,研發(fā)自己的CJ-2000發(fā)動機,雖然還在測試階段,但長遠看是王道。2023年6月,有消息說中國打算單干,俄羅斯退居供應商角色。8月,俄羅斯聯(lián)合飛機公司CEO尤里·斯柳薩爾確認退出,但表示希望繼續(xù)供貨。11月,中國商用飛機公司正式把項目改叫C929,強調獨立開發(fā)。
這轉變不是空穴來風。俄羅斯被制裁后,經濟轉向東方,中國成了救命稻草。航空合作就是一例。俄羅斯有復合材料機翼的技術,從MC-21項目練手,那款中型客機用上了國產復合材料,減輕重量,提高效率。中國C929需要類似東西,短期內借用俄羅斯經驗能加速進度。發(fā)動機上,PD-35衍生型推力大,適合寬體機。中國CJ-2000還在路上,預計2027年首臺樣機下線,但量產得等幾年。俄羅斯松口賣這些東西,一方面是迫于制裁,供應鏈卡脖子;另一方面,普京訪華強化了伙伴關系。2024年5月,普京去北京,雙方簽了30多項協(xié)議,涵蓋能源、科技等領域。航空雖沒明說,但鋪了路。
說到普京來華,這次2025年9月的訪問特別長,四天三晚,焦點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紀念。普京帶隊去了天津和北京,談了經濟、能源,還順帶航空。俄羅斯第一副總理曼圖羅夫在9月6日莫斯科新聞會上放話,俄羅斯準備向中國C929提供復合材料機翼和重型發(fā)動機。機翼基于MC-21經驗,發(fā)動機是PD-35燃氣發(fā)生器,推力26噸。曼圖羅夫說,最終買不買中國決定,俄羅斯只是開門迎客。這話聽著接地氣,實際是俄羅斯想通了。以前他們卡著不賣,擔心技術外流,現(xiàn)在制裁逼得他們必須找買家。中國市場大,航空需求旺,俄羅斯賣出去能回血。
為什么說普京想通了不少?普京從政以來,一直強調國家利益。1952年生在列寧格勒,早年克格勃出身,1999年上臺后,穩(wěn)住車臣局勢,經濟靠能源出口。2008年轉總理,2012年復任總統(tǒng),多次連任。外交上,他轉向亞洲,深化中俄關系。2022年沖突后,西方孤立俄羅斯,普京更靠中國。訪華成了常態(tài),這次9月行程,普京強調互利共贏。航空合作就是例子。俄羅斯有技術,但缺市場;中國有錢有需求,但缺經驗。賣機翼和發(fā)動機,不光是交易,還能拉近關系,避免項目徹底崩盤。
俄羅斯為什么終于肯賣?制裁是主因。西方禁運高科技,俄羅斯航空出口受阻。PD-35本為CR929準備,但項目變卦后,俄羅斯想用在中國。曼圖羅夫的表態(tài),等于承認俄羅斯需要這個訂單。復合材料機翼,俄羅斯在MC-21上投了重金,產量上不去,賣給中國能分擔成本。中國這邊,CJ-2000由航空發(fā)動機公司搞,基于CJ-1000A,但大推力渦扇難,測試中遇瓶頸。短期用PD-35過渡,能讓C929早日上天。長遠,中國還是要自主,符合國家戰(zhàn)略。
這事兒對雙方都有利。俄羅斯緩口氣,賣技術賺外匯,還能進中國供應鏈。中國加速寬體機研制,減少進口依賴。全球市場看,波音空客壟斷寬體,亞洲需求大,中國俄羅斯聯(lián)手能分羹。但合作有風險。技術轉讓深度怎么控?知識產權誰管?質量標準統(tǒng)一嗎?以前談判中,這些都卡殼?,F(xiàn)在俄羅斯松口,估計是普京訪華敲定的大方向。曼圖羅夫說不干預中國選擇,實際是給臺階下。中國評估PD-35可靠性,畢竟俄羅斯發(fā)動機歷史有起伏,伊爾系列老化快。
中俄航空路還長。歷史上,蘇聯(lián)援華搞過圖-16轟炸機,現(xiàn)在輪到民用。C929成功,能讓中國航空工業(yè)上臺階,俄羅斯也重振雄風。但別指望一夜之間。制裁還在,供應鏈繞彎路。普京想通的,不止賣東西,還賣未來。接地氣說,這就像老哥們兒互相幫襯,渡過難關。
中俄這筆買賣,普京來華催化。以前卡脖子,現(xiàn)在開門。邏輯上,制裁逼的,伙伴拉的。內涵是,國際合作不是零和,互利才能長久。接地氣點,俄羅斯賣東西解燃眉之急,中國借力超車。未來看,C929飛上天那天,這趟訪華值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