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說到:在楊懷英、楊懷天、呼延云飛、楊金花、楊鈴花等人打掃戰(zhàn)場回來,豪王李青前來獻上陣書順表之后,征南終于結(jié)束。
班師回朝后,穆桂英、楊懷玉皆因戰(zhàn)功顯赫,一個當上渾天侯、一個當了太平侯。
書接上一回,話說征南結(jié)束一段時間后,楊懷玉辭別天波楊府和“四虎一豹”——“金毛虎”高英、“臥街虎”焦通海、“都行虎”孟通江、“震京虎”呼延云飛、“賽花豹”花天豹,獨自一人踏上前往云夢山的路途。(新征程開啟)
一路之上,他時而策馬疾馳,時而緩步慢行,腦海中不斷回想著這些時日的種種經(jīng)歷。
七日后的傍晚,云夢山終于在望。
楊懷玉抬頭一看,那直插云霄的主峰,那距峰頂66米處的四座洞府——讓他覺得非常親切。楊懷玉的目光,最終落在最右側(cè)那個刻著“玉”字的洞府上,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
“云夢山上太奇怪,‘山、青、慶’字列一排?!彼p聲吟誦著當年第一次上山時說的那句話,嘴角不由泛起一絲笑意。
他從玉麒麟身上跳下,往山前走了過去。
山間云霧竟像認得他一般,自動分開,露出那條熟悉的青石臺階。
楊懷玉拾級而上。
每走一步,往事便如潮水般涌上心頭。
不知不覺間,他已來到洗心潭前。
潭水依舊清澈見底,映著天光云影。他依例掬水凈面,清涼的潭水讓他精神一振,額間金痕隱隱發(fā)光。
師徒重逢
“你回來了?”
一個溫和的聲音自身后響起。
楊懷玉急忙轉(zhuǎn)身,只見王敖老祖不知何時已站在潭邊,面帶微笑地看著他。
“師父!”楊懷玉非常激動,連忙行禮,“徒兒回來了。你和師伯可好?”
王敖老祖仔細打量著他,眼中閃過欣慰之色:“好,好。我們都很好!你也不錯,經(jīng)此一役,你的修為精進了不少,似乎還得了某種機緣。”
楊懷玉驚訝道:“師父,您都知道了?”
王敖老祖含笑點頭:“當日奇葩老怪布下‘霹靂驚天陣’時,我與你師伯王禪、黎山道友便已察覺西方老祖的野心。我們本欲前往相助,卻收到創(chuàng)世老祖的‘萬象傳音’……”
“萬象傳音?”楊懷玉好奇地插話,問。
“那是創(chuàng)世老祖以無上神通,借天地萬物傳遞訊息之法。”王敖老祖解釋道,“老祖告知我們,此劫當由你親自化解,方能徹底覺醒體內(nèi)潛藏的力量。并囑咐我們?nèi)嗽谠茐羯綗捴埔患阋詰獙ξ磥泶蠼俚纳衿鳌?/strong>”
楊懷玉這才明白,原來師父他們早已洞察一切。
王敖老祖繼續(xù)說道:“于是,我們?nèi)碎]關(guān)煉器,以云夢山靈脈為基,”說到這里,細心的他忽然注意到楊懷玉眉宇間掩不住的疲憊,那雙總是明亮的眼睛此刻也泛著血絲。
老祖心頭一軟,想起這孩子剛在霹靂陣中耗盡真氣,又連日奔波趕路,衣袖上還沾著未干的露水,“瞧我這老糊涂!”他輕拍自己額頭,白玉拂塵在空中劃出溫潤的弧光,“你一定累了,且先回洞府歇息,這些事明日再說。”
說著,他又從袖中取出個青瓷綠瓶,“這是太白金星上次來訪云夢山時,贈給為師的安神丹,你拿著吧。”
師徒情深
楊懷玉接過還帶著體溫的綠瓶,指尖觸到師父掌心的老繭,忽然想起幼時練功受傷,總是這雙手為他敷藥包扎。
那時自己疼得直哭,師父便變戲法似地從道袍里摸出麥芽糖,糖紙上還畫著會動的小老虎。
“弟子告退。”他躬身行禮,轉(zhuǎn)身時衣袂帶起微風,驚醒了石縫里幾朵打盹的螢火蟲。
這些小家伙認得舊主,立刻提著碧瑩瑩的小燈籠追上來,在他身前身后飛舞照路。
月光給青石階鍍了層銀邊,楊懷玉數(shù)著熟悉的裂紋往前走。
第三十六級臺階有處凹陷,是他當年偷懶御劍飛行撞出來的;左側(cè)那株歪脖子松樹掛著紅綢,是十五歲生辰時師父系上去的……螢火蟲們簇擁著他,將前路照得通明,仿佛在舉行一場無聲的歡迎儀式。
轉(zhuǎn)過最后一道彎,”玉“字洞府赫然在望。
月光下,那個蒼勁有力的”玉“字泛著溫潤的光澤,讓他不由想起當年師父為他刻字的情景。
那時他剛上山不久,仰望著四座洞府,好奇為何唯獨最右側(cè)的洞府沒有刻字。
王敖老祖撫須笑道:“這‘山’指薛丁山,‘青’是狄青,‘慶’為呼延慶,他們都是為師的得意弟子?!闭f著拂塵一揮,一道金光閃過,最右側(cè)洞府的石壁上頓時浮現(xiàn)出一個“玉”字。
“這‘玉’字洞府,以后就是你的了?!蓖醢嚼献嫜壑虚W爍著期待的光芒,“為師希望你能像你的師兄們一樣,經(jīng)過打磨后綻放出奪目的光彩。”
想起當年跪謝師恩的情景,楊懷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輕輕推開洞門,一股淡淡的檀香撲面而來。
洞內(nèi)陳設(shè)竟然與他當年離開時一模一樣,卻又處處透著用心。桌椅床鋪一塵不染,書案上的文房四寶擺放得整整齊齊。
他走到書案前,發(fā)現(xiàn)案幾上那幾卷當年未曾讀完的經(jīng)書依然攤開著,書頁間還夾著一枚新制的銀杏葉書簽。伸手撫摸書頁,指尖不染一絲塵埃,顯然經(jīng)常有人精心打掃。
床榻上的被褥散發(fā)著陽光的味道,仿佛是剛曬過不久。枕邊整整齊齊地疊著一套嶄新的道袍,針腳細密,正是他喜歡的樣式。
道袍旁還放著一雙千層底布鞋,鞋底納得密密實實,一看就知費了不少功夫。
最讓他感動的是,墻角那個他當年用來存放小物件的柏木匣子竟然還在。
打開一看,里面整整齊齊地放著他小時候收集的靈石、練功時用壞的兵器,甚至還有幾枚已經(jīng)干枯的靈果核——這些都是他成長的印記。
匣子邊角都用銅片精心加固過,看得出經(jīng)常有人擦拭。
楊懷玉站在洞中,環(huán)視著這一切,眼眶不禁濕潤。他知道,這一切肯定都是師父特意囑咐童子打理的,為的就是讓他隨時回來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他走到床邊坐下,手指輕輕撫過嶄新的被褥,忽然在枕下摸到一件硬物。
取出一看,竟是個草編的蚱蜢,雖然編得有些歪扭,但每個關(guān)節(jié)都扎得結(jié)實實實。
這讓他想起小時候每次練功受傷,師父總會變著法子哄他開心,有時是麥芽糖,有時就是這樣的小玩意。
月光透過窗欞灑進洞內(nèi),將一切都鍍上一層溫柔的銀輝。
楊懷玉和衣躺下,聞著被褥上陽光的味道和淡淡的檀香,只覺得這些時日的疲憊都消散了。
他知道,無論走得多遠,這里永遠是他的歸處。
就在他即將入睡時,洞外傳來熟悉的腳步聲。王敖老祖去而復返,手里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蓮子羹。
“師父?!睏顟延襁B忙起身。
王敖老祖將羹碗放在桌上:“想著你趕路辛苦,怕是還沒用晚飯。這是用后山的雪蓮子和晨露熬的,趁熱喝了吧。”
楊懷玉捧起羹碗,溫熱透過瓷碗傳到掌心。
他小口喝著羹湯,清甜的味道讓他想起小時候每次練功到深夜,師父總會給他準備這樣的宵夜。
“慢些喝,”王敖老祖在一旁坐下,“方才說到我們?nèi)藷捴粕衿髦?。你可知道,這‘五方鎮(zhèn)魔塔’有多難煉制?”
“我們歷經(jīng)七七四十九次失敗,最后以云夢山靈脈為基,取東方青木之精、西方白金之魄、南方離火之靈、北方玄冰之魄、中央黃土之元,合五行本源,這才成功煉就。”不等楊懷玉答話,他接著說道。
說完,他袖袍一展,一座尺許高的小塔浮現(xiàn)掌心。
塔分五層,每層對應五行之一,散發(fā)著磅礴的天地正氣:“此塔可鎮(zhèn)幽冥邪氣,克血河魔功。“王敖老祖將小塔遞給楊懷玉,“你日后要想對付西方老祖,此寶塔定可助你一臂之力。”
楊懷玉恭敬接過,只覺塔中蘊含著浩瀚的五行之力,與體內(nèi)的“元一圣力”相互呼應。
“多謝師父!”他鄭重收好寶塔。
王敖講刀法
王敖老祖目光掃過楊懷玉放在床邊的三尖兩刃寶刀,微微頷首:“看來你的刀法已盡得為師真?zhèn)?,不知你師伯王禪傳你的霸道刀法,練得怎么樣了?”
“我已練到第六式‘霸之開山’,但……徒兒愚鈍,第七式‘霸之斷?!冀K不得要領(lǐng)。”
“你還愚鈍?你師伯練習多年,也只練到第六式。”
“這刀法,為什么那么難練?”楊懷玉忍不住問道,眉宇間帶著幾分困惑。
王敖老祖輕撫長須,眼中閃過深邃的光芒:“‘霸道刀法’乃上古刀神寒光所創(chuàng),本來早已失傳,你師伯也是在機緣巧合之下才得到了此刀法的刀譜。此刀法共分八式,威力極大,霸道無比,一式比一式霸道,尤其是最后一式‘達拉崩霸’,據(jù)說練成后可毀天滅地!”
“但此刀法,也極為難練,一式更比一式難!前五式,尚可憑苦練達成;但從第六式開始,需領(lǐng)悟天地法則,與大道共鳴才有可能練成。你能練成第六式‘霸之開山’,已是天賦異稟了。”
王敖老祖說著,目光投向洞外深沉的夜色,仿佛穿透時空望向遙遠的過去:“當年,你師祖曾對為師說過,寒光刀神創(chuàng)此刀法時,曾言道:‘刀者,霸也。霸者,非蠻力之霸,乃天地之勢,萬物之威?!@第七式‘霸之斷?!?,講究的是以刀意引動天地之力,一刀斬出,可斷江海,可裂山岳。你之所以難以突破,或許正是因為太過執(zhí)著于刀招本身,而忽略了刀意與天地之力的共鳴。”
楊懷玉聞言,若有所思。他低頭看向自己的手掌,掌心似乎還殘留著方才五方鎮(zhèn)魔塔傳來的五行之力,那浩瀚的能量讓他心中一動:“師父的意思是……要練成第七式,需先感悟天地法則?”
王敖老祖微微一笑:“不錯。刀法到了極致,已不再是單純的招式,而是與天地相合的一種境界。你體內(nèi)已有‘元一圣力’,若能將其與刀意相融,或許能有所突破。”
楊懷玉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徒兒明白了。”
王敖老祖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他起身踱步,月光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對了,‘霸之斷?!此剖且_大海,實則要領(lǐng)悟的是‘分’與‘合’的天地至理。海納百川,看似至柔,實則至剛。你要領(lǐng)悟的不是如何用力劈開它,而是如何理解水的本性,讓大海自愿為你分開——這才是真正的‘霸之斷海’。”
“師父說得不錯,我知道。”楊懷玉若有所悟,“所以,最好去東海......”
“正是。”王敖老祖點頭,“東海乃萬水之源,在那里你能最真切地感受水的本質(zhì)。東海龍王敖廣與為師有舊,他掌管東海千年,對水之道的理解無人能及。你持當年敖廣贈給為師的特制玉簡前去,他自會指點于你。”
說著,老祖從袖中取出一枚溫潤的玉簡,上面隱隱有龍紋流轉(zhuǎn):“這三日你先好生休息,將狀態(tài)調(diào)整至最佳。三日后啟程前往東海,切記修行之道張弛有度,不可急于求成。”
楊懷玉鄭重接過玉簡,只覺得入手溫涼,隱隱能聽到海浪之聲。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枚通行令,更承載著師父的期望與關(guān)懷。
“徒兒定不負師父所望。”他堅定地說道。
王敖老祖欣慰地點頭,又囑咐了幾句修煉的要訣,這才起身離去。臨走前,他特意指了指那碗還剩大半的蓮子羹:“記得喝完,莫要浪費了。”
楊懷玉目送師父離去,心中充滿溫暖與力量。他重新捧起羹碗,一口一口細細品味著這份來自師父的關(guān)愛。
月光依舊溫柔地灑滿洞府,楊懷玉躺在床上,手中摩挲著那枚玉簡,腦海中已經(jīng)開始想象東海之行的種種。他知道,這將是他修行路上的又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
在淡淡的檀香與陽光的味道中,他漸漸進入夢鄉(xiāng),夢中仿佛已經(jīng)聽到了東海波濤的聲音......
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