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冬陰功湯,海鮮得選新鮮的,羅氏蝦、鮑魚、魷魚這些都不能少。蝦最好挑活蹦亂跳的,頭里面都是黃,煮出來湯色才夠濃郁。鮑魚嘛,用小個的就行,洗干凈劃幾刀容易入味。魷魚切圈或者片成片,焯水時間不能長,十來秒就夠了,不然就老了嚼不動。
湯底是關(guān)鍵,現(xiàn)成的冬陰功醬省事,但自己調(diào)味道更靈活。香茅兩根,拍松了切段,南姜切片,檸檬葉撕開把香味釋放出來。這些東西亞洲超市都能買到,實在沒有用干的味道也差不太多。鍋里放點油,先把蝦頭炒出紅油,再放醬料和香料一起炒,那股酸辣味兒一下子就竄出來了。
加水煮開,撈掉蝦頭,這時候湯已經(jīng)有點樣子了。椰漿得用濃一點的,倒進去攪勻,湯色馬上就變奶白了。嘗一下味道,魚露調(diào)咸淡,檸檬汁加酸度,糖可以平衡辣味。我自己喜歡多放點小米辣,冬陰功嘛,就是要夠勁才行。
海鮮下鍋順序有講究,蝦和鮑魚先煮兩分鐘,再放魷魚,蛤蜊之類的可以最后放,開口就熟。千萬別一鍋燴,不然有的老有的生。看到蝦變紅卷曲,鮑魚片微微收縮,這就差不多了。關(guān)火前撒一把香菜,不喜歡可以換成九層塔,香味更特別。
有些人喝冬陰功總覺得太沖,其實調(diào)整起來很簡單。怕辣就少放辣椒,酸度不夠補檸檬汁,覺得太濃加點水再煮開。家里做沒必要追求餐廳那種強烈口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剩的湯第二天煮個米粉,味道反而更足。
做這道菜最怕手忙腳亂,材料最好都提前備好。香料切好放一盤,海鮮處理好另放一盤,醬料調(diào)料都擺在手邊。湯煮起來很快,前后不到二十分鐘,所以準備工作做得越細,做的時候越從容。第一次做可能會覺得步驟多,其實試過兩次就順手了。
冬陰功的酸辣味特別開胃,夏天沒食欲的時候煮一鍋,喝著渾身通透。冬天吃也挺好,熱熱辣辣的出一身汗,比喝姜湯還管用。海鮮料可以隨便換,魚片也好,青口也行,反正家里有什么就放什么。重要的是湯底要夠味,食材要新鮮,這兩點做到了基本不會難吃。
泰式料理看著復(fù)雜,其實很多菜都是幾個基礎(chǔ)調(diào)料組合出來的。冬陰功醬、魚露、椰漿這幾樣備齊,就能變出不少花樣。有時候我還會往里加蘑菇、番茄,甚至豆腐泡,吸飽了湯汁比肉還好吃。做飯這事不用太死板,好吃才是硬道理。
最后提醒一下,檸檬汁一定要最后放,早了下鍋煮久了會發(fā)苦。香菜也是,撒上就出鍋,靠余溫把香味逼出來就行。要是請客吃飯,可以提前把湯煮好,吃之前再加熱放海鮮,這樣上桌時侯都是剛熟的口感。剩的湯千萬別反復(fù)煮,海鮮老了湯也渾了,寧可少做點下次再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