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根
疫情后很多人的身體都出現(xiàn)大大小小的問題,比如覺得手腳冰冷、頭暈、乏力、情緒不穩(wěn)定,甚至莫名其妙地抽筋、水腫、皮膚過敏、長斑、結節(jié)增生……這些問題看起來好像都互不相干,其實并不是——恰恰相反,這些現(xiàn)象都指向一個問題,那就是血管受傷。
過去我們總以為新冠病毒只是攻擊呼吸系統(tǒng),其實研究已經(jīng)明確指出,新冠病毒進入人體后,最早、最嚴重受創(chuàng)的,就是血管系統(tǒng)。
病毒之所以能輕易進入細胞,是因為它依賴一種叫做ACE2的受體,而這種受體在血管內皮細胞上分布極為豐富。一旦新冠病毒接觸到這些血管內皮細胞,就像打開門一樣輕松入侵,導致血管壁受損、功能紊亂。這些微小的創(chuàng)傷,在一開始我們可能感覺不到,但卻正在一點一點改變著身體的狀態(tài)。
血管受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血液循環(huán)出現(xiàn)障礙。血液原本是運送氧氣和養(yǎng)分的“運輸系統(tǒng)”,一旦循環(huán)出了問題,全身的細胞就容易處在“營養(yǎng)不足”的狀態(tài)。尤其是身體最末端的毛細血管,毛細血管遍布全身,是最容易堵塞的地方。當毛細血管的血流被阻礙后,很多小毛病就會一個接一個冒出來,而且很難直接查出原因。
比如,有些人陽康之后開始睡不踏實,容易失眠、多夢、醒得早,這不只是神經(jīng)問題,很多時候和大腦的微循環(huán)變差有關。還有的人開始手腳發(fā)涼、麻木、抽筋,晚上小腿一陣一陣疼,這可能是末梢血管堵住了,血流供應不足。
有的人則感覺肩頸變得特別僵硬,容易頭痛、情緒起伏、注意力不集中,這和腦部血管受損后的低氧狀態(tài)有關。有些人老覺得臉色差、沒精神、容易疲勞,也可能是身體供氧跟不上。
給大家一個自我檢查的表格,大家可以繼續(xù)自我評估,如下:
1、和以前相比,最近比較難入睡
2、手腳冰冷
3、手腳麻木
4、肩頸僵硬、頭痛
5、腰痛或膝蓋疼痛
6、心情低落、或無法有正向的情緒
7、倦怠、疲憊無力
8、容易抽筋
9、傍晚時總是明顯水腫
10、食欲下降
11、常被說氣色不佳
12、容易濕疹
13、容易炎癥
14、皮膚容易長斑
15、有結節(jié)或增生
16、有息肉或纖維化
17、有慢性疾病
18、失眠多夢
19、頸椎腰椎不適
20、容易感冒
只要有以上情況的任何一項,就意味著我們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問題,說明血管很可能已經(jīng)有不同程度的受傷。
當然,很多人并不會一次性出現(xiàn)所有癥狀,而是慢慢累積,從一個小毛病開始,逐漸發(fā)展為多個器官都“卡住”的狀態(tài)。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符合上述幾項,就不能再忽視了。
新冠病毒在離開人體之前,可能已經(jīng)“點燃”了一個慢性的炎癥反應,尤其在血管系統(tǒng)留下了隱患。這些微小的血管損傷不是短時間內就能自愈的,相反,如果任其發(fā)展,可能會逐漸演變成高血壓、心律不整、血栓、腦梗、心梗,甚至誘發(fā)慢性炎癥癌變的風險。
好在,血管的修復是可以實現(xiàn)的。我們要做的,不是等到出大問題才去治療,而是趁早發(fā)現(xiàn)、趁早調整,那么,疫情后,該怎么科學調理才能真正恢復健康?歡迎添加微信CHEN2021hk,加入【后疫情健康管理群】,參加特別直播,為防止無關人員干擾,設置9.9元門檻,進群獲取更清晰的判斷、更科學的健康管理方案,以及獨家資料與交流福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