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huán)球時報
韓國《朝鮮日報》9月5日文章,原題:4歲和7歲英語考試構成虐待兒童 “我家孩子SR成績是2.2,能考上‘三大’(小學)嗎?”這話聽著像暗號,卻是韓國媽媽們備戰(zhàn)孩子“7歲考試”的常態(tài)。SR即“起始閱讀測試”(Start Reading Test),考生需在30分鐘內閱讀多個英語長篇文章,并完成類似韓國高考難度的題目。此外,寫作、聽力、語法和口語測試均單獨進行。SR成績2.2對應的水平相當于美國小學二年級下學期學生。通常情況下,考入“名校”,SR成績至少需達到3分,顯然大多數(shù)孩子都無法達標,因此他們會被家長要求去上補習班。
但即便7歲備考,在韓國也被認為為時已晚,于是“4歲考試”應運而生。這是為進入所謂的“三大”或“七大”英語幼兒園做準備。其中的培訓內容包括:孩子要在沒有家長陪同的情況下獨自靜坐20至30分鐘;成人握著孩子的手腕,手把手教他們寫字母……有些還無法自主控制大小便的孩子,需穿著紙尿褲參加培訓。而針對4歲考試的私人輔導也已出現(xiàn)。
在絕對評價體系下,韓國高考英語的難度有所降低。然而,4歲和7歲英語考試的熱潮,根源在于家長希望孩子在小學前就完成高水平英語的備考。他們的邏輯是:英語不應成為孩子學習數(shù)學和科學的阻礙,而數(shù)學和科學的高階學習通常從小學低年級就開始了。至于孩子能否說一口母語水平的英語則是后話,在韓國社會中,90%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考上醫(yī)學院,英語幼兒園熱的根源,其實也離不開“醫(yī)學院”這一目標。
近日,某市民團體向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提交請愿書,主張7歲考試構成虐待兒童。國家人權委員會認定,此類考試侵犯了兒童玩耍、休息和自我表達的權利,并建議教育部制定應對措施。
韓國教育焦慮的核心問題在于當前的考試制度與家長情緒。盡管家長明知孩子需要自由玩耍才能保持心理健康,但社會競爭壓力和考試焦慮還是迫使他們不斷推著孩子超前學習。韓國幼兒教育研究院去年年底對2150名幼兒及家長進行了訪談,并發(fā)布報告,結論顯示2至5歲間接受過課外輔導與未接受過的孩子相比,學業(yè)表現(xiàn)通常并無顯著差異。相反,有不少案例表明,過早接受課外輔導的孩子,自尊心和生活滿意度會更低。(作者禹秀雄,余楓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