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的開國少將中,李伯秋名氣不算大,但他的經歷卻相當曲折。
曾經他也立下過很大功勞,抗美援朝戰(zhàn)爭他幾乎打滿全場,殲敵眾多;建國后他主政過遼寧,1975年成功預測到海城大地震并組織民眾撤離,救人無數。這些都是光榮的。
可是,到了1977年他被免職審查,1986年還被開除黨籍軍籍,巨大的轉變令人唏噓。更有意思的是,1990年,組織重新審定又恢復了他的黨籍軍籍并補授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這人生堪稱大起大落。
那么他到底是做了些什么呢?
李伯秋1916年出生于遼寧遼陽的一個書香世家,父母都是教師,他自幼也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曾在沈陽讀過書。
九一八后,為躲避日寇的鐵蹄,他們舉家搬往北平,這種受人欺凌的屈辱,更激勵了李伯秋的志向,他想到要通過教育來救國,1936年考入北平師范大學教育系。
那個年代的北平是一座革命氣息非常濃郁的城市,五四運動也是在這里開始,李伯秋進入大學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思想,開始投身其中。此后,他走上了另外一條救國之路。
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李伯秋作為一名知識分子,被送到第三路軍政訓班學習,后來聽從中央“共產黨員脫下長衫,到游擊隊去”的號召,去往山東參加徂徠山起義。整個抗日戰(zhàn)爭,他都是我黨在山東政工戰(zhàn)線上的優(yōu)秀人才,還擔任過山東軍區(qū)3師政治部主任。
抗戰(zhàn)結束后,李伯秋跟隨羅榮桓進軍東北,歷任東北民主聯(lián)軍3縱7旅政委、東北野戰(zhàn)軍第3縱隊7師政委、四野第12兵團第40軍118師政委、40軍政治部主任等職。
從這些部隊番號就能看出李伯秋在解放戰(zhàn)爭中的經歷,那是從白山黑水打到了天涯海軍,尤其是解放海南島,40軍功勛卓著。
四野系統(tǒng)中有5個軍公認戰(zhàn)斗力強,40軍就是其中一個,被稱為“旋風部隊”,能在這樣的王牌軍中任職且成為高級指揮員,李伯秋能力也是很突出的。
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40軍是首批入朝的部隊之一,參與了運動戰(zhàn)階段的第一至第五次戰(zhàn)役。進入陣地戰(zhàn)階段后移至祥原地區(qū),休整的同時還擔負朝鮮西海岸防御任務。
數月后,他們重返前線,經歷了春夏鞏固陣地作戰(zhàn)、秋季戰(zhàn)術反擊作戰(zhàn)等,直到1953年7月底《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簽訂后才回國,用打滿全場來形容毫不為過。
李伯秋因為在朝鮮戰(zhàn)場立功,職務也在不斷上升,隨部回國后歷任40軍政委、沈陽軍區(qū)政治部副主任、軍區(qū)副政委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本來李伯秋人生的前半段是非常精彩且輝煌的,但大運動到來后,他走向了完全不同的路。
1967年,李伯秋靠著奪權上臺,當上了遼寧省委書記,此后就配合執(zhí)行了很多“極”左政策,后來還跟毛主席的侄子毛新宇走得很近,使一些遼寧省的干部受到打擊。
不過客觀來說,李伯秋也是有一定原則、干出過政績的干部。當時全國都比較浮躁,遼寧有些人為了突出毛主席,就建議寫武裝革命史的時候,從秋收起義寫起。李伯秋拒絕了這種做法,堅持按照從南昌起義開始的實情。
還有1975年的海城大地震,李伯秋是冒著政治生涯被終結的風險,讓群眾提前疏散。
從1974年開始,遼寧營口、海城一帶接連發(fā)生了100余次小震,尤其是進入1975年后,小震越來越頻繁,震級也逐漸升高。
省地震辦不斷將情況上報,引起遼寧省委的高度警惕,省委常務書記李伯秋開始負責抗震工作。1975年2月4日凌晨,營口、海城一帶發(fā)生5級左右地震,李伯秋隨即與其他省委領導及地震辦業(yè)務組工作人員商量應急對策。
省委辦公廳主任尹燦貞匯報:省地震辦綜合各方情況的預測意見,認為近期在營口、海城一帶很可能發(fā)生破壞性地震。
這個信息很重要,但什么時候來、到底會嚴重到什么程度,誰都沒有把握,所以該怎么通知群眾也是一個很為難的事。
從安全的角度上來講,肯定是希望大家都能離開室內,可當時還是二月,天氣極為寒冷,如果通知了,地震沒來?;蛘咧皇且淮尾煌床话W的小震,那會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恐慌、憤怒的群眾說不定會有過激舉動。
這樣一來,下命令之人大概率政治生命就被終結了。因此,大家都沉默了很久。終于,毛新宇跟李伯秋都覺得,群眾的性命要放在第一位,所以還是讓遼寧人民廣播電臺提前播報地震示警。
并讓各級政府立刻全力運轉,停工停產、疏散群眾,有以百萬人計的群眾進行了大轉移。當晚7點半,海城發(fā)生了七點三級強烈地震,震區(qū)范圍包含了的6個市、10個縣,毀壞民房86.7萬間,受災群眾高達830余萬人,只有1328人死亡。
因為提前工作做得好,無數人的生命被拯救,這是巨大的功績,也是地震預報史上絕無僅有的孤例。
因為這次出色的表現,毛遠新和李伯秋都得到了表揚。
后來主席病重,毛遠新去往北京充當聯(lián)絡員,而李伯秋就留在了遼寧幫忙抓民兵工作,他曾說:我們民兵工作現在不做好,等到大難、國難臨頭,那就來不及了。資產階級在黨內,民兵工作的任務轉變也就在這里。
只是由于他與毛遠新太過親密,1976年10月也被隔離審查,1977年免去遼寧省委職務。1986年,李伯秋被開除黨籍軍籍,按師級干部待遇做退休處理。
但是在1990年,上級部門重新審查相關的案件,最終認定李伯秋在遼寧工作時執(zhí)行的政策雖存在問題,但都是根據當時國家的規(guī)定來執(zhí)行的,他本人并無大錯。因此,組織重新恢復了他的黨籍和軍籍,還為他補授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這個人生的大起大落也很有意思。2005年,李伯秋在沈陽病逝,享年89歲。但就海城地震敢提前下命令這一點,他還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敬佩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