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xù)來看《修心訣》,前面講了人人皆有佛性,關鍵就再于是否見性?而現(xiàn)在很多人判定見性的標準就是看這個人是否有神通,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問題:
「問:汝言見性,若真見性,即是圣人,應現(xiàn)神通變化,與人有殊。何故今時修心之輩,無有一人發(fā)現(xiàn)神通變化耶?」
現(xiàn)在很多人都是這么認為的,認為既然已經見性成為圣人,那么就應該有神通,那么就應該與普通人不一樣,那為何現(xiàn)在修心的人,沒有一人有神通呢?是不是他們就沒有見性呢?
很多人認為自己沒有神通,覺得我這個不是見性、認為我功夫不對,很多人就是因為這個生起退心,他認為見性成就之后一定會有個東西出來。
永嘉大師講:第一步的成就就是空了,身心世界化空,本性流露出來,就是成就,就是已經成就了。這個時候的成就,可能沒有神通,可能沒有什么特殊。
但是,他有一個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他沒有煩惱,他很清凈,他沒有對事物的執(zhí)著,他不怕生死了、也不求涅槃了。
如果他有這個正見地的話,他就很安然自在,從此以后安然自在,不會被境界和修行所困。
如果他還不明白,他說:我這個還不行,我要求成就神通,我要有光明,認為這才叫成就,才叫修道上進步。那么他反而退了,因為一旦有這個觀念生起,他就不見性、不開悟了。
所以,開悟的人不求佛,不求成就,不求了生死,不求任何東西,他知道這個東西就在當下。古人講這個就是佛,只是力量不同而已。自然會形成的,自然會開發(fā)的,自然會成就的。
而且成就是不用外相來比量的,沒有一個東西固定來比量,也沒有一個人來給你做樣子。
比如,師父或某個人有神通、有什么力量、有什么境界,你跟他學,我也要達到這個境界才叫成就。那你就永遠不成就,就退步了,就障礙住了,被師父障礙住了。
所以禪宗把師父拉下來,從禪場上拉下來、打他。就是說,你這個師父,我也不建立,我對師父也不執(zhí)著,甚至連佛也不執(zhí)著。
但是他內心和他很相應,內心很恭敬,但是恭敬是很自然的,很尊重。這種恩德太大了,他知道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