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杭州78歲的黃大伯收到一條快遞短信,由于近期并未網(wǎng)購,且寄件地址有誤,黃大伯好心撥打了短信上的號碼,想提醒對方是否寄錯。
對方自稱是“某短視頻平臺客服”,聲稱快遞是一份“保險合同”,試用期已結束,之后每月將扣費2000元。
黃大伯一頭霧水,要求解除合同,便添加了對方的某短視頻平臺好友,還根據(jù)指引點擊陌生鏈接下載了兩款APP。
一款是可屏幕共享并遠程操控手機的“聯(lián)易V”APP,另一款是開通NFC功能后,貼卡即可盜取銀行卡信息的“Card-2.0”APP。
安裝完成后,對方誘導黃大伯打開網(wǎng)銀APP進行人臉識別,又企圖讓他將銀行卡貼近手機背面。
此時,黃大伯突然想起民警曾在社區(qū)群里發(fā)過同類型案例的反詐海報,“銀行卡不要貼手機背部,可能被盜取信息”。
他一下警覺起來,強制關了手機,及時切斷了對方對手機的控制。
杭州上城公安南星派出所反詐民警接到預警后及時找到黃大伯,擔心老人的資金可能被轉走,于是對他名下銀行賬戶進行掛失,保住了賬戶內(nèi)254萬元養(yǎng)老錢。
警方提醒:“陌生短信不輕信、不明鏈接不點擊、人臉識別要謹慎、銀行卡號不泄露?!?/p>
來源:上城警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